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2)
2023(11541)
2022(9100)
2021(8255)
2020(6920)
2019(15798)
2018(15625)
2017(30551)
2016(16433)
2015(18255)
2014(18469)
2013(17628)
2012(15829)
2011(14234)
2010(14230)
2009(13611)
2008(13499)
2007(11846)
2006(10511)
2005(9890)
作者
(44866)
(37896)
(37686)
(35828)
(23993)
(17870)
(17130)
(14655)
(14260)
(13373)
(12859)
(12479)
(12328)
(12028)
(11810)
(11511)
(11222)
(11050)
(10948)
(10792)
(9614)
(9178)
(9119)
(8568)
(8449)
(8363)
(8319)
(8205)
(7573)
(7384)
学科
(65867)
经济(65768)
管理(52333)
(48077)
(41204)
企业(41204)
方法(26013)
数学(21659)
数学方法(21458)
(21051)
贸易(21041)
(20929)
(20430)
中国(19268)
(18784)
(18447)
业经(16819)
(14184)
(13212)
财务(13181)
财务管理(13155)
地方(13091)
企业财务(12505)
(12134)
体制(11897)
(11719)
银行(11692)
(11495)
金融(11493)
农业(11436)
机构
大学(234568)
学院(232752)
(101525)
经济(99625)
管理(86876)
研究(79052)
理学(74897)
理学院(74051)
管理学(72857)
管理学院(72425)
中国(59434)
(49706)
(48279)
科学(44418)
财经(39143)
(38686)
(35486)
(35090)
中心(34967)
研究所(34624)
(34477)
经济学(32639)
业大(31210)
(30546)
师范(30263)
北京(30066)
经济学院(29461)
(29234)
财经大学(29055)
(27562)
基金
项目(153458)
科学(122528)
研究(114889)
基金(113613)
(98030)
国家(97236)
科学基金(83838)
社会(76559)
社会科(72705)
社会科学(72692)
基金项目(59775)
(58385)
教育(53043)
自然(51539)
自然科(50351)
自然科学(50339)
自然科学基金(49498)
(49257)
编号(45604)
资助(44876)
成果(38375)
(35288)
重点(35090)
(34285)
(33060)
国家社会(32549)
(32288)
课题(31815)
教育部(31114)
人文(30335)
期刊
(113429)
经济(113429)
研究(72918)
中国(45519)
(39376)
学报(34041)
管理(33839)
(33114)
科学(31994)
大学(27339)
学学(25659)
教育(24697)
(23283)
金融(23283)
农业(21902)
财经(19873)
经济研究(19319)
业经(19059)
技术(17743)
(17456)
(17202)
问题(16822)
国际(15589)
世界(12387)
商业(11559)
(11359)
现代(10791)
(10725)
技术经济(10098)
科技(9785)
共检索到352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剑煜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将贸易政策转向区域层面,对碎片化制度持有一种包容和参与的态度。本文为研究美国霸权与碎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空间范围上发生转向的历史进程。此后,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和制度霸权理论,分析了美国产生制度偏好的原因。本文从霸权贸易制度内、制度外和制度间层次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和碎片化贸易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就制度内层次继续发掘,发现了美国贸易偏好的社会根源,阐述了霸权偏好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及对霸权可能的削弱作用。总而言之,美国霸权与碎片化贸易制度的关系本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剑煜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将贸易政策转向区域层面,对碎片化制度持有一种包容和参与的态度。本文为研究美国霸权与碎片化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空间范围上发生转向的历史进程。此后,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和制度霸权理论,分析了美国产生制度偏好的原因。本文从霸权贸易制度内、制度外和制度间层次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和碎片化贸易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就制度内层次继续发掘,发现了美国贸易偏好的社会根源,阐述了霸权偏好背后的利益集团因素及对霸权可能的削弱作用。总而言之,美国霸权与碎片化贸易制度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制度霸权与区域层面贸易公共物品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制度内受到霸权国制度供给能力、意愿、利益诉求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在制度外受到全球层面和区域层面其他贸易制度的影响,在制度之间受到追赶国实力和地位的影响,因此美国的制度霸权对碎片化贸易制度采取了有限包容和参与的态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新谦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军  
二战以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地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具雄心的大规模国际制度建设进程,形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美国霸权以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创立为基础,以地区性军事同盟的确立为辅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利用国际机制推行霸权政策。冷战结束后,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战略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四种全球战略:新孤立主义、选择性介入、安全合作和优势战略等。未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方位重塑,以期同时应对多种类型挑战,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国玉  耿树艳  陈雷  
养老金制度自1889年诞生以来,历经数次大的制度变迁。但是,学术界直接分析养老金制度演化的文献还不多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指出,政府的财政约束和合法性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起因和制度变迁的路径。在养老金制度变迁中出现的碎片化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郧宛琪  朱道林  梁梦茵  
为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采用文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土地碎片化现状、原因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土地碎片化的制度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碎片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1田埂面积多而导致的耕地资源浪费;2地界纠纷多而导致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推广;3谈判成本高导致农地资源无法合理进行配置;4机械水平低导致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成本产值率也随之下降等。必须要通过明晰产权关系、构建市场平台、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广"良田良种良法"等政策措施来逐步破解中国土地碎片化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维军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制度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与非制度性的家庭养老保障、土地养老保障并存。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制度整合,分层、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构建出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相适应的多元化、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左勇华  
金融危机后国际上依然难以摆脱重商主义"治国术",这种理念根植于近代强国之梦身后的重商主义历史。如今,美国新自由主义外衣下,推行重金式的新重商主义政策,并具有金融帝国主义的特征。从早期实施贸易战争到当前的货币战争,债务型的美元信用不断自贬,虽然消融了主权债务并窃取了财富,但也导致美国新重商主义最终走上荷兰式衰落之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资本衰亡规律,依旧深刻而富有生命力。中国应当摆脱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纠缠,改进中国出口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路娟  
对外制裁作为维护霸权地位、谋取霸权利益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美国维持芯片霸权的惯用伎俩。美国通过芯片制裁意欲将我国强行排斥在芯片全球产业链之外,企图全面阻止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随着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颁布以及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实施,我国高科技产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将面临“卡脖子”风险,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将受到一定阻碍,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将面临不同程度冲击。对此,建议在芯片领域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前充实“反制工具箱”,争取“全球摇摆国家”资源,大力提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渗透率,实现换道超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义海  
目的:探索整合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对策,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选择广西百色市为个案深入分析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危害。结果:现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严重侵蚀了制度的公平性,加剧了城乡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严重影响到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结论:针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碎片化现状,提出从明确制度整合路径、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待遇水平、统一行政管理部门、提高统筹层次等方面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成文  陈舒  
加快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未富先老"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有效化解城市家庭照顾功能弱化与社会沉重的养老负担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仍处于一种体制的混沌性、供需的偏差性、机制的阻滞性状态。要尽快走出"碎片化"的实践困境,推进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必须扩展公益性空间。这就要求,着力突破制度瓶颈,科学进行制度安排,实现机制创新:一是加快养老服务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发展;二是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养老服务的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仲梁  
本文提出了统计话语权碎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即话语平台、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对象的碎片化;对统计话语权之所以碎片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围绕如何通过把握话语导向、理解话语需求、减少话语损耗以维护统计话语权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思东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是地方政府数量庞大、功能重叠、边界不清的形象称谓。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公共选择理论则将其视为表达公共经济领域中消费者偏好的制度工具。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地方政府体制所产生的整体效益低下、部分地方政府民主程度与效率不够、以及无力应对社会问题等弊端,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