- 年份
- 2024(7410)
- 2023(10077)
- 2022(8354)
- 2021(7606)
- 2020(6639)
- 2019(14647)
- 2018(14670)
- 2017(28877)
- 2016(15526)
- 2015(17278)
- 2014(17324)
- 2013(17330)
- 2012(15623)
- 2011(13613)
- 2010(14160)
- 2009(13798)
- 2008(14463)
- 2007(13393)
- 2006(12070)
- 2005(11529)
- 学科
- 业(88450)
- 企(82183)
- 企业(82183)
- 管理(73519)
- 济(69165)
- 经济(69035)
- 财(32929)
- 方法(30524)
- 业经(27182)
- 务(26105)
- 财务(26084)
- 财务管理(26056)
- 企业财务(24840)
- 农(24229)
- 制(22783)
- 数学(22347)
- 数学方法(22179)
- 农业(17708)
- 体(17244)
- 技术(16268)
- 中国(16037)
- 体制(15642)
- 划(14458)
- 策(14444)
- 和(13095)
- 理论(12929)
- 银(12860)
- 银行(12847)
- 经营(12558)
- 行(12254)
- 机构
- 学院(231545)
- 大学(226839)
- 济(102053)
- 经济(100207)
- 管理(97371)
- 理学(82737)
- 理学院(82084)
- 管理学(81232)
- 管理学院(80797)
- 研究(66517)
- 中国(58453)
- 财(55243)
- 京(46195)
- 财经(42710)
- 经(38699)
- 江(36941)
- 科学(34870)
- 农(34191)
- 所(32376)
- 财经大学(31490)
- 中心(31232)
- 经济学(30789)
- 商学(29286)
- 业大(29152)
- 商学院(29036)
- 北京(28884)
- 州(28371)
- 研究所(27900)
- 经济学院(27768)
- 农业(26425)
- 基金
- 项目(139473)
- 科学(112749)
- 研究(105725)
- 基金(104607)
- 家(87459)
- 国家(86655)
- 科学基金(78085)
- 社会(70735)
- 社会科(67220)
- 社会科学(67206)
- 基金项目(55427)
- 省(54135)
- 自然(49194)
- 自然科(48134)
- 自然科学(48124)
- 教育(47871)
- 自然科学基金(47366)
- 划(43382)
- 资助(42621)
- 编号(41856)
- 成果(34185)
- 业(33900)
- 制(33443)
- 部(32326)
- 创(32318)
- 重点(30065)
- 创新(29296)
- 国家社会(29176)
- 教育部(28852)
- 人文(28821)
- 期刊
- 济(121393)
- 经济(121393)
- 研究(70375)
- 财(50541)
- 中国(46545)
- 管理(43348)
- 农(33459)
- 科学(27735)
- 融(27383)
- 金融(27383)
- 学报(26809)
- 财经(22824)
- 大学(22661)
- 农业(22459)
- 学学(21790)
- 业经(21436)
- 技术(20771)
- 经(19470)
- 经济研究(17966)
- 教育(16328)
- 财会(16120)
- 问题(15529)
- 业(14108)
- 会计(13869)
- 技术经济(13724)
- 现代(12576)
- 贸(12324)
- 世界(11967)
- 商业(11483)
- 国际(11206)
共检索到361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崔亚娜
保险公司与王某、余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仅有在职竞业限制的相关约定,没有约定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保险公司董事会认为,王、余两人在职期间筹建代理公司、离职后从事同类业务且挖角等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决定付诸于法律,以维护保险公司利益。本文分别从劳动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角度分析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不同救济途径的利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崔亚娜
保险公司与王某、余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仅有在职竞业限制的相关约定,没有约定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保险公司董事会认为,王、余两人在职期间筹建代理公司、离职后从事同类业务且挖角等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决定付诸于法律,以维护保险公司利益。本文分别从劳动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角度分析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不同救济途径的利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华 付中强
德国是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源地。 1 896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后经若干次修订 ,至今仍对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993年中国颁布第一部专门的竞争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 ,至今已运行近 1 0年。比较两国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类型、适用除外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特点 ,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我国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同时 ,应协调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比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爱忠
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难点及建议陈爱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咱199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厂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执法环境的影响和法律本身与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着差距,使执法工作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建农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朱建农(杭州商学院)不正当竞争的观念是十九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承认市场交易者的人格平等、营业自由和契约自由等。但对权利和自由的过份强调,常常使人忽视权利者以外的利益,行之弥久,必然弊端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华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以经营者利益为中心的法益结构面临变革。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经营者一元中心"到"经营者与消费者二元平衡"法益结构的演变值得借鉴。本文鉴于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体地位革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社会法品格不断增强以及立法目的条款的表达,证立反不正当竞争法应构筑"经营者保护"与"消费者保护"二元中心法益结构体系。由此也引发如何衡平经营者利益与消费者利益的路径选择问题,鉴于这两者长期利益一致、呈共生共存关系,故长期衡平逻辑上不矛盾;两者短期利益冲突问题的化解,需要回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权益配置观,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准,综合适用利益衡量方法、法律论证方法与经济分析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自己特殊的调整对象,即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很多其他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调整市场竞争行为,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很多法律制度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反垄断法、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则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同属于竞争法范畴,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互为补充。但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在维护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仁元
驰名商标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为相关领域和范围的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不仅要依靠民法、商标法 ,而且要依靠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内容包括 :驰名商标的整体保护、防止市场混淆保护、防止反向假冒保护、反淡化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邸玉娜
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至关重要。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对规范市场行为、反对和限制不正当竞争、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行规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距离,暴露其缺陷,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 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樨平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间接保护,并不特别关注经营者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消费者也没有直接对经营者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的权利。从国际上的立法趋势来看,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制止经营者针对消费者的不正当经营行为,直接保护消费者利益,已成为立法潮流。我国的现实情况也要求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利益的直接保护。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 直接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福初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实施十多年来,已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立法模式上采合并式、管辖范围过窄、实行以行政控制为主的执法模式等。作者认为应当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分别立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一般条款,增强其适应性,在执法模式上以司法控制为主,以建立我国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 垄断 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应斌
网络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纠纷,需要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消极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且游离于现行法律规制范围之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调整。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反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邹雄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竞争中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法律列举之外的违反公认商业道德和诚信原则的不良竞争行为。基于上述原因,无论是从创设法律上分析,还是从司法实践审判的需要来看,诚实信用原则的科学运用均成为当下判断不良竞争的一个基本标准。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诚信原则 基本标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铁薇 陈茂春
"网络条款"作为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增类型化条款,其司法实践中陷入适用困境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对消费者利益的独立考量。司法过程中,通过填充消费者利益标准并以之为核心对网络条款进行限缩解释既可以精细化认知模型,增强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又可以有效防止法律对竞争行为的过度干预,是破解适用困境的根本之道。而从证据法学向度理解网络条款的含义与适用规则,将限缩解释后的消费者利益标准转化为消费者选择自由受损要件,则对进一步优化网络条款司法适用,有效保护合理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络条款 消费者利益 限缩解释 要件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