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388)
2022(7801)
2021(7281)
2020(6168)
2019(13922)
2018(14088)
2017(26424)
2016(14797)
2015(16128)
2014(16114)
2013(15693)
2012(14242)
2011(12903)
2010(13105)
2009(12103)
2008(12216)
2007(10808)
2006(9618)
2005(9079)
作者
(41096)
(34619)
(34252)
(33044)
(22070)
(16446)
(15565)
(13154)
(13135)
(12348)
(11927)
(11553)
(11450)
(11209)
(11150)
(10736)
(10151)
(10036)
(10014)
(9854)
(8992)
(8586)
(8332)
(8000)
(7970)
(7734)
(7717)
(7361)
(7059)
(6740)
学科
(55298)
经济(55213)
管理(46022)
(41665)
(36315)
企业(36315)
方法(22935)
(20674)
数学(20005)
(19922)
数学方法(19742)
中国(16696)
(14444)
(14086)
业经(13305)
(12276)
体制(12263)
银行(12255)
(12130)
(11936)
财务(11913)
财务管理(11879)
(11722)
企业财务(11432)
(11405)
金融(11403)
地方(9916)
理论(8930)
(8922)
贸易(8912)
机构
大学(204137)
学院(201155)
(85213)
经济(83467)
管理(74037)
研究(72172)
理学(63323)
理学院(62549)
管理学(61478)
管理学院(61055)
中国(55705)
(45882)
(42970)
科学(42545)
(36531)
财经(34604)
(33452)
研究所(32784)
中心(32622)
(31893)
(31482)
业大(28696)
经济学(27618)
北京(26985)
(26565)
(25972)
财经大学(25922)
农业(25842)
师范(25640)
经济学院(24686)
基金
项目(133946)
科学(106568)
基金(99229)
研究(97164)
(87472)
国家(86798)
科学基金(74235)
社会(63656)
社会科(60466)
社会科学(60450)
基金项目(51950)
(51143)
自然(47461)
自然科(46383)
自然科学(46367)
教育(45831)
自然科学基金(45598)
(43704)
资助(40283)
编号(37101)
成果(31823)
(31103)
重点(31041)
(30043)
(28063)
(28023)
国家社会(27354)
课题(27097)
教育部(27037)
(26966)
期刊
(96603)
经济(96603)
研究(65237)
中国(46496)
(38361)
学报(33842)
科学(30528)
(30458)
管理(30325)
大学(26528)
学学(25013)
教育(24833)
(23196)
金融(23196)
农业(19433)
财经(18742)
技术(16611)
(16166)
经济研究(15954)
业经(14291)
问题(12766)
(10130)
(10035)
(9990)
理论(9158)
科技(9030)
技术经济(8931)
现代(8691)
财会(8675)
统计(8441)
共检索到315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本文采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制度分析方法解析十九大报告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深层含义,结合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考察"三去一降一补"内在相互联系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与经济制度和政策的一些重要关系。借鉴国际经验,本文认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摒弃过去那种常见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二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原则,不以行政手段作为主推力;三是总结经验教训,政府部门应当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政策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博  邢伟  
(一)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为重点,筑牢织密低收入群体民生保障网1.保障扩面,化解边缘群体支出贫困风险。参照国际通行灾难性卫生支出救助办法,把医疗支出规模作为重特大疾病救助的主要判断依据,做到有大额支出必保。探索将重特大疾病救助覆盖范围延伸至全部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收入、负担能力和医疗支出规模实施阶梯化比例报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继华  王永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经济结构,其着眼点在于优化供给一端。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供给侧有五项要素:创新、劳动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制度体制安排。我国现行税制下,税法体系按征收对象不同,分为货物劳务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自然资源税四大类型。不同类型的税种对经济调节的功能定位不一样,影响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从四大类型税种对供给侧各要素的影响入手,分析当前我国税制存在的局限,并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出发,探讨我国税制完善的方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玥  武明宇  孙大为  张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精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转型期背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效生态农作制度的途径,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才能构建起标准、高效的农作制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俞林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存在的"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等突出矛盾,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勇挑重担,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投入结构失衡、职业院校内部发展要素不均衡等结构性矛盾,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纵深发展、区域社会精准扶贫、高质量教育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等对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提出了现实需求。基于此,以职业教育相关方为切入点,提出从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针对现代学徒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现代职业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单丁洁  徐勉  
城市土地供应制度包括土地供应渠道、土地供应总量、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方式等,是国家进行城市土地供求管理的作用机制,其反映了城市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使用制度的特点。现行土地供应制度结构体系城市土地供应渠道分为增量土地供应和存量土地供应。增量供应是指国家先行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再向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过程。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为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土地制度和政策支持。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制度需求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土地制度中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并从创新土地供应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收储制度以及土地税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  李敬阳  
经济新常态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文从外部竞争、内生动力及主动谋划三个维度解构了知识产权制度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体制保障两个角度剖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构建四大子系统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养老金融本质上从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是当前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纵览二十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养老金融存在的诸多发展掣肘问题而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需要从制定养老金融发展战略、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养老金融模式、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壮大、延展养老金融服务供给、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等方面多措并举,以金融的有效供给助力中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伟  
制度质量是影响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诱因。在明晰制度质量作用于产能利用率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王小鲁等(2017)所测算的市场化指数及其子指标作为制度质量的代理变量,通过对中国各省区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制度质量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行业总体情况而言,只有以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维护市场的法制环境为表征的制度质量会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这种作用会因法制建设的滞后性而呈现出逆向作用,这说明制度质量作用于产能利用率具有局部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分样本层面情况而言,鉴于行业发展的异质性特征,不同维度的制度质量会对劳动、资本和技术等密集型行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且这种作用效果也会在产能利用率的不同水平上呈现出来,这说明制度质量作用于产能利用率具有行业特性。这不仅丰富了产能过剩成因的学术研究,也为中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升产能利用率提供了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义  陆振豪  
文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别从三个部分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一是分析了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制度演化;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文章最后得出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实会对稀缺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而这种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制度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这种制度的演化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项晓敏  金晓斌  王温鑫  黄贤金  周寅康  
研究目的: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转型方向及其制度构建。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功能与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制度层面为土地整治转型提供重要思路;(2)土地整治在资金融合、公众参与、资源利用、要素整合、全域规划和动态监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有效的制度供给是支持土地整治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的本质是以资源利用效率为落脚点,通过人地关系转型,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层次需求,增加区域整体福利;(2)以"需求评估—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融资共建—标杆管理—科技服务"为一体,联动、协调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体系,可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