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674)
- 2022(12595)
- 2021(12144)
- 2020(9997)
- 2019(23100)
- 2018(22769)
- 2017(42431)
- 2016(23938)
- 2015(26858)
- 2014(27134)
- 2013(26062)
- 2012(23773)
- 2011(21512)
- 2010(21858)
- 2009(19723)
- 2008(18293)
- 2007(16067)
- 2006(14086)
- 2005(12631)
- 学科
- 济(81013)
- 经济(80926)
- 管理(62197)
- 业(60093)
- 企(50915)
- 企业(50915)
- 方法(38279)
- 中国(33271)
- 数学(33143)
- 数学方法(32679)
- 融(27311)
- 金融(27309)
- 银(25519)
- 银行(25476)
- 行(24558)
- 教育(23796)
- 财(23371)
- 农(21646)
- 学(21176)
- 制(19577)
- 理论(19271)
- 业经(18983)
- 地方(18460)
- 务(16017)
- 财务(15950)
- 财务管理(15925)
- 企业财务(15249)
- 技术(14802)
- 农业(14675)
- 贸(14134)
- 机构
- 大学(323890)
- 学院(318813)
- 管理(120544)
- 济(116644)
- 经济(113540)
- 研究(109349)
- 理学(104423)
- 理学院(103135)
- 管理学(101110)
- 管理学院(100499)
- 中国(80741)
- 京(70315)
- 科学(68064)
- 财(55400)
- 所(54899)
- 范(51090)
- 中心(50674)
- 师范(50673)
- 研究所(50261)
- 农(49890)
- 江(47703)
- 业大(46641)
- 北京(45123)
- 财经(44771)
- 师范大学(41447)
- 教育(41139)
- 经(40803)
- 院(39753)
- 州(39202)
- 农业(38942)
- 基金
- 项目(218729)
- 科学(172522)
- 研究(164828)
- 基金(155437)
- 家(134916)
- 国家(133630)
- 科学基金(114197)
- 社会(100313)
- 社会科(94916)
- 社会科学(94891)
- 省(87262)
- 教育(82594)
- 基金项目(82270)
- 划(75111)
- 自然(74015)
- 自然科(72300)
- 自然科学(72281)
- 自然科学基金(70958)
- 编号(69128)
- 资助(64113)
- 成果(58187)
- 课题(50704)
- 重点(50292)
- 部(49428)
- 发(47286)
- 创(45869)
- 教育部(42929)
- 项目编号(42852)
- 创新(42480)
- 大学(41735)
共检索到477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红权 彭齐东 贺浩华
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是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虽然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在不同的国家和特定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但更多的是两者的共生融合。因此,一方面,我们须树立多样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另一方面应通过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术性与职业性 冲突与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燕
基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基本属性,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两种质量观,并以历时性和文化性相互纠结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居于主导地位的学术性高等教育质量观亟待进行变革。本文提出,以博耶的大学术观作为理论依据,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将是我国未来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走向。
关键词:
质量观 学术性 职业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学术性和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两种价值取向,二者的融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论争历史与融合现实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体制的开放性与层次结构的多样化,专业目标的全面性与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职前规格的超前性与培育体系的一体化,以及教学科研的互动性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等理念与策略,为教师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陈龙根在《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中,撰文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社区学院为例,具体阐释了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实施成效,以期为我国当前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作者首先阐述了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社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晶晶 陈龙根
融合学术性与职业性是美国近20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学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课程教学以多种形式在社区学院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本文在分析学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背景及其与社区学院教学改革关系的基础上,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社区学院为例,具体阐释了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实施成效,以期为我国当前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逥澜
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之争主要表现在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研究目的。关于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性与商业化是否能形成相融合作的关系,持否定观点的认为这种相融合作只会破坏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伦理道德以及各种关系。但笔者赞同一些学者关于两者相融合作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的看法,同时通过论证对否定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并进一步对两者相融合作的社会需要和必要性以及深层次意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晶晶
技能和学术并重是新时期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以综合学术性和职业性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包括课程综合、跨课程综合、项目综合和学校范围的综合等,而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师资建设和教育合作等是课程综合得以成功实施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学术性 职业性 综合 职业教育 美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柴勤芳
"高等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层次和类型的和谐统一,在"职"字上办出特色,不断彰显其职业性以体现其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在"高"字上凸显水平,不断彰显其高等性以提高其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大学文化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对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和谐统一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涵发展 高等性 职业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典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撰文指出,在我国,当前涌现出来的高校定位问题、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问题、一流大学的建设问题和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等许多问题,其实都涉及到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这一基本命题,价值现则在背后起深层的制约作用。可以预言,未来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和面貌将会发生重构:一方面,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跃
认为深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专业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教学专业的实践特性及深刻认同教学专业的学术旨趣,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改革重心、探寻改革突破、坚定改革志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佳伟 卢乃桂
在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为高层次师范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是国际教师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要求。以我国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分析为逻辑起点,结合国际比较研究深度剖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挑战,研究发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在实践中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难以平衡、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不明显、专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的时代内涵,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以面向基础教育研究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联动优势学科形成交叉学科视域下教师教育的共同体,设立“临床教职”形成更为灵活的教师教育者人事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同芳娥 张元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也需要培养熟悉职业教育的理论型人才。从现实入手,在分析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目标不足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性人才培养的五方面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凌云志
列举了高校研究生青年导师的职业性权利现状,分析其权利受侵原因,指出了加强对研究生青年导师人文关怀和权利救济的途径。
关键词:
青年导师 职业性权利 救济 人文关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在内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学术性培养目标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尴尬,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出现了实践性教育目标与教学范式之间的错位。基于此,我们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培养规模,强调真正落实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性与法律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并对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
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培养定位 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是德国职教专业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在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服务领域、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服务领域所出现的新兴专业,在组织架构和内容架构上集中体现了这一融合具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特点。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职业性 模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