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16)
2023(19241)
2022(16047)
2021(14928)
2020(12863)
2019(29203)
2018(29300)
2017(55643)
2016(30257)
2015(34550)
2014(34642)
2013(33872)
2012(31104)
2011(27937)
2010(28257)
2009(26678)
2008(26801)
2007(24517)
2006(21451)
2005(19446)
作者
(87200)
(73307)
(73016)
(69421)
(46278)
(34941)
(33235)
(28709)
(27712)
(26198)
(24878)
(24699)
(23205)
(23177)
(22695)
(22361)
(22168)
(21439)
(21228)
(21015)
(18220)
(18014)
(17921)
(16829)
(16471)
(16417)
(16373)
(16345)
(14962)
(14713)
学科
(122150)
经济(121972)
(109839)
管理(98812)
(90692)
企业(90692)
方法(54600)
(49616)
数学(44932)
数学方法(44384)
(39339)
业经(35661)
中国(33722)
农业(32717)
(29822)
(26409)
财务(26339)
财务管理(26283)
企业财务(24928)
(22670)
(22426)
贸易(22416)
理论(22390)
技术(22113)
地方(22067)
(21803)
(21484)
(20971)
(20271)
银行(20228)
机构
学院(435169)
大学(433793)
(176818)
经济(172975)
管理(170511)
理学(146202)
理学院(144695)
管理学(142159)
管理学院(141354)
研究(139985)
中国(109663)
(90810)
(85649)
科学(84892)
(81541)
(70313)
(68717)
财经(67051)
中心(66988)
业大(66316)
农业(63154)
研究所(63091)
(60753)
北京(56573)
(55230)
师范(54647)
(53786)
经济学(53223)
(50348)
财经大学(49222)
基金
项目(285579)
科学(225507)
研究(211481)
基金(206365)
(178537)
国家(176899)
科学基金(152995)
社会(134468)
社会科(127016)
社会科学(126979)
(113875)
基金项目(108885)
教育(98014)
自然(98003)
自然科(95779)
自然科学(95752)
(94288)
自然科学基金(94079)
编号(87337)
资助(83890)
成果(71780)
重点(63664)
(63523)
(61210)
(60841)
课题(59837)
创新(56722)
(55358)
国家社会(55028)
大学(54638)
期刊
(202329)
经济(202329)
研究(126406)
中国(91783)
(78965)
(70866)
学报(67139)
管理(64944)
科学(61587)
农业(52974)
大学(52883)
教育(50313)
学学(49015)
(42180)
金融(42180)
技术(40024)
业经(37442)
财经(33901)
经济研究(30223)
(29216)
(28395)
问题(26960)
技术经济(22403)
(22201)
图书(22083)
科技(20459)
统计(20454)
理论(19923)
(19902)
世界(19815)
共检索到66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峰  
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是多个行动主体相互割据、各自为战的松散体系,它无法协调分散的资源和利益,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最终导致制度低效。鉴于此,必须以高等农业院校为基地,通过塑造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建构规范的项目运作机制、实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办法、确立广泛的农业示范基地等手段,重新建构以大学为主导的整合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绍静  罗泮  
为弥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缺位,本文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利用一切乡土资源进行内部技术创新;可以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推广效果;可以放大农民科技需求,提供部分科技推广资金;能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产业结构。但是在商品化程度不高、更具"公共品"特色的农业生产领域,仍然需要政府公益性科技服务的介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华  
科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专项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农业面临的形势,探讨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推动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和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业功能更加多元、市场竞争和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等新形势。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人员队伍完备、服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主体不断壮大、保障水平增强,但也存在部分主体服务效率偏低、农业科技服务内容需跟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中应  余茂辉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资本概念的三个维度入手,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四类参与主体的影响,并利用大别山区293个农户的调研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效率,农业科技服务的采用者与推行者之间信任不足,采用者与支持者、推行者之间规范不清以及采用者网络不畅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从树立成功典型增强社会信任、成立合作组织提高社会规范、建立全面互动拓宽社会网络三个方面去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丹  
"农消对接"的出现,部分缓解了农产品产销矛盾,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安全,正日益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农消对接"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消对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沈阳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农消对接"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小平   陈学渊   吴永常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链接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纽带,是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宁夏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32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体系构建、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促进和提升区域科技支农和科技兴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价值。本文系统回顾宁夏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演进阶段与主要特征,分析基于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服务模式、主要成效和差异化特点,探究其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并从机制、人才、资源等多维度提出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启示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眭海霞  
总结近年来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方面的实践,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经验,明确在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重点,对加快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国  
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障碍和对策科技兴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其基本格局大体由农业、水利、农机、财政、农业银行.农产品流通等六大服务系统构成。但这仅仅是雏型,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序在的问题有:(一)传统观念的“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红  王爱玲  周连第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历程、六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设现状,总结归纳了三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最后提出加快构建北京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燕  张晓莉  
农业科技服务是联接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纽带,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因此,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实践经验,总结和反思国内发展情况,有助于我国其他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长足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瑞雪  孟宪学  寇远涛  鲜国建  朱亮  
【目的】构建面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多维知识服务体系及支撑技术平台,满足农业科研人员多层次知识服务的需求。【方法】综合利用信息采集与数字化整合、大规模数据智能处理、知识组织与知识构建、个性化知识服务等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和集成应用。【结果】构建了以面向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公共集成服务为基础,以面向不同研究机构、学科团队、专业领域等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知识服务为创新、以支持在线学术交流和协同科研为拓展的多维知识服务体系,面向不同层次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展服务应用。【结论】研究形成的"一站式公共集成服务+个性化深层次知识服务"技术体系已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省级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创新实践中应用,收到良好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兴鑫  穆养民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五种主要模式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根据市场导向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教单位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六方面对策建议,即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规范化运行管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从业队伍建设,强化行业自组织功能,强化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快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万君  颜廷武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多样化、社会化发展趋势,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服务主体发育不良、配套机制尚不健全、信息科技应用不够、主体协同效应不强、体系建设缺乏引导以及体系运行缺乏支持等问题,应强化责任主体的统筹和引导功能,补齐科技人才缺乏和不专业的短板,激发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做到充分重视、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做好服务,科技助推、加强整合,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强  王敬东  冯文帅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然而,当前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或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园区等传统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是以服务农民为基础建立的。这种面向农民单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