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8)
- 2023(12400)
- 2022(10859)
- 2021(10060)
- 2020(8711)
- 2019(20086)
- 2018(20008)
- 2017(39878)
- 2016(21936)
- 2015(24973)
- 2014(25242)
- 2013(24940)
- 2012(23618)
- 2011(21691)
- 2010(21959)
- 2009(20994)
- 2008(21068)
- 2007(19235)
- 2006(17121)
- 2005(15720)
- 学科
- 济(88933)
- 经济(88814)
- 管理(66782)
- 业(62602)
- 企(50421)
- 企业(50421)
- 方法(40513)
- 数学(36165)
- 数学方法(35761)
- 财(27211)
- 农(26362)
- 中国(25031)
- 制(23654)
- 贸(19801)
- 贸易(19792)
- 易(19326)
- 业经(19208)
- 银(17332)
- 银行(17288)
- 学(17002)
- 行(16541)
- 农业(16522)
- 地方(15906)
- 务(15819)
- 财务(15776)
- 财务管理(15731)
- 融(15412)
- 金融(15408)
- 体(14965)
- 企业财务(14869)
- 机构
- 大学(323746)
- 学院(323105)
- 济(138152)
- 经济(135183)
- 管理(122277)
- 研究(110319)
- 理学(103981)
- 理学院(102823)
- 管理学(101184)
- 管理学院(100562)
- 中国(86650)
- 财(69502)
- 京(67796)
- 科学(64824)
- 所(56887)
- 农(54873)
- 财经(53529)
- 中心(50896)
- 研究所(50825)
- 江(50572)
- 经(48300)
- 业大(46515)
- 农业(43234)
- 北京(43115)
- 经济学(42877)
- 范(41010)
- 师范(40616)
- 州(39755)
- 财经大学(39384)
- 院(39116)
- 基金
- 项目(203110)
- 科学(159340)
- 研究(150037)
- 基金(147013)
- 家(127155)
- 国家(126092)
- 科学基金(107134)
- 社会(95019)
- 社会科(90131)
- 社会科学(90101)
- 省(79003)
- 基金项目(77181)
- 教育(69790)
- 自然(67899)
- 划(66843)
- 自然科(66264)
- 自然科学(66243)
- 自然科学基金(65105)
- 编号(61697)
- 资助(61212)
- 成果(52411)
- 部(46480)
- 重点(45945)
- 发(43594)
- 课题(43074)
- 创(41824)
- 制(40979)
- 教育部(39927)
- 创新(39227)
- 性(38967)
- 期刊
- 济(156099)
- 经济(156099)
- 研究(100734)
- 中国(64228)
- 财(54445)
- 农(49875)
- 学报(48203)
- 管理(44980)
- 科学(44326)
- 融(37756)
- 金融(37756)
- 大学(36759)
- 学学(34624)
- 教育(33393)
- 农业(32809)
- 财经(27146)
- 技术(27134)
- 经济研究(25335)
- 业经(25193)
- 经(23321)
- 问题(21246)
- 贸(18983)
- 理论(16708)
- 业(16700)
- 技术经济(16174)
- 国际(16040)
- 统计(15458)
- 商业(15029)
- 实践(14919)
- 践(14919)
共检索到49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皓 邱媛
自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期能够扩大需求,减少庞大的居民储蓄,但是实践证明1996年到2002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于某些制度缺陷被弥补,货币政策效果转好。文章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并提出一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兰
近年来我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未能收到明显效果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货紧缩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货币问题。由于市场不发达且缺乏交易费用降低的条件,我国的专业化分工的持续演进受到抑制,从而货币政策并不能大幅度影响经济的实质性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姜柳
本文基于“三元悖论”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弱的必然性,透视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主要是: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三元悖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市场利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建中
本文就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会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债市场、利率机制、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外汇储备结构等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效应制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改革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馨 叶兵
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对投资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机制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渠道,联系实际分析了本轮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措施及效果,从货币政策调控主体一中央银行、调控对象——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调控中间环节——商业银行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调控作用发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 调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涛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
央行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加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中海 李利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 SFA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