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4)
- 2023(10436)
- 2022(9273)
- 2021(8829)
- 2020(7228)
- 2019(16882)
- 2018(16950)
- 2017(32503)
- 2016(17650)
- 2015(19936)
- 2014(19966)
- 2013(19755)
- 2012(17961)
- 2011(16219)
- 2010(16007)
- 2009(14527)
- 2008(14107)
- 2007(11995)
- 2006(10408)
- 2005(9121)
- 学科
- 济(70440)
- 经济(70358)
- 管理(51311)
- 业(48380)
- 企(42085)
- 企业(42085)
- 方法(34901)
- 数学(29372)
- 数学方法(28996)
- 中国(17420)
- 学(17175)
- 农(17074)
- 财(16845)
- 业经(16002)
- 理论(14658)
- 地方(13658)
- 和(12463)
- 贸(11668)
- 贸易(11664)
- 技术(11636)
- 农业(11516)
- 易(11277)
- 制(11094)
- 务(10961)
- 财务(10895)
- 财务管理(10880)
- 环境(10814)
- 教育(10720)
- 企业财务(10343)
- 划(10086)
- 机构
- 大学(253438)
- 学院(249607)
- 管理(103244)
- 济(96017)
- 经济(93835)
- 理学(90584)
- 理学院(89607)
- 管理学(88063)
- 管理学院(87628)
- 研究(80601)
- 中国(57529)
- 京(54072)
- 科学(51188)
- 财(42986)
- 所(39721)
- 业大(37025)
- 研究所(36520)
- 农(36139)
- 中心(35619)
- 财经(35324)
- 范(34357)
- 北京(34221)
- 师范(34079)
- 江(33997)
- 经(32182)
- 院(29404)
- 州(28338)
- 农业(28285)
- 经济学(28119)
- 师范大学(27829)
- 基金
- 项目(175293)
- 科学(137843)
- 研究(129436)
- 基金(126943)
- 家(109779)
- 国家(108863)
- 科学基金(94057)
- 社会(79989)
- 社会科(75688)
- 社会科学(75669)
- 基金项目(68209)
- 省(68105)
- 自然(61861)
- 自然科(60382)
- 自然科学(60371)
- 教育(59718)
- 自然科学基金(59258)
- 划(57463)
- 编号(53512)
- 资助(52232)
- 成果(43432)
- 重点(38679)
- 部(38634)
- 创(36683)
- 发(36383)
- 课题(36366)
- 创新(34050)
- 项目编号(33480)
- 科研(33444)
- 教育部(33404)
- 期刊
- 济(101728)
- 经济(101728)
- 研究(74001)
- 中国(42663)
- 学报(39190)
- 管理(37383)
- 科学(36413)
- 农(32057)
- 教育(31544)
- 财(31044)
- 大学(29704)
- 学学(27585)
- 农业(22949)
- 技术(21539)
- 融(17135)
- 金融(17135)
- 财经(16663)
- 业经(16286)
- 经济研究(16033)
- 图书(15359)
- 经(14135)
- 理论(13171)
- 科技(13148)
- 问题(12973)
- 实践(12125)
- 践(12125)
- 技术经济(11964)
- 业(11427)
- 现代(11305)
- 情报(11170)
共检索到34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春明 张英华
相对于强调企业能力内部积累的传统能力观,动态能力通过其开发性和灵活性减少了能力本身的刚性。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学者们基于Teece等战略视角,衍生发展出了组织管理视角、学习视角、过程视角,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的概念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但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仍面临下列问题:缺乏统一的分析工具;实证研究进展缓慢;定量研究存在困难;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动态能力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提出了超动态能力观。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超动态能力 述评 前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光宗 肖洪钧 刘庆贤
文章在对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分别从动态能力概念、理论派别划分和研究方法3方面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为今后深入探究和发展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清晰的视角。最后,文章对动态能力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惯例 价值发掘 管理认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兴旺 王迎军
由于企业在动态环境下难以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核心能力本身所存在的刚性缺陷,这使得能力学派的另一个分支———追求以迅速进行资源整合获得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理论逐渐发展了起来。十年期间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涉足了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等重要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动态能力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些抽象空泛的概念和框架的讨论上。在动态能力后续研究中应当坚持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动态能力的可操作化研究。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环境 资源整合 操作化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焦晓波
营销能力是战略营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外学者对营销能力理论的研究分为两大派别:即基于资源的营销能力观和基于知识的营销能力观。对西方近年来关于企业营销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加以分析、归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营销在战略对话中的作用,对战略营销理论和实践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源论 知识论 营销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王宗军 毛磊
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企业的发展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较小。动态能力对企业的规模、业务起着不断延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动态联盟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背景、发展历程、内涵及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要从能力形成和发展、绩效等方面入手,为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联盟 资源整合 关系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馨燕 周晓惠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企业精英代表的上市公司大量涌现;但其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的现象有目共睹,自生能力亟待提高。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由林毅夫提出,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后续研究。文章将企业自生能力理论分为基础研究和拓展研究两大类,分别进行研究综述。通过研究发现,企业自生能力研究存在着数量整体上偏少、研究内容尚需紧随经济发展状况拓展并深化、需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上市公司自生能力等问题。同时,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期望能理清我国上市公司自生能力未来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技术创新 企业竞争 企业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俊义 冯罡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维度划分也不统一。通过梳理和综述已有文献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理论发展、各类观点和研究方法,剖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差别,指出二者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二者性质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理论层次也不同;分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认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通过不断调整资源的结构与配置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源投入、创造更适宜的环境,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前置性活动,可以使技术创新更高效也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最后指出已有研究中还存在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宝贡敏 龙思颖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动态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研究也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并且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对1994年以来国外动态能力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维度划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以及一些权变因素进行了述评,并对近五年的研究与先前的研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研究的整合框架。文章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管理认知 环境动态性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云霞 孙明贵
自从1997年Teece等提出动态能力概念以来,这个概念引起西方管理学界广泛的注意和兴趣,然而西方现有研究既有共识也存在明显分歧。本文对西方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分别对动态能力的基本概念即主要定义、维度,研究方法,动态能力的形成即形成基础与形成过程,动态能力的作用即作用机制、过程和结果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动态能力理论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特性 认知 形成 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昌文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Smith Corona公司的兴起与陨落,结果表明,管理层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演变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知,是生成动态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基础。企业对战略资源和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模式包括:将现有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应用于新的业务领域;生成新的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的资源和能力,并与企业本身的资源和能力相结合;将一些可能过时的资源和能力及时剥离、变现。当企业因主导产品衰落面临转型压力时,企业可能被主导产品困住;主导产品达到终点时,企业也达到终点。企业应克服资源和能力的路径依赖性、刚性等约束,在企业内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成新的有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昌文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Smith Corona公司的兴起与陨落,结果表明,管理层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演变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知,是生成动态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基础。企业对战略资源和能力进行动态管理的模式包括:将现有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应用于新的业务领域;生成新的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的资源和能力,并与企业本身的资源和能力相结合;将一些可能过时的资源和能力及时剥离、变现。当企业因主导产品衰落面临转型压力时,企业可能被主导产品困住;主导产品达到终点时,企业也达到终点。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乐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发现虽然前期文献从多种角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在估计方法上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的深入,但是研究结果仍然存在着估计稳定性较差的不足,计量估计中普遍存在机械均值回归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得知,负债比率的使用、财务赤字及前视偏差是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因素,未来如何解决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检验中机械均值回归问题是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宝贡敏 刘枭
关系(Guanxi)理论于近年得到了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研究关注的焦点。Guanxi具有文化性、可转移性、互惠互利性等主要特征;其产生受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组织中,Guanxi的影响前因可以归纳为组织因素、战略因素、制度因素和个体因素四类;其结果表现为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实现个体间知识转移及信任程度增加等。本文对该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Guanxi 特征 分类 维度测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德鹏 高晗 高翔宇 常玥 赵广军
组织公正动态研究关注公正相关变量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变化、变化的触发因素、以及变化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组织公正领域在实施者视角、接受者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现状,得到以下结论:实施者的动态研究大多使用个体视角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互动公正;接收者的动态研究更多关注触发因素,并且研究周期更长;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由于其不直接涉入具体的公正事件,因此要考虑这一特殊性等。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化效应尚未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大都仅使用基于间隔,却忽视掉基于事件和信号的数据收集方式。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发展旁观者视角及横跨多个领域和视角的研究、构建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化效应以及发展中国情境的组织公正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和可行方向。
关键词:
动态研究 组织公正 转换 消涨 起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德鹏 高晗 高翔宇 常玥 赵广军
组织公正动态研究关注公正相关变量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变化、变化的触发因素、以及变化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组织公正领域在实施者视角、接受者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现状,得到以下结论:实施者的动态研究大多使用个体视角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互动公正;接收者的动态研究更多关注触发因素,并且研究周期更长;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由于其不直接涉入具体的公正事件,因此要考虑这一特殊性等。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化效应尚未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大都仅使用基于间隔,却忽视掉基于事件和信号的数据收集方式。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发展旁观者视角及横跨多个领域和视角的研究、构建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化效应以及发展中国情境的组织公正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和可行方向。
关键词:
动态研究 组织公正 转换 消涨 起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