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9847)
2022(8154)
2021(7666)
2020(6336)
2019(14499)
2018(14127)
2017(27173)
2016(14500)
2015(15808)
2014(15226)
2013(15097)
2012(13790)
2011(12473)
2010(12761)
2009(12059)
2008(11812)
2007(10938)
2006(9917)
2005(9110)
作者
(38496)
(33072)
(32398)
(30833)
(20549)
(15735)
(14497)
(12460)
(12350)
(11507)
(11230)
(10780)
(10361)
(10349)
(10208)
(9899)
(9461)
(9451)
(9434)
(9209)
(8197)
(7974)
(7930)
(7662)
(7426)
(7354)
(7292)
(7095)
(6497)
(6474)
学科
(58395)
经济(58297)
(51218)
(46865)
管理(41063)
农业(31113)
(29591)
企业(29591)
(20112)
(19122)
业经(18820)
方法(18626)
中国(16452)
数学(16445)
(16295)
贸易(16291)
数学方法(16284)
(16116)
(14514)
(12618)
银行(12610)
(12397)
(12175)
(11352)
金融(11349)
体制(11332)
地方(11028)
农业经济(10313)
(10085)
(9510)
机构
学院(199640)
大学(195569)
(89593)
经济(87861)
管理(76458)
研究(67478)
理学(65403)
理学院(64788)
管理学(63908)
管理学院(63561)
中国(56692)
(50399)
(44135)
(39827)
农业(38089)
科学(37104)
业大(33502)
财经(33319)
(33055)
中心(32949)
(31858)
(30314)
研究所(29216)
经济学(27504)
经济学院(24886)
北京(24322)
财经大学(24301)
(24279)
(24060)
师范(23861)
基金
项目(131430)
科学(104731)
研究(101705)
基金(96910)
(83289)
国家(82445)
科学基金(71023)
社会(67934)
社会科(64091)
社会科学(64080)
(51287)
基金项目(51027)
教育(44778)
编号(42133)
自然(42096)
(41704)
自然科(41101)
自然科学(41094)
自然科学基金(40401)
资助(37623)
成果(34285)
(32511)
(30648)
(29837)
重点(29204)
(29131)
国家社会(29078)
课题(28225)
(27551)
(27514)
期刊
(107033)
经济(107033)
研究(61480)
(56154)
中国(46622)
农业(37486)
(34687)
学报(28972)
科学(27737)
(27317)
金融(27317)
管理(25125)
大学(24227)
学学(23193)
业经(23011)
教育(18228)
(17438)
财经(16710)
技术(15730)
问题(15706)
经济研究(14773)
农村(14692)
(14692)
(14267)
农业经济(14091)
世界(12663)
(11923)
(11757)
经济问题(10767)
社会(9949)
共检索到31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民资金互助监管缺失与监管过度并存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其良性发展。这种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变迁多重逻辑的影响。其中,从国家逻辑来看,需要农民资金互助活动的规范健康发展;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逻辑看,需要外部监管提供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从政府金融监管系统的科层制逻辑来看,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单一、监管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面对数量大、覆盖面广、行为不确定性高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金融监管系统及其从业人员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从本部门和自身利益出发,权衡监管利弊后,选择了过度监管或不予监管,从而规避可能影响其职业发展的风险。四川省仪陇县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监管扶贫互助社,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对农民资金互助应建立"双层+双线+委托"的监管体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富伟  
独立学院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从政策变迁的角度看,它具有"先发展后规范"的特征。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办型独立学院"和"民办型独立学院"两种基本类型,但中央政策一直试图将其作为民办教育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规范管理,两者之间的逻辑差异致使独立学院一直未能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模式。本文借助组织分析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框架试图对此进行解释。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背景下,政府、市场、家庭和教育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变迁以及相互作用造成了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应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丽静   朱敬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是健全学前融合教育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且自觉规范践行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的制定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的有效落实为逻辑进路,以制度内化为逻辑旨归。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面临着制度要素供给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普特二元教育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理性人”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要突破制度化困境,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重视三大制度要素供给,增强学前融合教育合法性基础;二是突破普特并行惯性依赖,增强多元主体创新实践驱动力;三是夯实集体行动制度逻辑,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瑞雪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换保障制度面临的逻辑困境,并寻求走出困境的出路。研究方法:以文献法为基础,综合运用集体所有制、社会保障及"农转非"后地价增值分配基本理论,分析土地换保障面临的逻辑困境。研究结果:土地换保障制度在参保主体选定、保险项目选择、保障水平确定、保障资金筹集4个方面均面临多重困境。研究结论:土地换保障制度难以彻底解决征地补偿水平偏低问题,也难以建立真正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方面,政府勇于担当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责任;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限制征地公权力,打破地方政府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地位,改革不合理的财税体制,剥离地方政府城市建设主导者的职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煜宇  张霞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风险防控薄弱等缺陷制约着其健康发展。通过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制度构建角度提出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地位、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完善全面监管机制等法律保障;以联合外部企业合作、外部金融资本转贷、构建多层次资金互助体系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通过健全内部风险监督制度、扩展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农村贷款抵押担保制度进行风险防控。在外部金融环境的支持及制度激励下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高效、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娄文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农民工的住房制度嵌入于多元化制度场域中,其背后隐含着国家逻辑、政府逻辑、市场逻辑和生存逻辑,并且这四种逻辑相互交织和互动,最终导致农民工面临着住房制度化困境。因此,需要加强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构建新的制度逻辑,达成农民工住房的多重制度逻辑间的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戚荣建  苏德成  陈建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27号文),在设施农用地执法监管机制方面主要有两大创新:一是设施农用地管理更加规范,设施农用地使用前,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三方需签订用地协议,旨在利用构建三方民事合同关系,通过经营者与土地所有权人约定用地条件,发挥乡级政府的管理作用,基于合同治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帅  马凌霄  
金融监管的制度演进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路径,十八世纪末至今美国金融体系所经历的冲击和变革,以及因此带动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是研究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背景与素材。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看似完善的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了空前挑战,也促使新的一轮监管改革全面启动。此轮改革不但重塑了美国国内金融业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还将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持续影响。我国应当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历次变革中汲取经验教训,适时推动我国监管体制改革以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赵净  
在稳增长约束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策略。这种增量改革可以赢得金融改革时间,避免短期内风险爆发,同时也内含着"多重困境"。当"多重困境"所积累的风险达到临界水平时,监管部门就不能通过金融改革来化解风险和维持经济增长,只能允许个别违约事件的出现来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但是,由于面临"大而不能倒"和隐性担保等问题,监管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据此提出,引进大量民间资本、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大范围违约事件出现、构建透明的担保机制和退出机制,将从制度上根治渐进式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因"大而不能倒"而互相抑制的困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樊晓燕  
该文探究了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困境的历史因由,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制度体系的从属性、制度设计的差异性和制度实施的低效性;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困境是"城乡两难",解决的路径是遵循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构建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推进,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敬伟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受到政府、市场、院校和教师等多重制度逻辑综合作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各参与主体受到各自所遵循的制度逻辑所约束。不同的制度逻辑间的冲突导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陷入了困境。转型中的各行为主体需要统筹协调、相互协作才能帮助地方高校转型走出困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海燕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的推进,金融业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分业监管的现行监管体制已暴露出很多弊端,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佘佳亮  
除了各国不同的域内规制外,数据的国际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数据治理与数据自由利用的失衡,数据监管的国际路径相应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认识、反思与解决。在将数据监管的国际路径类型化为贸易机制、标准化机制和认证机制的基础上,发现其正遭受阵营化、局限化和削弱化的困境。面对这种形势,各国应从“兼容”与“互通”、模块化处理和机能强化三个方面入手寻找出路。中国也应以此为鉴,借助不同的机制安排在阵营化中实现非零和博弈,从而在避免监管脱钩的前提下融入全球数据流动的循环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彤璞  郭剑雄  
关于现代农民本质特征的界定在学界是一个分歧较大的热点问题。以选择集视角对现代农民较之传统农民的本质差异进行高度概括,可以简化对现代农民的识别。我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多种就业机会的产生使得现代农民这一职业具有了选择性特征,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探讨现代农民在成长中面临的选择机会、主体选择能力和动因上的困境,而选择机会的拓展、农民主体能力的提高、个人选择动因的增强是现代农民成长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李花  李明贤  
农民职业化是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之下,提高农业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农民职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问题较多,笔者从农民职业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目前农民职业化存在的困境: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中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认为农民职业教育社会认可程度低、农业收益率低、老龄社会的到来是导致农民职业化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