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3)
2023(6710)
2022(5536)
2021(4754)
2020(3663)
2019(8274)
2018(8032)
2017(15303)
2016(8199)
2015(9085)
2014(9042)
2013(9092)
2012(8841)
2011(8208)
2010(8443)
2009(7808)
2008(7774)
2007(7105)
2006(6565)
2005(6292)
作者
(24533)
(20362)
(20314)
(19128)
(12916)
(9657)
(9168)
(7924)
(7810)
(7434)
(7086)
(6775)
(6583)
(6565)
(6435)
(6197)
(6031)
(5952)
(5828)
(5797)
(5253)
(5146)
(4886)
(4700)
(4649)
(4632)
(4580)
(4511)
(4114)
(4088)
学科
(42618)
经济(42581)
(23705)
管理(20966)
中国(17139)
地方(16606)
(16088)
企业(16088)
(14037)
业经(11331)
农业(10583)
方法(9980)
地方经济(9554)
(9226)
数学(7977)
数学方法(7924)
(7859)
金融(7859)
(7686)
银行(7678)
(7542)
(7183)
环境(7167)
(7147)
贸易(7137)
(7105)
发展(6884)
(6862)
(6806)
(6715)
机构
学院(121131)
大学(117374)
(52404)
经济(51325)
研究(46885)
管理(42708)
中国(35696)
理学(35334)
理学院(34862)
管理学(34380)
管理学院(34137)
科学(27456)
(26628)
(24232)
(23326)
研究所(21605)
(20486)
中心(20447)
(20116)
(18679)
师范(18512)
财经(17656)
北京(17643)
(17007)
(16497)
经济学(15984)
业大(15911)
(15853)
农业(15532)
(15477)
基金
项目(73837)
科学(58336)
研究(57547)
基金(51136)
(43882)
国家(43410)
社会(37139)
科学基金(36861)
社会科(35131)
社会科学(35127)
(30489)
基金项目(26373)
教育(25550)
(25091)
编号(23903)
(23092)
自然(21242)
自然科(20689)
自然科学(20685)
资助(20395)
自然科学基金(20291)
成果(19789)
发展(19109)
(18761)
课题(17845)
重点(17007)
(15584)
(15567)
国家社会(15133)
(14639)
期刊
(69242)
经济(69242)
研究(40864)
中国(32864)
(20863)
管理(17831)
教育(17415)
(17184)
科学(16427)
学报(16193)
农业(14480)
(14236)
金融(14236)
业经(13431)
大学(12626)
学学(11720)
技术(11241)
经济研究(11070)
财经(8884)
问题(8854)
(7712)
(7504)
商业(6920)
(6534)
世界(6498)
(6407)
资源(6242)
技术经济(6123)
(6112)
论坛(6112)
共检索到203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都有劳动力价值补偿问题。劳动力价值之所以得不到足额补偿,除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决定外,还由于将劳动力价值的生产过程只看作经济过程。实际上,劳动力的生产及其价值形成是一个社会过程,劳动力价值水平反映人的发展水平,这在工资的国民差异中就可以看到。仅从劳动力价值补偿角度,就要提出收入分配要向劳动收入倾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玉敏  杨先华  
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力发展权王玉敏杨先华目前,我国理论界已经重视并开始把劳动力作为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象。参照物质财富的产权含义,当前理论界对劳动力产权的定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尧  汪航  
全球价值链升级对于一个国家或企业在价值网络中获得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而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其能否建立良性升级机制,有效找寻到升级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认为,虽然在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但劳动力成本的动态向上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从深层次上挖掘人口红利潜力,建立一套基于新常态下的制度方案十分关键和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潇  
劳动力要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决定机制决定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不能完全解释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性问题。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对当前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价值构成进行剖析,进而得出结构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前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受到制约,致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无法顺利实现,从而无法充分释放劳动力要素的潜能。在实践上,应当把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补偿与劳动关系构建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潇  
劳动力要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劳动力价值的特殊决定机制决定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不能完全解释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结构性问题。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出发,可以对当前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价值构成进行剖析,进而得出结构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前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受到制约,致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无法顺利实现,从而无法充分释放劳动力要素的潜能。在实践上,应当把劳动力价值的提升、补偿与劳动关系构建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利  
文章选取2001~2012年的相关统计年鉴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会组建情况等宏观因素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趋于缓和,集体争议案件发生频率的减少,城镇化、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紧张,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但是与其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息息相关,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才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今后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健益  丛日玉  
我国劳动力对经济发展而言,其生产率高于资本,因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逐渐变小)。据测算,我国2013年以前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2015年以后劳动力又会供不应求。所以,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2014年前后应采用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来充分满足劳动力就业的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且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突出的是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恶化。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人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经济矛盾高发期,一旦这些矛盾得不到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俊  
一、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不到位。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必须有两个主体,即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招聘者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享有资源配置的自主权,而劳动力配置的自主权是企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力落实状况是:在自行制定用工计划.自主决定招工时间、方式、条件和数量上比较落实了,但作为一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立见  林志平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属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根植于生产资料公有占主体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占主体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质,说明了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亦是可能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对带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体制痕迹的我国现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The government's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labor market ha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World War Ⅱ. Both the employment organism and wage system in that period had many saliences worth noticing. With the revolution of the society, these saliences has chang...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芹  李焕荣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佛山市为例,通过分析佛山市第三产业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先通过图形观察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然后建立相适应曲线估计模型,对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块对回归残差函数进行逼近,并对预测值进行残差补偿,从而减少单一曲线估计模型的误差波动性,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