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7)
- 2023(13175)
- 2022(10811)
- 2021(9896)
- 2020(8398)
- 2019(18395)
- 2018(17947)
- 2017(34647)
- 2016(18108)
- 2015(20037)
- 2014(19195)
- 2013(18887)
- 2012(17053)
- 2011(15114)
- 2010(15769)
- 2009(15480)
- 2008(14885)
- 2007(13785)
- 2006(12350)
- 2005(11577)
- 学科
- 业(86006)
- 企(79405)
- 企业(79405)
- 管理(74207)
- 济(73583)
- 经济(73461)
- 财(29830)
- 业经(29560)
- 方法(28319)
- 融(28138)
- 金融(28135)
- 银(26476)
- 银行(26464)
- 行(25641)
- 农(25519)
- 中国(25318)
- 制(25242)
- 务(21932)
- 财务(21902)
- 财务管理(21868)
- 企业财务(20775)
- 技术(20163)
- 数学(20160)
- 数学方法(19954)
- 农业(18717)
- 体(17886)
- 理论(15904)
- 体制(15896)
- 策(14917)
- 划(14568)
- 机构
- 学院(253584)
- 大学(247859)
- 济(111042)
- 经济(108928)
- 管理(103777)
- 理学(87841)
- 理学院(87065)
- 管理学(86059)
- 管理学院(85563)
- 研究(78436)
- 中国(71679)
- 财(58174)
- 京(50863)
- 财经(44463)
- 科学(41932)
- 江(40539)
- 经(40216)
- 中心(38585)
- 农(37939)
- 所(37559)
- 经济学(33944)
- 研究所(32881)
- 财经大学(32802)
- 业大(32138)
- 州(32120)
- 北京(31924)
- 经济学院(30508)
- 商学(30489)
- 商学院(30215)
- 农业(29178)
- 基金
- 项目(159108)
- 科学(128454)
- 研究(122043)
- 基金(117222)
- 家(99188)
- 国家(98247)
- 科学基金(87480)
- 社会(81184)
- 社会科(77145)
- 社会科学(77130)
- 省(63527)
- 基金项目(61697)
- 教育(54494)
- 自然(53744)
- 自然科(52582)
- 自然科学(52571)
- 自然科学基金(51754)
- 划(50865)
- 编号(48134)
- 资助(46072)
- 创(40162)
- 成果(39026)
- 制(37150)
- 创新(36516)
- 业(36373)
- 部(35460)
- 重点(35428)
- 发(34509)
- 国家社会(33865)
- 课题(33458)
- 期刊
- 济(130921)
- 经济(130921)
- 研究(80264)
- 中国(55939)
- 财(50236)
- 管理(46957)
- 融(41898)
- 金融(41898)
- 农(37304)
- 科学(31627)
- 学报(29963)
- 大学(25143)
- 农业(24432)
- 学学(23971)
- 技术(23667)
- 财经(23278)
- 业经(23046)
- 教育(22824)
- 经济研究(20179)
- 经(20048)
- 问题(15986)
- 业(15215)
- 技术经济(14885)
- 财会(14440)
- 现代(13542)
- 会计(12863)
- 科技(12786)
- 贸(12603)
- 商业(12347)
- 世界(12283)
共检索到40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炳英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强,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关联度愈来愈大,必须顺应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将混业经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现有的分业体制存在着制度滞后的缺陷,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深化改革,逐步实现金融监管从分业经营到平衡过渡。
关键词:
统一监管 制度滞后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静
中国已出现了从事混业经营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在不断增强;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三会一银”金融监管体制难免部分监管职能交叉;难以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妨碍金融业务创新。应当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对混业经营实行功能监管。近期内在“三会一银”之上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是不现实的。赋予银监会履行过渡期内对混业经营的临时监管职能,有利于避免对混业经营的监管重复或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瑞庭
向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和国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派出监事会,是国家完善和强化对国企财会和审计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国企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强化国企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的意义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运用审计手段开展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并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许明 张义忠
公司治理有多种含义,但最重要的是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在公司治理的多元监督主体中,股东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监督主体。在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内部人控制的现实条件下,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股东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利益主群体,处于不同利益层次上的股东,其监督的积极性并不相同。我国公司法应针对股东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不同的法律应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实现公司法上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尹洪波 熊海斌
通过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最佳监管均衡点。在最佳监管均衡点所映射的金融监管强度下,金融监管制度能实现顺利转变。
关键词:
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洪波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业必将向混业经营转变。金融业在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向混业经营转变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风险,并就如何有效地管理特殊风险进行了一些现实性的探索。
关键词:
混业经营 特殊风险 过渡时期 金融监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高华
在金融监督近代转型中,朝野从银行监督、证券监督、保险监督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官厅金融监督制度主张。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因政权更替等因素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力有强弱之别,但时贤官厅监督主张大体上均蕴含着国家权力与市场权利的价值诉求。这些不但为当年金融监督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舆论准备与智力支持,而且能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实现"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提供某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金融监督 国家权力 市场权利 近代中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青
分业与混业是金融制度选择的重要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内生的,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实际是各主要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只要各利益主体在制度变迁中获得实际利益的满足,这一制度才具有稳定性与持续性。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美国金融制度和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过程,为把握未来金融制度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焦春鑫 王溢晟 杨玉仁
上计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下级对上级,地方对中央的请示报告制度,用以自下而上的监督考核为主要目的,对地方财政和公共产品的有效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杜绝了因各类贪污渎职导致的对公共财产的浪费,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有利于维护基层政权结构的稳定,也对加强封建大一统的国家政权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对秦汉时期的财政上计制度进行论述,以期呈现一个清晰明了的上计制度模型,为当代中国的财政监督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上计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珊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经历了监督职能从虚到实、派驻巡视监督机构从无到有、监督队伍从弱到强、监督制度从单一到多元四大转变,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制度运行仍存在外部监督制度不尽完善、内设监事会制度与新形势变化要求不相适应、分类差异化监管制度有待探索构建、多头重复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等问题。因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就必须健全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重建以内设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探索推行外派纪委书记兼任监事会主席模式,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以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督制度 执行困局 监管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策略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因素会逐步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策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经济的“双轨制”特征,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自强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为例,介绍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出台背景,论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村级民主监督中的机制创新,比较全面地分析其运行实践及取得的绩效,并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村务监督委员会 制度创新 运行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远均 姜力琳
随着网络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各国建立了或正在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有关网络银行监督的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有诸多的不同。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中外在网络银行监督的理念、监督原则、监督模式、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及其原因,以便为我国网络银行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网络银行 监督 法律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