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7)
- 2023(2874)
- 2022(2416)
- 2021(2315)
- 2020(2089)
- 2019(4530)
- 2018(4619)
- 2017(8803)
- 2016(5181)
- 2015(5699)
- 2014(5707)
- 2013(5726)
- 2012(5586)
- 2011(5220)
- 2010(5529)
- 2009(5343)
- 2008(5604)
- 2007(5269)
- 2006(4947)
- 2005(4562)
- 学科
- 济(21214)
- 经济(21184)
- 管理(15706)
- 业(13813)
- 企(10225)
- 企业(10225)
- 方法(9634)
- 数学(7728)
- 数学方法(7591)
- 中国(7052)
- 学(7033)
- 农(6980)
- 劳(5411)
- 劳动(5393)
- 理论(5095)
- 农业(4936)
- 人事(4724)
- 人事管理(4723)
- 财(4671)
- 制(4524)
- 业经(4366)
- 银(4057)
- 银行(4041)
- 融(3936)
- 金融(3935)
- 行(3886)
- 教育(3842)
- 贸(3829)
- 贸易(3826)
- 易(3703)
- 机构
- 大学(87527)
- 学院(83745)
- 济(32201)
- 经济(31512)
- 研究(30198)
- 管理(28328)
- 理学(23943)
- 理学院(23558)
- 管理学(22935)
- 管理学院(22777)
- 中国(22642)
- 科学(19696)
- 京(18907)
- 所(16752)
- 财(16418)
- 研究所(15235)
- 农(15175)
- 江(14024)
- 范(13883)
- 师范(13761)
- 财经(13265)
- 中心(12676)
- 业大(12033)
- 经(11989)
- 农业(11932)
- 北京(11892)
- 师范大学(11315)
- 州(10980)
- 经济学(10661)
- 院(10002)
- 基金
- 项目(50676)
- 科学(39971)
- 基金(37784)
- 研究(35526)
- 家(33620)
- 国家(33344)
- 科学基金(27679)
- 社会(22893)
- 社会科(21575)
- 社会科学(21565)
- 基金项目(19535)
- 省(18479)
- 自然(18183)
- 自然科(17823)
- 自然科学(17813)
- 自然科学基金(17511)
- 教育(17210)
- 划(16654)
- 资助(16014)
- 编号(13652)
- 成果(13055)
- 部(11828)
- 重点(11744)
- 教育部(10122)
- 课题(10052)
- 发(9921)
- 创(9638)
- 科研(9588)
- 国家社会(9518)
- 大学(9434)
共检索到131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由长时间劳动而导致的"过度劳动"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讨论"过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发现围绕劳动时间问题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为此,文章以缩短劳动时间为基调,探讨了防止"过劳"发生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续铎 王欣
本文以企业员工的工时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员工的劳动时间特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员工处于超时工作的状态中。通过构建Logit模型对超时工作的成因从工作特征、加班制度、企业管理、个人压力、自我发展、健康意识等组变量进行探究,发现加班文化、工作时间安排、工作环境、管理效率、职业忠诚度、职业晋升、健康自觉等变量对超时工作可能性增加的边际效应较大,并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员工 劳动时间 超时工作 边际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福田
本文所研究的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指狭义劳动时间的缩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日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日的长度为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日能不能适当缩短一些? 第二,周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目前实行每周劳动6天休息1天的制度,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那么每周要劳动4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每周能不能实行5日工作制?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每周劳动40小时;假定劳动日长度缩短为7小时,每周劳动时间则为35小时。 第三,年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年休息52个星期夭,7个法定假日。全年制度劳动时间为:8×(365-52-7)=2448...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解龙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三种含义 ,每一种含义都说明了特定的内容 ,它们分别形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维结构即时间、空间和实质内容 ,只有三位一体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才能够体现它的完整含义与科学价值。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动态含义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变化与实现 ,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 三维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鹏龙 钟建乐 胡羽珊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将2019年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21~2022年我国中部地区X地级市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全样本面板追踪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劳动收入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防止返贫帮扶政策显著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这一增长效应主要源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率的提升及劳动时间的延长。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的就业帮扶政策中,设立公益岗位、推动以工代赈、鼓励创业带动和加速劳务输出4项政策能够直接带来显著的收入效应,而发放外出务工补贴和进行技能培训两项政策无显著的收入效应。同时,非就业帮扶中的健康帮扶和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也间接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第三,防止返贫帮扶政策队伍养护压力或家庭成员健康的农村易返贫户作用更显著。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不足之处是,尚未显著提高易返贫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本文提出的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内生发展动力效应,对进一步完善农村易返贫群体的帮扶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防止返贫帮扶政策 劳动收入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钱路波 吕立志
市场经济的逻辑体现于市场经济规律之中,而市场经济规律又是市场机制使然,市场机制说到底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两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了深刻阐述,其中,第一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定的,是同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量,它所关注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的"质"的规定性。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指社会生产某种商品"总量"所必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量",它所关注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的"量"的规定性。两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构成了《资本论》对市场经济运行及市场机制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必要劳动时间 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坤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在农业生产领域所遭遇的障碍问题,尤其是小农经济的存续,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地位遭受质疑。曼和狄金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论述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非一致性问题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辩护。此后围绕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这一议题,穆尼等学者与曼和狄金森进行了争论。文章以曼和狄金森的核心文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争论的学术渊源、核心观点、分析框架及理论基础。回顾这一学术争论过程,围绕经典议题争论背后的新韦伯主义研究范式转向,对中国农业社会学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新韦伯主义范式强调从社会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农业,并在具体分析上兼顾马克思宏观的政治经济分析与恰亚诺夫的微观个体行动,对于把握当下中国复杂多样农业转型与社会变迁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松日
《资本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的提法不准确,准确的提法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决定的,但它必须而且只能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来体现。所谓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必然导致供求价值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的分析思路,可从时空维度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从空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世界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产品内分工中生产各种投入品(含中间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时间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Ⅲ"是社会总时间(包括总劳动时间和总休闲时间)中必须用于劳动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0"是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须付出的劳动时间。这四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系统层次上统一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之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秀梅 亢霞
本文首先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导出了用于分析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的经验模型。实证分析以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业区农户样本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符合理性行为假定。
关键词:
理性行为 农业劳动时间 非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尤其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否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时间投入,是一个有着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命题。该文采用Probit和Tobit方法,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2011年的成年人及家庭样本,对接受更多教育是否减少了女性家庭无偿劳动时间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劳动参与率还是从劳动时间两个维度,接受更多教育都没有显著降低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表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配置模式依然存在,也说明接受更多教育并不是有效降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劳动时间配置 性别歧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东仁
各种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错误理解,主要原因在于混淆了“社会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作者阐述了个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个量与总量等概念.认为个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调节行业或部门内部的生产和再生产;宏观调节机制是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利用社会生产总量和社会需求总量的差量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使用价值生产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要使社会正常发展,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宏观调节是第一位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燕 石磊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尤其是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否影响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时间投入,是一个有着理论和现实价值的命题。该文采用Probit和Tobit方法,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2011年的成年人及家庭样本,对接受更多教育是否减少了女性家庭无偿劳动时间这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劳动参与率还是从劳动时间两个维度,接受更多教育都没有显著降低女性的家庭无偿劳动,表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时间配置模式依然存在,也说明接受更多教育并不是有效降低女性家庭无偿劳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劳动时间配置 性别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