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3)
2023(12276)
2022(9970)
2021(9333)
2020(7438)
2019(16964)
2018(16233)
2017(30691)
2016(16158)
2015(18183)
2014(17901)
2013(17524)
2012(16149)
2011(14696)
2010(14764)
2009(14537)
2008(13616)
2007(12046)
2006(10825)
2005(10194)
作者
(43461)
(36412)
(36071)
(34491)
(23064)
(17285)
(16172)
(13990)
(13929)
(12763)
(12532)
(12092)
(11649)
(11517)
(11486)
(11344)
(10670)
(10519)
(10506)
(9996)
(9272)
(8652)
(8563)
(8221)
(8219)
(8196)
(8018)
(7728)
(7221)
(7137)
学科
(67919)
经济(67815)
管理(49921)
(46582)
(39256)
企业(39256)
中国(28501)
(27608)
金融(27605)
方法(26790)
(25520)
银行(25513)
(24746)
数学(22985)
数学方法(22783)
(21592)
(20896)
(18434)
业经(16941)
(15340)
贸易(15324)
(15081)
(13811)
(13296)
财务(13264)
财务管理(13238)
企业财务(12692)
地方(12386)
农业(12262)
(11902)
机构
大学(231933)
学院(229828)
(108093)
经济(106160)
管理(85146)
研究(81869)
理学(72592)
理学院(71816)
中国(71558)
管理学(70921)
管理学院(70491)
(53629)
(48723)
科学(42972)
财经(41984)
(39276)
中心(38411)
(38339)
经济学(36682)
研究所(35199)
经济学院(32920)
(32709)
财经大学(31551)
北京(31469)
(30412)
(29602)
(28320)
师范(28095)
业大(26803)
(26446)
基金
项目(148139)
科学(119149)
研究(113661)
基金(111358)
(95489)
国家(94713)
科学基金(81760)
社会(77400)
社会科(73591)
社会科学(73577)
基金项目(57306)
(53926)
教育(51707)
自然(48070)
自然科(46971)
自然科学(46959)
自然科学基金(46168)
(45952)
资助(45138)
编号(44231)
成果(37642)
(35214)
(34291)
重点(33957)
国家社会(33848)
(32530)
(31723)
教育部(31402)
课题(31393)
中国(30723)
期刊
(119030)
经济(119030)
研究(76997)
中国(49183)
(42094)
(38547)
金融(38547)
管理(33528)
科学(30544)
学报(30198)
(29427)
大学(24795)
教育(23405)
学学(23403)
财经(22438)
经济研究(20338)
(19412)
农业(18991)
技术(17671)
业经(16575)
问题(15622)
(15089)
国际(13684)
世界(13295)
理论(10804)
技术经济(10458)
现代(10153)
(9871)
(9731)
经济问题(9451)
共检索到36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广延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路径替代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瑞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把技术与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在回顾了有关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之后,总结了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引入路径创造理论来破解路径依赖及锁定。文章最后提出,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天雷  
以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呈现为路径依赖下的强制变迁的典型特征,约束条件下中国选择了一条渐进转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的变迁轨迹。这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由于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常锁定在低效率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侯芮  
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概念。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路径依赖常常被视作是导致制度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之一,包含了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路径依赖,超越了基于断裂均衡的狭义路径依赖模式,既能解释断裂均衡,也能解释渐进转型。分析多种要素的、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模型,拓展了制度变迁的内涵和模式,实现了制度持续和制度变迁的联结,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统一,处理了结构性和个体性层次矛盾,实现了制度变迁中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统一。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探索,完善了制度变迁模式的谱系,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和旺  
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经历了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诺思逐渐认识到他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差别及路径依赖现象的认知-制度-经济层面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政治过程影响制度选择,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制度的非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甫阶  周娅岚  
在中国的反洗钱制度框架演进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选择着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必须谨慎使用,且不可长期使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打击洗钱犯罪制度的有效性,必须跳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培育需求诱导型反洗钱制度变迁方式,探索出供给主导型和需求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在新制度变迁方式尚未确立前,我们应在对反洗钱义务主体进行法规约束前提下,建立其利益约束机制,以此提高反洗钱义务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范围,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二明  谢广营  
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是制度创业的直接结果。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诺思(North)的经典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中国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对价格与路径依赖是影响制度变迁过程的两大因素,本文从制度创业视角对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变迁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制度创业者、政府部门和公众用户四个方面对未来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预测。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白韶璞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埃及的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制度形成、过度扩张、路径锁定、路径突围四个历史时期。在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宏观制度背景塑造了救助制度的发展结构,关键节点创造了变迁机会结构,行动者的策略推动了埃及救助的制度变迁。此外,影响埃及社会救助制度变迁的特殊因素在于,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建立的"社会契约"始终是自纳赛尔至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历届政府遵循的执政原则,在"社会契约"的影响下,埃及救助制度的民粹主义特征不断自我强化,将其锁定在既定发展轨道。随着塞西政府推行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救助制度的消极路径循环演变为阻碍改革的逆向张力,伴随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都成为影响埃及未来政治社会改革的重大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