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0)
- 2023(5831)
- 2022(4716)
- 2021(4376)
- 2020(3592)
- 2019(8010)
- 2018(7810)
- 2017(14674)
- 2016(8073)
- 2015(8984)
- 2014(9010)
- 2013(8784)
- 2012(7909)
- 2011(7144)
- 2010(7388)
- 2009(7124)
- 2008(7132)
- 2007(6503)
- 2006(5727)
- 2005(5484)
- 学科
- 管理(30184)
- 济(29897)
- 经济(29832)
- 业(25150)
- 企(22444)
- 企业(22444)
- 制(12060)
- 财(11720)
- 方法(11092)
- 数学(9339)
- 数学方法(9197)
- 中国(8551)
- 体(8343)
- 业经(8009)
- 农(7982)
- 体制(7171)
- 务(7003)
- 财务(6981)
- 财务管理(6961)
- 企业财务(6630)
- 银(6284)
- 银行(6276)
- 融(6069)
- 金融(6067)
- 行(5989)
- 学(5851)
- 划(5640)
- 环境(5272)
- 度(5190)
- 制度(5159)
- 机构
- 大学(116674)
- 学院(114694)
- 济(48517)
- 经济(47429)
- 管理(44694)
- 研究(38890)
- 理学(37707)
- 理学院(37308)
- 管理学(36792)
- 管理学院(36556)
- 中国(30579)
- 财(26696)
- 京(24185)
- 科学(21159)
- 财经(19914)
- 所(18870)
- 江(18272)
- 经(17951)
- 中心(17944)
- 研究所(16590)
- 农(16074)
- 经济学(15221)
- 北京(15102)
- 业大(14930)
- 财经大学(14774)
- 院(14574)
- 州(14017)
- 范(13935)
- 师范(13794)
- 经济学院(13435)
- 基金
- 项目(75066)
- 科学(60060)
- 研究(56483)
- 基金(55738)
- 家(48020)
- 国家(47621)
- 科学基金(41399)
- 社会(37508)
- 社会科(35510)
- 社会科学(35504)
- 基金项目(28818)
- 省(28413)
- 教育(26216)
- 自然(25410)
- 自然科(24821)
- 自然科学(24816)
- 自然科学基金(24402)
- 划(23994)
- 编号(22085)
- 资助(22056)
- 制(20713)
- 成果(19031)
- 部(17391)
- 重点(17031)
- 国家社会(16119)
- 课题(15963)
- 创(15783)
- 发(15330)
- 教育部(15315)
- 性(15057)
共检索到18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春林 张新文
20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的同时,项目制亦能有效地将科层制体系内外的资源集中动员起来。本文试图分析项目制从制度安排到实际运行的过程,认为项目制是依附在科层制体系上的另一套政府运行机制,正是由于依附的特征,使各级政府的政策意图都能融入项目制当中,形成项目制运行过程中的府际互动,推动项目资源在科层制体系中的有序流动。但即便如此,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项目制所表现出的依附、互动特征在保证项目制生存的同时,也把项目制推向两难困境。
关键词:
项目制 制度安排 生存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降低管理重心、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西方国家大学校院两级运行的基本经验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由"纵向分权"走向"横向分权",学校层面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实行科层组织模式;基层学术组织层面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实行学会组织模式。中国高校建立校院两级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由"横向分权"走向"纵向分权",在学校层面实施科层组织模式,在学院层面以学会组织模式为主、科层组织模式为辅。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内部治理 校院两级运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练
驻村干部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既保留了党联系群众、走进群众的传统,又合理地利用了科层制中资源向上分配的逻辑。不同类型的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和联村干部在制度设置、权责分配和运行逻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包村干部制度具有跨层级的特点,它对农村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客观上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强制性权力。而联村干部则在不断提升国家的基础性权力,使国家力量不断向基层延伸。两种驻村类型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资源不足、治理能力欠缺的困境。驻村干部制度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在国家或基层的需要下主动介入或退出,这构成了国家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并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非常强的制度伸缩性和柔韧性,增加了国家治理的弹性和韧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完善不同驻村干部制度的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两者优势,协力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练
驻村干部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既保留了党联系群众、走进群众的传统,又合理地利用了科层制中资源向上分配的逻辑。不同类型的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和联村干部在制度设置、权责分配和运行逻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包村干部制度具有跨层级的特点,它对农村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客观上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强制性权力。而联村干部则在不断提升国家的基础性权力,使国家力量不断向基层延伸。两种驻村类型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资源不足、治理能力欠缺的困境。驻村干部制度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在国家或基层的需要下主动介入或退出,这构成了国家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并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非常强的制度伸缩性和柔韧性,增加了国家治理的弹性和韧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完善不同驻村干部制度的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两者优势,协力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张培
如何创新职业教育治理已成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急需探究的重要问题,而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支撑性技术,可以帮助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开展深度分析和精准决策。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必将加速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基于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围绕数据驱动机制、挖掘机制、共享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在实践中设计并建立一揽子现代职业教育大数据治理机制,且必须在更新职业教育大数据应用思维、掌握大数据专业技术、建设大数据综合平台、培育大数据智力资源、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光远
化肥价格管理的两难处境和走出困境的思路张光远春耕将至,化肥价格使农民心忧,成为人们议论的主要问题。化肥是工业产出品,又是农业投入品,其价格的高低决定着工业生产效益的高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又间接决定着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价格,影响食品、日用工业品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清
在价格竞争中,商家陷入了两难境地:别人都降价,你不降价就意味着退出竞争,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降价无疑要以牺牲利润为代价。使价格竞争走出两难处境,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价格竞争的水平,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当前,不少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还停留在低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张贵新
大学"共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指导美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原则,但近年来大学"共治"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回应不力而受到各方的质疑与责难。对此,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大学采取了促进政府与大学融合、通过立法确定大学的多重使命、建立大学与州政府的伙伴关系、重视大学的市场性行为、组建大学生组织以扩大大学"共治"的参与面等应对措施。因此,美国大学"共治"呈现出以下趋势:政府管制逐渐弱化,形式更加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教职参与性不断降低,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等。
关键词:
美国大学“共治” 应对策略 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力
该文总结了新中国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整体性特征,进而借助"外部压力—(人口/土地)状态—制度响应"的理论模型,分别从"前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后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对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各自演变的内在逻辑线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 特征 演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鑫 王伟
经济的发展和对经济福利的追求离不开信息的处理和分享,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高效地匹配是金融体系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信易贷”平台将融资各方主体及信息归集起来,通过信息机制和信用机制进行调节,使得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高效匹配,极大地缓解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之困境,成为社会信用建设的良好实践。
关键词:
信易贷 信息机制 信用机制 小微金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荣成
基于制度逻辑及其整合机制的分析,结合企业管理之道、体、术,中国式管理体现出三大特点:基本逻辑上,经济逻辑—政治逻辑—技术逻辑是基本;中西规则上,中西合璧、中魂西制、中主西辅、中实西形是事实;三层共振上,与高层、中层、低层分别形成思维共振、行为共振、利益共振。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中魂西制 制度逻辑 三层共振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宗劲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过程,是各利益主体在现有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演化过程。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诸多限制条件下的次优选择。要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成熟完善,政府应该利用其在资源配置权利上的优势地位,安排相关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及进程,从而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蓓文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相互关系的逻辑演进,提出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的六大逻辑: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历史逻辑,从国内外理论研究到开放政策实践的比较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内涵变化的理论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典型特征的现实逻辑,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制度型开放创新实践的中国逻辑,“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展的全球逻辑。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伍开群 欧世平
根据TCE和GHM理论,应该将农场所有权界定给专用性资产投资人,以监督其他契约方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应该选择资本农场。然而,资本农场无法准确计量雇佣劳动边际贡献,具有较高雇佣交易成本。依据Hansmann企业所有权理论,资本农场制度成本较高而制度效率较低。因此,按照效率原则,应该淘汰资本农场。现实中,资本市场处于求大于供非出清状态,而劳动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非出清状态,造成农场更加依赖于资本而非劳动。根据卢周来讨价还价模型,相对劳动,资本具有较高讨价还价能力,从而拥有农场所有权。因此,存在一定数量资本农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