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8)
- 2023(10845)
- 2022(9110)
- 2021(8693)
- 2020(6980)
- 2019(15684)
- 2018(15485)
- 2017(27987)
- 2016(15854)
- 2015(17971)
- 2014(17327)
- 2013(15918)
- 2012(14188)
- 2011(12672)
- 2010(13120)
- 2009(11890)
- 2008(10518)
- 2007(9257)
- 2006(8293)
- 2005(7472)
- 学科
- 济(45346)
- 经济(45304)
- 管理(33825)
- 业(32621)
- 中国(27750)
- 企(25451)
- 企业(25451)
- 融(25312)
- 金融(25309)
- 银(22701)
- 银行(22686)
- 行(22049)
- 教育(21397)
- 方法(17155)
- 农(16213)
- 数学(15104)
- 理论(14983)
- 数学方法(14746)
- 教学(14244)
- 财(13862)
- 地方(13619)
- 制(12136)
- 业经(11918)
- 农业(11539)
- 中国金融(10994)
- 学(10304)
- 务(9312)
- 财务(9288)
- 财务管理(9278)
- 企业财务(8680)
- 机构
- 学院(191859)
- 大学(191752)
- 济(65746)
- 经济(63824)
- 研究(63564)
- 管理(61799)
- 理学(52608)
- 理学院(51867)
- 管理学(50433)
- 管理学院(50063)
- 中国(49351)
- 京(41491)
- 范(37678)
- 师范(37396)
- 科学(37369)
- 教育(34309)
- 财(32933)
- 中心(31620)
- 江(30523)
- 师范大学(30413)
- 所(30043)
- 研究所(27106)
- 北京(26746)
- 财经(25967)
- 农(25711)
- 技术(25711)
- 州(25344)
- 职业(24474)
- 业大(23936)
- 经(23372)
- 基金
- 项目(123960)
- 研究(102060)
- 科学(97561)
- 基金(83392)
- 家(69983)
- 国家(69166)
- 社会(60509)
- 科学基金(59448)
- 社会科(57084)
- 社会科学(57073)
- 教育(55768)
- 省(52343)
- 编号(46277)
- 划(44543)
- 基金项目(43466)
- 成果(40165)
- 课题(35293)
- 自然(35134)
- 自然科(34303)
- 自然科学(34298)
- 自然科学基金(33617)
- 资助(33412)
- 年(31280)
- 重点(29201)
- 发(28503)
- 项目编号(27895)
- 部(27777)
- 规划(27263)
- 性(27052)
- 创(26633)
- 期刊
- 济(72227)
- 经济(72227)
- 研究(68073)
- 教育(62367)
- 中国(52103)
- 融(30487)
- 金融(30487)
- 财(26274)
- 学报(24160)
- 农(24108)
- 科学(22113)
- 管理(22046)
- 技术(21759)
- 大学(20241)
- 学学(17001)
- 职业(16889)
- 农业(16046)
- 业经(12930)
- 财经(12416)
- 经济研究(11532)
- 发(11142)
- 技术教育(10961)
- 职业技术(10961)
- 职业技术教育(10961)
- 经(10774)
- 坛(10173)
- 论坛(10173)
- 图书(10034)
- 问题(8722)
- 业(8303)
共检索到30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建东
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劳动法教学不宜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应当发挥其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当前,劳动法教学固守法学教育的一般性需求,但却忽视了其特殊性所在,在功能定位、体系建构和内容设计上存在着分离的现象直接掣肘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难以满足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劳动法教学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职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促进劳动法知识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设计,以适应学生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劳动法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漆军 吴念香 李海东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作为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开发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将对于构建教育立交桥,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梅
若将劳动法视为特别私法,则不承认劳动者之间存在有机团结,继而认为劳动者权利义务不融合;藉此,将注重设计与落实劳动者个体权利,雇佣者法定义务不被强制要求履行。若将劳动法视为社会法,则承认劳动者之间存在有机团结,继而认为劳动者权利义务融合;藉此,将注重设计与落实劳动者集体权利,雇佣者法定义务被强制要求履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邢世凯
终身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纳入终身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关键的一环。基于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痛点问题,应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为两个推进要素,结合周边相关理论作为科学性支撑,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且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遴选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全方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纵深化提升职业教育育人与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晓玲 张庆荣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活动。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在理论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践层面仍相对滞后、实效性欠缺。其未来发展应着眼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联结,解决教师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建构具有校本特色、个性化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分级分层、多元立体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是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
高校 教师发展 教学发展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冠群 李波
全民终身教育的需求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国家、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法规、文件对社区教育进行规划与推动,社区教育在我国得到推动和发展。长春市通过强化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完善社区教育内涵、构建信息化支撑等路径加强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人人会学"的社区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构建路径 长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惠民
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是终身教育思想最早的论述者,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使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从时间的持续性与空间的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整理论述,并结合借鉴法国教育家格朗格终身教育思想,总结出现代终身教育的内涵,以期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孔子 郎格朗 终身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霞
终身教育理念导向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得到丰富发展,其创建学习目标与实施途径也得到相应改变。针对传统条件下我国成人教育的工具性、专业性与阶段性三种概念导向属性,分析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走向问题。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概念需要从工具性走向人文化和生活化,从专业性走向灵活化和应变化,从阶段性走向顺序化和一体化。
关键词:
终身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 概念走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芳
终身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全球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也是我国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终身教育理念形成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终身教育理念的价值,即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受教育群体、提升个人素质和突破学习方式限制。成人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人才支撑的重大责任,深化终身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成人教育良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终身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健民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途经;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社区教育的综合和归宿。"品牌就是为买卖双方所识别并能为双方都带来价值的东西"。[1]当前品牌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强大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和长期的回报。文章作者从企业打造品牌引申出社区教育品牌,同时探讨了社区教育品牌的创立和经营,为社区教育的品牌打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品牌 创立 经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梅红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需要从涉及到的相关制度建设、人事管理、中高职衔接等内容重新进行考虑,或者说需要全面改革,才能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人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终身教育 中高职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宇国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中撰文,探讨了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的重要条件,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贞良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对职业学校的功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容,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主动拓展办学功能,发展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内容,保障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职业学校 社区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宇国
终身教育理念赋予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内在一体化的结构性变革,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正是以毕业生就业后教育服务为入口,强化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与学校之间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关系,从而搭建全社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该模式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构建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终身教育 高职院校 就业“后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