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9)
- 2023(4173)
- 2022(3435)
- 2021(3010)
- 2020(2384)
- 2019(5255)
- 2018(5105)
- 2017(9557)
- 2016(4838)
- 2015(5427)
- 2014(5544)
- 2013(5626)
- 2012(5599)
- 2011(5418)
- 2010(5681)
- 2009(5645)
- 2008(5192)
- 2007(4700)
- 2006(4700)
- 2005(4333)
- 学科
- 济(48742)
- 经济(48717)
- 地方(14562)
- 管理(12546)
- 地方经济(11528)
- 方法(11496)
- 数学(10107)
- 数学方法(10054)
- 中国(9253)
- 业(8633)
- 学(8003)
- 业经(7466)
- 企(6428)
- 企业(6428)
- 经济学(6298)
- 农(6225)
- 环境(5506)
- 发(4988)
- 制(4986)
- 融(4969)
- 金融(4966)
- 和(4867)
- 产业(4728)
- 体(4715)
- 农业(4564)
- 财(4365)
- 资源(4199)
- 理论(4187)
- 总论(4066)
- 及其(4027)
- 机构
- 大学(84122)
- 学院(82713)
- 济(47478)
- 经济(46710)
- 研究(33522)
- 管理(27426)
- 中国(24298)
- 理学(22906)
- 理学院(22561)
- 管理学(22251)
- 管理学院(22074)
- 财(19315)
- 科学(17022)
- 京(16996)
- 经济学(16784)
- 所(16574)
- 财经(15306)
- 研究所(14709)
- 经济学院(14662)
- 中心(13821)
- 经(13711)
- 江(12556)
- 范(11809)
- 师范(11770)
- 院(11301)
- 北京(11278)
- 财经大学(11088)
- 社会(10853)
- 科学院(10193)
- 州(9781)
- 基金
- 项目(47164)
- 科学(37417)
- 研究(36668)
- 基金(34588)
- 家(29120)
- 国家(28868)
- 社会(26705)
- 社会科(25223)
- 社会科学(25215)
- 科学基金(24389)
- 基金项目(17275)
- 省(16951)
- 教育(16489)
- 编号(13994)
- 划(13946)
- 资助(13933)
- 成果(12689)
- 自然(12425)
- 自然科(12087)
- 自然科学(12085)
- 发(12070)
- 济(11910)
- 自然科学基金(11858)
- 经济(11812)
- 国家社会(11779)
- 部(10853)
- 重点(10748)
- 发展(10628)
- 展(10497)
- 课题(10182)
共检索到139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袁为鹏
利权,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当时中国社会流行语。本文通过对利权观念形成与演变之过程进行追踪考察,揭示出利权之内涵经历了一个由侧重于"利"到侧重于"权"的转变过程,其主要运用的语境,也随之由对外经贸领域转向中外交涉领域。并勾勒出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发生、发展及其逐渐淡出并汇入政治民族主义潮流之中的历史轨迹。最后,本文强调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不同于排外主义,对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有着进步意义。
关键词:
利权观念 经济民族主义 晚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严冰 方光华
西北联大在抗战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主观念。联大学人彰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民族精神;号召广大国人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建立广泛而全面的国内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联大的民主观念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而且联大学人自觉秉承与坚守"五四"以来的学术民主与自由传统,同时主张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与结合。
关键词:
西北联大 民族主义 民主观念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库夸·莱顿 闾小波
一、对民族主义的一般评说C·海耶士在《民族主义一种宗教》(1960年纽约)中对民族主义所作的各种论述同样适用于中国,有助于阐述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主义的形成。人类所具有的基本的、局部的忠诚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之中(文化人类学家称其为原始的束缚),这种忠诚表现为对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观念和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志红 周建波
鸦片是中国近代各种矛盾的凝结物,是开启和强制中国走向发展陷阱的变异体。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的落后问题,必须深刻理解鸦片商品的特殊本质,由此认知中国经济改造的方向。自18世纪以来,清廷就已开始戒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弛禁"与"严禁"发生碰撞,"严禁"完全胜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寓征为禁"成为主流;甲午战争之后,"严禁"又被重新确立,并且禁烟的意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单纯的禁烟思想演变为关乎全局、探索富强道路的思想。只有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与既定政治框架,才可能得出近代中国经济改造的可行出路。
关键词:
统治权 寓征为禁 疏通民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东波
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混合型区域主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流变性要求人们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评估和判定东北亚的区域主义,而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呈现出多重张力的东北亚民族主义又使东北亚的安全现实日益严峻。对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而言,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也昭示了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所面临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脆弱性。突破和超越这种双重困境的关键在于:东北亚各国如何消融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东北亚的知识界如何应对西方主导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霸权的挑战以及东北亚社会如何汲取传统的东亚体系的合理因子,以避免新的帝国观念和帝国体系的出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90年代是美国占据优势的国际地位,重塑“领导世界”形象的时期。与此同时,作为“美国至上主义”负面反应的“向回转”思潮却在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日益盛行。在经济层面,这种思潮的典型外化形式就是所谓“经济民族主义”。就目前而言,“经济民族主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静寅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中美贸易摩擦日益频繁,企业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其中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回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后WTO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必须直面的问题。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根源和其在中美贸易中的表现,兴起原因,其种种现象在中美经济关系中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对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经济民族主义 非关税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景三
经济民族主义是国际贸易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可具体表现为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形态,因而对贸易当事国的反作用也有所差异。面对经济民族主义、尤其是非理性经济民族主义日益强盛的影响力,贸易相对国必须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本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 民族主义 国际贸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平
加入WTO以后 ,中国轿车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巨大现实意义。然后 ,以此为基础综合设计了中国轿车业入世后的发展策略 :在政府组织领导下实施大规模行业技术创新 ;在充分整合现有轿车企业的基础上加入国际化体系 ;重点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国情车” ;塑造民族品牌、倡导“国人坐国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永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很多主权国家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可以谴责经济民族主义的崛起,但历史地看,经济民族主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所需。全球化并非必然是单向进程,而是一个有进步也有倒退的进程。人们需要对倒退的性质做具体分析,有时候倒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步。从各方面看,这一波的逆全球化,单就经济要素而论,对很多国家来说,可能具有修正性质,而非真正的倒退。全球化给各主权国家带来的挑战在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之间的矛盾。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劳动
关键词:
经济民族主义 全球化进程 经济体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擎
本文分析了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种理论冲突的原因。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不仅是一个政治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于如何界定和理解“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种理念。
关键词:
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社群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崇仁
民族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体系单元,怎样在冲突与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民族国家自身以及国家内部各民族群体都是一个社会行为体,是整体与个体利益并存的共同体,都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取向,这是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从理性选择角度研究国际制度如何影响国内社会行为体的利益和政策偏好,进而考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如何相互影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何互动、共同体利益与制度约束如何互嵌。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探究民族国家发展中对外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姜利民 于宏源
本文试图以全球化进程中因特网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分析因特网与全球化、民族主义关系,阐述全球化与民族主义这一对悖论关系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主义 因特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