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6)
2023(5775)
2022(4831)
2021(4708)
2020(3875)
2019(9245)
2018(8988)
2017(17321)
2016(9034)
2015(10618)
2014(10199)
2013(10512)
2012(9801)
2011(9038)
2010(8977)
2009(8548)
2008(8551)
2007(7328)
2006(6529)
2005(6162)
作者
(24602)
(20676)
(20446)
(19905)
(13119)
(9955)
(9471)
(8148)
(8036)
(7216)
(7193)
(6884)
(6845)
(6588)
(6463)
(6363)
(6235)
(6018)
(5991)
(5653)
(5315)
(4960)
(4888)
(4737)
(4733)
(4557)
(4513)
(4368)
(4093)
(4088)
学科
(43135)
经济(43092)
(26766)
管理(25335)
方法(20099)
(19210)
企业(19210)
数学(17588)
数学方法(17524)
中国(15819)
(15234)
贸易(15225)
(15040)
(14457)
(9556)
(8183)
业经(8100)
(8084)
农业(7984)
(7806)
金融(7806)
(7584)
银行(7582)
关系(7452)
(7370)
出口(6431)
出口贸易(6431)
(6431)
(6369)
(6163)
机构
大学(136785)
学院(134032)
(72145)
经济(71310)
研究(51914)
管理(51821)
理学(44398)
理学院(43943)
管理学(43594)
管理学院(43339)
中国(42324)
(29838)
(29516)
科学(26309)
(25574)
经济学(24481)
财经(24292)
研究所(23272)
(22518)
经济学院(22035)
中心(21964)
北京(19619)
(18467)
(18415)
财经大学(18346)
(17122)
科学院(15817)
(15766)
师范(15668)
(15530)
基金
项目(85554)
科学(69189)
基金(66624)
研究(63824)
(57951)
国家(57576)
科学基金(49257)
社会(44638)
社会科(42685)
社会科学(42679)
基金项目(33722)
自然(29516)
自然科(28911)
自然科学(28904)
资助(28671)
自然科学基金(28475)
教育(28291)
(27741)
(25008)
编号(23262)
(21504)
中国(21332)
国家社会(20456)
重点(19332)
成果(19313)
教育部(19029)
(18548)
人文(17880)
(17378)
社科(16973)
期刊
(75363)
经济(75363)
研究(44322)
中国(27253)
(21904)
管理(20065)
科学(18083)
学报(16969)
(16867)
经济研究(13931)
国际(13923)
大学(13771)
(13750)
金融(13750)
(13671)
学学(12944)
财经(12865)
农业(12206)
世界(11495)
(11318)
问题(10838)
技术(10110)
业经(9854)
教育(9386)
(8111)
技术经济(7134)
(6422)
贸易(6422)
统计(6172)
经济问题(6151)
共检索到20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为  
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化,认为劳动 生产率已经取代劳动投入量,成为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远期策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短期策略是实行低汇率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文章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出口产品“类”、“章”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1)从“类”层次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强的状况,尤其是纺织品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但从“章”层次上看,中国纺织品等产业并不都是处于强势竞争力状况;(2)尽管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处于一般状态,但却是朝着较强比较优势方向上升。文章认为在分析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时还应考虑在华外资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高雪  
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等贸易数据和农产品生产性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价格效应强于其产生的要素替代效应和产品替代效应,从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负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而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这种负向影响。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转换单一劳动力要素决定的低成本优势为"综合要素"决定的新竞争优势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春梅  宋彦  陈英梅  
本文通过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指出了中国产品外贸竞手力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很弱,具有竞争力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尚处于劣势。希望据此提出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语香  刘京华  
基于MS、TC指数和RTA指数来构建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从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角度,考察中国木材加工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状况,并利用2SLS方法测度RULC对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贸易合作伙伴国、发达国家竞争对手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波动中扩大;第二,对主要贸易合作伙伴、主要贸易竞争对手的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谨  余建辉  刘燕娜  戴永务  
利用1992~2007年间FAO统计数据库主要刨花板强国的数据,使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制造业雇员平均每小时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指标,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3个方面,对劳动力资源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很强,但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以保持竞争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春宝  杨德林  
一、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缺乏后劲 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08.5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净增442.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1487.7亿美元,增长率为22.9%;进口额为1320.8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义志  
目前我国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论述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创造和保持我国的名牌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义志  贺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绪华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演变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文章结合全民宽裕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探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可能产生的价格优势降低、部分产业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等负面效应。该文并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张丽  
使用1998~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效率与行业规模显著地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投资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却成中性结果;分行业的研究显示,行业工资水平对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影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则受行业规模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维持与提升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导方向,而对于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先扩大规模再发展内涵是一条现实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本文选取产业贸易竞争指数与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科学性、可行性角度出发,动态分析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态势。对各类产业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出判断,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民工荒"使得关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否上升,以及其上升是否降低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这一命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提出观点: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但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却并不因此下降,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最集中体现我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行业——制造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远远小于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二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可部分归因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并不会使我国丧失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的实证分析通过梳理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化及其与FD I流入量和出口量变化的关系,印证上述观点。这说明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加之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不能全盘否定廉价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