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10321)
- 2022(9073)
- 2021(8821)
- 2020(7331)
- 2019(17217)
- 2018(17159)
- 2017(32457)
- 2016(18239)
- 2015(21168)
- 2014(21513)
- 2013(20713)
- 2012(18968)
- 2011(16929)
- 2010(16772)
- 2009(14601)
- 2008(14064)
- 2007(12286)
- 2006(10608)
- 2005(8833)
- 学科
- 济(65145)
- 经济(65077)
- 管理(49807)
- 业(44552)
- 企(37742)
- 企业(37742)
- 方法(30815)
- 数学(26268)
- 数学方法(25945)
- 中国(18475)
- 农(17816)
- 财(15147)
- 业经(15143)
- 地方(15065)
- 理论(14920)
- 学(14634)
- 教育(12300)
- 技术(12143)
- 农业(11840)
- 和(11838)
- 环境(10672)
- 教学(10670)
- 贸(10667)
- 贸易(10661)
- 制(10430)
- 易(10314)
- 务(9679)
- 财务(9610)
- 财务管理(9595)
- 划(9514)
- 机构
- 学院(247831)
- 大学(242713)
- 管理(98194)
- 济(86915)
- 理学(85352)
- 经济(84645)
- 理学院(84383)
- 管理学(82818)
- 管理学院(82373)
- 研究(77622)
- 中国(54679)
- 京(52616)
- 科学(50109)
- 财(38976)
- 所(37948)
- 业大(36601)
- 范(36594)
- 农(36395)
- 师范(36310)
- 江(36139)
- 中心(35310)
- 研究所(34772)
- 北京(33383)
- 技术(33224)
- 财经(31519)
- 州(30337)
- 师范大学(29090)
- 院(28701)
- 经(28690)
- 农业(28237)
- 基金
- 项目(172580)
- 科学(134862)
- 研究(132776)
- 基金(120150)
- 家(103126)
- 国家(102159)
- 科学基金(88091)
- 社会(77976)
- 社会科(73540)
- 社会科学(73521)
- 省(70523)
- 教育(65114)
- 基金项目(64938)
- 划(58990)
- 编号(58296)
- 自然(57520)
- 自然科(56145)
- 自然科学(56135)
- 自然科学基金(55099)
- 资助(49201)
- 成果(47495)
- 课题(41337)
- 重点(38774)
- 部(37775)
- 发(36665)
- 创(36213)
- 项目编号(35168)
- 年(34244)
- 创新(33437)
- 规划(32680)
共检索到35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珍珍 邵建东 孙凤敏
专业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表征,专业群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通过对X校Z专业教师团队的9位教师进行研究发现,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是个体和组织因素内外互动的结果:源自高质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教师认同并形成较高的团队建设自驱力;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校层面提供了制度、物质和人才等重要保障;在自我驱动和组织支持下,个体引领团队和团队带动个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得以形成,进而推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向纵深发展。建议高职院校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完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组织支持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建东 徐珍珍 孙凤敏
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受区域产业、政府政策、学校管理和专业基础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并呈现出目标定位偏差、结构尚需优化、整体合力不足、内部治理缺位和建设环境欠佳等问题。聚焦高水平和结构化的团队建设目标,应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端发展平台;细化院系治理,完善团队建设制度;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这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官卫星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高职人才的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精选团队共同目标,遴选团队专业带头人,构建合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梯队,通过科研项目促进团队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等,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申
“三体型”教师团队即教师本体、学术研究体和技术技能体“三体合一”的教师或教师团队。“三体型”教师团队的提出既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双师型”教师的初衷,更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且契合教师专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三体型”教师团队建设可通过项目拉动、团队推动、机制牵动、文化融合带动来实现,弥补“双师型”教师新技术和企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予东 陈亚军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文章阐述了教师团队化发展的内涵,分析了教师团队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积极构建了青年教师团队化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青年教师"1122"团队化模式的实施建议,如健全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项目驱动,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组织活动,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强化竞争,重视教师团队考核评价;设立基金,大力支持教师团队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团队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绿英
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与特性,要求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是构成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的实现。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结合起来,从团队带头人遴选、团队结构、创新气氛、青年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寻求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楚华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团队建设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高职 教学团队 双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王丽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秉承"五个一流"的特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精品课程视域下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与突破。学习型组织以及实践共同体是团队研究的理论参照,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团队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的契合是团队发展的现实印证。关注精品课程中组织安排、共同目标、问题情境以及团体关照等有利条件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互动效果不佳以及惯性独立等合作障碍。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共同愿景,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其次,通过系统思考引领整体,开启团体学习的模式;最后,以专家指导作为保障,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学武 张军 马军强 王旭波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和要求。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不断深化,“双师”的内涵由侧重教师个体的“双师”能力与素质逐步转向为注重跨界融合的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共同体、专业化、结构化等特征。基于合作共建项目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创新。探索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原则,以高质量育人为共同愿景目标,依托共建项目组建结构化“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撑团队发展、完善运行体制保障团队建设质量、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团队发展质量等团队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师”素质 教师团队 校企共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党红
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地方高校构建和谐人文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在教师团队建设中面临着缺乏学科带头人、缺乏团队意识和沟通、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问题。因此,要从加强教师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高水平的地方高校教师团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健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要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在学校中形成一个能够真正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团队,并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去影响和改变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整个学校文化,才能曩终实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研究型教师团队是不太可能白发形成的。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形成需要与其相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这就要求作为学校的管理团队尤其是校长应具有教育发展的理想与追求,并能结合学校实际,为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团队 背景 意义 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捷
伴随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深入改革与推进,参赛教师团队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解读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教师团队发展因素,探讨信息化教学大赛对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发展的助力作用,即教师团队由"差异组合"走向"跨界组合"、教学工作由"单打独干"走向"集体智慧"、教学设计由"合作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由"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柏松
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甄选团队领头人、合理搭配团队成员、建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团队 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梁耀文
教师个体反思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主体性。然而,随着教学过程和对象的复杂化,仅靠教师个人的能力和自觉性难以保证反思的实效。教师团队自省可以通过教师反思、反思计划和反思行动三个环节提高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形成教师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和相互促进,引发对专业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共赢。教师团队自省是教师个体反思的新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