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
- 2023(777)
- 2022(531)
- 2021(595)
- 2020(540)
- 2019(1244)
- 2018(1182)
- 2017(1602)
- 2016(1132)
- 2015(1384)
- 2014(1365)
- 2013(1244)
- 2012(1202)
- 2011(1069)
- 2010(1102)
- 2009(1047)
- 2008(1086)
- 2007(895)
- 2006(849)
- 2005(934)
- 学科
- 教育(3031)
- 中国(3015)
- 济(2566)
- 经济(2556)
- 管理(2455)
- 业(1848)
- 企(1541)
- 企业(1541)
- 制(1352)
- 发(1142)
- 财(1130)
- 发展(1077)
- 展(1067)
- 革(952)
- 学(907)
- 体(883)
- 理论(883)
- 改革(860)
- 农(812)
- 教育改革(812)
- 体制(753)
- 银(699)
- 银行(699)
- 教学(680)
- 行(680)
- 策(666)
- 制度(660)
- 度(660)
- 研究(628)
- 业经(616)
- 机构
- 大学(14377)
- 学院(13106)
- 研究(6602)
- 教育(5179)
- 济(4825)
- 经济(4684)
- 中国(4435)
- 京(3791)
- 管理(3667)
- 范(3656)
- 师范(3647)
- 科学(3162)
- 所(3115)
- 师范大学(3114)
- 财(2935)
- 理学(2827)
- 理学院(2781)
- 北京(2769)
- 管理学(2745)
- 研究所(2742)
- 管理学院(2715)
- 中心(2599)
- 院(2533)
- 江(2519)
- 职业(2206)
- 技术(2071)
- 教育学(1983)
- 财经(1957)
- 研究院(1926)
- 州(1775)
共检索到26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暨英国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团"于10月4日至13日访问了英国和德国,考察了在伦敦举行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英国CAD/CAM软件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真临
人类自英国工业革命始到美国福特创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凝聚的二百年工业化结晶称为传统制造,特点是以标准化、通用化为原则在确定时空内大规模生产,不断提升效率来创造更多财富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二十世纪中叶的日本,为克服传统制造的呆滞及浪费,创建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并提出智能制造概念,将人类制造提升到新阶段。二十世纪末叶,信息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内涵及外延,制造将以最佳方式不断创新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提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新型商业模式等观念产品,成为智慧制造,它将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赴德职业教育培训团
2013年1月6日-26日,在中国外国专家局与德国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框架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蒙自治区、大连市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参加的16人小组,赴德国考察了职业教育。本次考察旨在研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国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按既定日程,小组走访了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波恩)和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马格德堡),在中国中心(汉诺威)与德方官员(分别来自汉诺威市和下萨克森州)、中方教师(孙健安先生)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考察了汉诺威地区第六职业学校、汉诺威市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圆满收官。结合赛项设置、同期活动、社会反响,以及专家学者的分析把脉,我们看到,与时俱进的技能大赛,在检验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成果,向社会、向世界呈现我国职业教育魅力的同时,也宣示着职业教育"进一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的历史担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高调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成为大赛的重要背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中国制造要从“代工+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亟需重塑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柏 朱兰
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面临多重挑战。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应以打造竞争优势六力模型为着力点,即加强要素供给、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制度环境、扩大市场规模、打造产业集群和鼓励行业竞争。这个六力模型曾经为中国带来齐全的产业门类,并在国际分工中确立了以较低成本和完整产业链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然而,逆全球化、贸易摩擦和科技革命正在冲击这一竞争优势。与逆全球化和贸易摩擦相比,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最为深刻的挑战来自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科技革命的挑战要求中国对六力模型的内容实现迅速的升级换代,打造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竞争优势 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其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克勤
本文就“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这两个基本概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中国制造业日前的条件和水平并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已经跃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目前的状况仍然停留在基础加工上,远没有达到研发、设计、工程、制造、服务等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最多只能说中国是世界产品最大的加工地和组装地,所以MADE INCHINA只具有符号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能否成为世界工厂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战略选择的结果,更多的是国际分工的自然结果,有其客观性的一面。就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障碍来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路还很长。
关键词:
中国制造 世界工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内部审计代表团一行16人于1996年6月21至7月6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第55届年会,并先后考察了奥兰治县(橙县)、洛杉矶县、纽约市、通用电器公司总部(GE公司)、联邦政府商务部、能源部、以及毕马威会计公司等部门以及单位的审计工作,此外,爱迪生公司等单位的与会代表和我们全体代表会了面,并作了热情友好的简单介绍.在代表团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这次出访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敬石开
全球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形势与挑战 职业教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从时间、规模、速度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看——中国制造将压倒德美日制造,你信吗?我的回答可以套用某个流行句式: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自从工业4.0的话题火了之后,市面上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制造业媚外之风,各种媒体或自媒体上广泛且重复传播一种论调,德美日制造是多么的高大上,中国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霞
世界制造中心由英国及美国到日本,今天又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在于技术与管理的推动,制造能力的增强只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结果和表象。以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来衡量,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以达到实现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中心 变迁 中国制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国农业职业教育代表团
2012年11月19—28日,中国农业职业教育代表团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涉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情况。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阿德莱德大学农学系、额布拉(Urrbrae)农业高级中学等单位,走访了农场和农户、与新西兰农业职业培训组织进行了座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佐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与我国制造业的匹配程度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因素。要利用政策优势,鼓励国际知名高校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快速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利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优化技能人才配置,因地制宜,协同育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秋波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必争之地。工程教育面向社会生产活动培养人才,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深度融合、相互支撑。《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将"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列为重点任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指出,信息技
关键词:
制造强国 企业 企业管理 工程教育认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