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8)
2023(6175)
2022(4506)
2021(4153)
2020(3219)
2019(7618)
2018(8076)
2017(15622)
2016(8690)
2015(9661)
2014(9889)
2013(9415)
2012(8260)
2011(7495)
2010(7490)
2009(7176)
2008(7261)
2007(6434)
2006(6054)
2005(5941)
作者
(23234)
(19241)
(19220)
(18731)
(12457)
(8964)
(8846)
(7699)
(7178)
(6953)
(6653)
(6587)
(6360)
(6348)
(6287)
(6106)
(5780)
(5695)
(5655)
(5211)
(5078)
(4771)
(4557)
(4496)
(4476)
(4469)
(4362)
(4063)
(3897)
(3742)
学科
(39245)
经济(39198)
管理(20375)
(19222)
(15723)
企业(15723)
方法(15247)
数学(13845)
数学方法(13782)
中国(13164)
(11122)
(10773)
业经(9447)
(8506)
金融(8506)
(8433)
(8397)
(8134)
银行(8124)
(7881)
体制(7018)
(6898)
贸易(6891)
(6695)
理论(6198)
地方(6195)
农业(6033)
(5747)
市场(5263)
发展(5066)
机构
大学(119941)
学院(118350)
(55847)
经济(54826)
研究(43899)
管理(42066)
中国(37929)
理学(34706)
理学院(34373)
管理学(33792)
管理学院(33571)
(29110)
(25487)
科学(22402)
财经(22035)
(22013)
(20159)
中心(20042)
研究所(19263)
(19046)
经济学(19018)
(17285)
经济学院(17007)
北京(16742)
财经大学(16602)
(15647)
金融(15428)
(15213)
(15161)
师范(15011)
基金
项目(69843)
科学(55462)
研究(53270)
基金(51607)
(44194)
国家(43837)
科学基金(37805)
社会(35198)
社会科(33451)
社会科学(33440)
基金项目(26033)
(25352)
教育(25216)
自然(22571)
自然科(22102)
自然科学(22098)
资助(21921)
自然科学基金(21740)
编号(21565)
(21454)
成果(18692)
(16299)
重点(15781)
课题(15382)
国家社会(15247)
(14761)
教育部(14624)
(14482)
(13986)
大学(13923)
期刊
(66352)
经济(66352)
研究(44932)
中国(29472)
(22777)
金融(22777)
(22514)
管理(18141)
(16641)
学报(15478)
教育(15309)
科学(14719)
大学(12740)
财经(12572)
学学(11768)
经济研究(11696)
(10884)
农业(10296)
技术(10145)
业经(9905)
问题(8973)
(7669)
国际(7647)
理论(7367)
世界(6571)
实践(6379)
(6379)
改革(5862)
(5862)
商业(5854)
共检索到201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宏瑾  唐珂  
虽然2013年6月份的货币市场波动给市场平稳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中央银行对市场流动性有着完全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这是我国全面放开利率之前一次难得的市场演练,对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实现货币政策向价格调控方式转型、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次货币市场波动的经验表明,中央银行要更加重视市场预期管理和与市场的沟通,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与可信性,逐步明确货币市场利率操作目标,建立存贷款便利安排,完善再贷款(再贴现)浮息制度,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推进金融深层次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手段,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刘姗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预调微调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其对构建利率走廊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调微调在总体上平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预调和微调两者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在结构上具有期限互补的特点。预调通过预期引导缓解了中长期利率的波动,且书面和口头两种操作方式的影响较为一致。微调中的常备借贷便利对超短期利率较好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加剧了超短期利率的波动。尽管中期借贷便利总体加大了利率的波动,但其对不同期限品种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预调微调操作总体上能有效平抑利率波动,降低利率走廊运行成本,有利于实现构建利率走廊的长期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1997年底已高达46200亿元,尽管我国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6次降低利率,居民储蓄存款仍有增无减,目前已突破5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储蓄4000元,意味着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还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峰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更强了,这就依赖于具有高度流动性债券市场的发展。短期债务工具和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利率在债券市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展以短期债券为金融工具的货币市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应是我国近期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陈峥嵘  陈新明  
文章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峰  蔡春春  
2013年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出现了明显的利率回滞现象,传统的流动性供求分析框架难以解释。本文基于冲击不确定性、银行多样性和不完全的中央银行融资可得性假设,从微观出发构建了涵盖货币市场利率、流动性供求和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当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突破合理水平时,中央银行应投放大量流动性至阈值水平,改善融资可得性,使利率快速回落。中央银行的适宜工具是通过常备借贷便利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为此需要提高其透明度和适用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晓  
本文以历次新股密集发行与货币市场波动的关联性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IPO重启政策的效应分析,对新股密集发行给货币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创新产品,这种增量改革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可以部分降低市场冲击,也可以激发银行的创新能力何看待当前货币市场基金的较高收益率?如何客观评估货币市场基金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金融界广泛关注并且引起激烈争议的课题。要把握好这些问题,应当将这一变化放到整个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考察;同时,与美国等有代表性的发达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走过的历程进行对比。从金融改革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产品创新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定价市场化推动金融创新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金融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海员  乔小乐  
笔者利用2003年1月—2014年6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及长短期预期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冲击效应,并对其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显示:货币市场即期利率水平、短期和长期利率预期都会对股市收益率和投资者情绪等多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但长期利率预期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弱;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冲击效应显示出非对称性,熊市中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情绪更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波动的影响;进一步的冲击效应分解表明,对投资者情绪、信贷环境预期、系统风险、期限溢价更敏感的股票的收益率,更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及预期波动的冲击。这些结果表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投资者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婧  
本文运用三变量VAR-MGARCH模型分析了不同期限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候选者──国债回购利率、Shibor以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所有期限Shibor的波动性均小于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溢出关系不同。其中,在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Shibor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波动溢出,回购利率在均值和波动溢出上均具有主导作用。在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Shibor到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溢出效应,而回购利率仅在波动溢出中起主导作用。在长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文新  祝艳梅  
本文基于"三元悖论",采用2007年1月4日到2015年2月12日的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与Shibor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Shibor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波动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对于同等信息的冲击,Shibor反应更为敏感,表明货币市场的弹性大于汇率市场的弹性;两个市场仅在短期内存在双向的、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Shibor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溢出效应大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Shibor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关山燕  
随着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 ,必然会存在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异 ,这在客观上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本文通过借鉴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实践 ,提出了在我国推出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同时 ,从三个方面论述推进货币市场基金的现实意义 :首先 ,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其次 ,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最后 ,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高市场效率 ,为迎接入世作准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洋  王雅丽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假定样本同方差,但随着金融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大量的金融实证研究表明,方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金融市场的许多时间序列数据如股价、利率和汇率等时间序列的波动都呈现非正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梁柱  
本文使用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12月18日发行的139只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考察信用评级和货币市场波动对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在2013年6月之前和之后的区间段内显著不同;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主体评级为AAA级的短期融资券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而主体评级为AA+和AA级的短期融资券的信用利差没有显著的差别;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债项的主体评级不能显著地影响信用利差;与经典金融学理论预期相反的是,货币市场波动显著地负向影响信用利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工  
在建立能源品市场、非能源品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国内能源价格波动的冲击作用。结果显示:对我国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是广义货币供给量,其次是能源产量、政府财政支出、汇率以及国外能源供给因素。因此,央行在对货币总量进行调控时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关注包括能源价格在内的总体物价水平,对能源价格上涨的货币条件进行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