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1639)
2022(9587)
2021(8534)
2020(7086)
2019(15806)
2018(15074)
2017(29202)
2016(14983)
2015(16814)
2014(16608)
2013(16253)
2012(15025)
2011(13740)
2010(14140)
2009(13925)
2008(12655)
2007(11333)
2006(10343)
2005(9762)
作者
(41835)
(35011)
(34704)
(33279)
(22220)
(16437)
(15848)
(13390)
(13312)
(12214)
(12105)
(11565)
(11232)
(11207)
(10969)
(10804)
(10222)
(10210)
(9985)
(9714)
(9017)
(8293)
(8267)
(8084)
(7933)
(7887)
(7628)
(7382)
(6997)
(6875)
学科
(79604)
经济(79506)
管理(49820)
(43985)
(38156)
企业(38156)
(27077)
金融(27075)
中国(24809)
(24583)
银行(24569)
方法(24239)
(23816)
(21389)
地方(21030)
数学(20880)
数学方法(20722)
(20175)
业经(17452)
(15617)
(15462)
(14233)
(13437)
财务(13406)
财务管理(13380)
地方经济(12847)
企业财务(12820)
体制(11306)
中国金融(11196)
环境(11129)
机构
大学(218972)
学院(218682)
(104619)
经济(102659)
管理(81292)
研究(75809)
理学(68705)
理学院(67991)
管理学(67150)
管理学院(66725)
中国(64192)
(51918)
(44082)
财经(40418)
科学(39930)
(36603)
(36490)
中心(36040)
经济学(35252)
(33248)
研究所(32434)
经济学院(31442)
财经大学(30045)
(28277)
北京(27757)
(27109)
(26584)
(26572)
师范(26355)
业大(25529)
基金
项目(138093)
科学(110409)
研究(105344)
基金(102382)
(86943)
国家(86226)
科学基金(75122)
社会(72086)
社会科(68597)
社会科学(68585)
基金项目(53170)
(53170)
教育(47290)
自然(44012)
(43400)
自然科(42956)
自然科学(42947)
自然科学基金(42196)
编号(41025)
资助(40670)
成果(34589)
(32198)
重点(31440)
(31309)
国家社会(31150)
(31024)
(29587)
课题(28852)
教育部(28090)
(27930)
期刊
(123995)
经济(123995)
研究(74227)
中国(44749)
(41756)
(37389)
金融(37389)
管理(32970)
学报(28375)
科学(27184)
(26670)
大学(22906)
财经(21938)
学学(21767)
经济研究(21215)
(18978)
教育(18910)
技术(18068)
业经(17370)
农业(16516)
问题(15388)
(12040)
技术经济(11666)
国际(11071)
世界(10913)
理论(10781)
现代(10025)
统计(9822)
商业(9727)
经济问题(9679)
共检索到349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元  
文章在简要回顾近年来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大案要案基础上,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腐败产生的制度根源进行了阐释,认为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实行有效的机制改革,才能对金融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腐败现象有着广泛的经济根源和深刻的制度原因,鉴于腐败有降低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增长和损害社会公平与效率等负面作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规律,指出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山林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莫克,杨贤,李怀祖  
本文指出政府产品商品化乃腐败之源。按贪污型腐败和寻租型腐败剖析权钱交易过程,分析政府产品供应体制对腐败过程的影响,阐明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腐败网络形成和人才流向寻租部门。讨论了堵塞腐败的途径:限制政府产品数量,削弱政府官员“权钱交易”的动因和提高政府产品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秋菊  李金龙  
以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现象 ,就应该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 ,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反腐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探究。因此 ,要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 ,必须三管齐下 :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打击力度 ,增加腐败的成本 ;通过提高公务员的薪金 ,改革完善招聘晋升制度 ,提高掌权者奉公守法的收益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 ,缩小公权运行的范围 ,减少反腐败的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斌  林辉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具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有别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法学等社会学科,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腐败现象的研究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经济学界对腐败现象成因与后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腐败现象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葆  
腐败的成因及效应:一个制度经济学分析的框架●刘葆现实生活中,腐败总是与政府、权力、违法乱纪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对腐败的研究通常局限于政治学和法学的领域。然而,任何腐败表象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经济根源,都会因为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以及个人趋利避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金融腐败与金融监管有着重要联系,而且在金融监管及惩处的执法过程中会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文章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模型,指出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同时证明了如果允许金融活动参与者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可以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我报告制度,政府就能够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并通过自我报告制度消除金融腐败而进一步为社会谋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南旭光  孟卫东  
从世界范围内看,高腐败发生率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腐败长期存在而不消亡?将政治经济腐败问题延伸到官僚体制的各层次之间,提出下级官员为获得有利可图的职位而需向上级官员付出入门费。通过对入门费的不同筹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金融制度与腐败收益率及其在不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割,来探讨金融制度和腐败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论证功能良好的金融制度的存在以及审查监督的有效性改变了公共部门的租金分配,可以降低腐败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晶  鲁靖  
农业的发展需要市场以外的力量进行资源的配置,但我国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弱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金融支持的弱化表面上看是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冲突问题,实质是一个制度非均衡的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金融支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弱化的根源是制度供给的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在风险管理、利益补偿、农村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等方面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满足农业对资金的需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志扬  
本文认为,腐败是一种经济现象,对经济运行具有负面效应,治理腐败行为需要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并且加大制度约束的力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世杰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我国现行科研权力暴露出三大弊端:运行透明度低、行使自由度大、垄断性高,由此导致了科研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和科研资源配置的扭曲。这种状况已经并正在危及到我国科技的创新能力。改革科研权力的配置结构和信息结构是反科研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加快科研院所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科研规范和科研信任制度,淡化科研界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完善院士制度,则是反科研腐败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