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8)
- 2023(9377)
- 2022(8173)
- 2021(7693)
- 2020(6585)
- 2019(15257)
- 2018(15016)
- 2017(29844)
- 2016(16230)
- 2015(18470)
- 2014(18769)
- 2013(18843)
- 2012(17653)
- 2011(15870)
- 2010(16160)
- 2009(15241)
- 2008(15411)
- 2007(14342)
- 2006(12696)
- 2005(11366)
- 学科
- 济(72105)
- 经济(72023)
- 业(52218)
- 农(46978)
- 管理(41572)
- 企(31213)
- 企业(31213)
- 农业(30923)
- 方法(28908)
- 数学(25517)
- 数学方法(25200)
- 业经(19529)
- 中国(18514)
- 财(17731)
- 地方(16165)
- 制(15764)
- 贸(13972)
- 贸易(13966)
- 学(13603)
- 易(13584)
- 银(11471)
- 银行(11449)
- 发(11106)
- 行(10891)
- 体(10640)
- 农业经济(10430)
- 融(10321)
- 金融(10318)
- 策(10228)
- 务(10036)
- 机构
- 学院(239898)
- 大学(235218)
- 济(101730)
- 经济(99584)
- 管理(91213)
- 研究(81134)
- 理学(78133)
- 理学院(77290)
- 管理学(76036)
- 管理学院(75595)
- 中国(64256)
- 农(60057)
- 科学(49695)
- 京(48892)
- 农业(46193)
- 财(45825)
- 所(42450)
- 业大(41412)
- 中心(39502)
- 江(38204)
- 研究所(38061)
- 财经(35782)
- 经(32317)
- 范(31554)
- 师范(31306)
- 北京(30411)
- 经济学(30377)
- 州(29968)
- 农业大学(28225)
- 经济管理(27671)
- 基金
- 项目(153586)
- 科学(120047)
- 研究(115604)
- 基金(109759)
- 家(94749)
- 国家(93832)
- 科学基金(79505)
- 社会(72976)
- 社会科(68648)
- 社会科学(68624)
- 省(61809)
- 基金项目(58811)
- 教育(51766)
- 划(50762)
- 自然(49520)
- 编号(49392)
- 自然科(48296)
- 自然科学(48281)
- 自然科学基金(47383)
- 资助(43631)
- 成果(40182)
- 发(34865)
- 部(34626)
- 重点(34517)
- 农(33915)
- 课题(33068)
- 创(31907)
- 性(29862)
- 创新(29741)
- 国家社会(29608)
- 期刊
- 济(120420)
- 经济(120420)
- 研究(69674)
- 农(63127)
- 中国(47830)
- 农业(42441)
- 学报(37459)
- 财(35331)
- 科学(34498)
- 大学(28653)
- 管理(28051)
- 学学(27194)
- 融(26439)
- 金融(26439)
- 业经(25987)
- 教育(23124)
- 业(20521)
- 技术(20025)
- 问题(17940)
- 财经(17329)
- 经济研究(16605)
- 经(14931)
- 农村(14760)
- 村(14760)
- 农业经济(14351)
- 版(13839)
- 世界(13046)
- 经济问题(12584)
- 技术经济(12569)
- 资源(11667)
共检索到36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彦玲 余文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宇波 张子刚
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量已超过42万公顷,还有大量未批且已占和等待批准的占地申请尚未统计。对于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95公顷的我国,这些数据意味着每年有442万人丧失土地。农民失地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关注的焦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从收入水平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1.6,倍扩大为1998年的2.5倍和2002年的3.1倍。从消费水平来看,2001年占全国人口62%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只占37%,而占人口38%的城镇居民却占据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朱建文
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 ,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 ,这是面向 2 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农民教育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银兴
农民增收,不是孤立的农民收入问题,而是一个要在农业、农村、农民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求三农内生性增长的途径: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的农业;要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问题,使等量资本在农村能够得到等量收益;要改善城乡基本生活条件,特别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权利;还需要解决工业和城市对三农的反哺等,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忠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权益与能力。权益的实现靠能力支配资源。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保障农民权益,提升农民能力,使农民有选择自己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实现对农民潜力的第三次释放,这是一切涉农制度设计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乃华
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具有区域差异性、农业贡献递减性和工资性来源主导性等基本特征。就业选择对农民纯收入影响的分析表明,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单调递增,不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收入效应各异,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收入效应为正。研究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必须放在宏观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考虑,不能与"农业问题"混为一谈;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增加人力资本,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稳定性;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就业选择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娥芳
对4个"农民荒"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差导致"宁可打工,不愿务农";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务农者平均年龄老龄化;农产品"卖难"导致撂荒;不愿种地的"代际传递效应"等都是"农民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建议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积极着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科技推广,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谁来种地 农民荒 农业产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亦平
在历史上,我们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往往都是建立在革命时期对农民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中的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的。而新时期中的农民,其职业内涵与特点、利益表达方式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和调整,这是我们认识和解决现时期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文章试从农民的职业内涵、利益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选择误解、正解两个层面作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
误解 正解 农业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隽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彤璞 郭剑雄
以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形成本源为出发点,对两者的本质进行识别,发现两者拥有不同的就业选择集合,现代农民拥有多个选择机会构成的就业选择集合。在此视角和逻辑起点下,从选择机会、选择能力、选择条件三个维度出发,揭示现代农民形成中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的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作用机制,从而展现出现代农民的演进规律和形成路径。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意味着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农村优质劳动力率先的非农转移,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的量质转型和代际优化,形成现代农民能力提升的内在路径;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条件。据此,建议助推现代农民形成,政府应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其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转变农民的农业择业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凯 郭爱华
农民问题演化分析陈凯,郭爱华我国农民占人口之绝对多数,是国家政局和国民经济巩固的基础。农民问题为历代政治和经济界所关注。现代市场经济为农民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农民的生存提出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革中,农民必然处于空前的发展和分化之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继松
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下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1年实际增长4.2%,摆脱了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低迷状态,但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增收仍然困难。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农业政策目标中,长期以来一向特别突出地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是产品目标显著地优先于其它目标——包括收入目标。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增长,食物的供给情况不断改善,甚至出现了一些过剩现象。在产品目标已经获得较好满足的背景下,农民的收入问题就变得突出起来了。 本文从纵横两个方面即分别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角度对我国农户收入的增长情况做一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探讨加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性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培华
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法征收了大量的耕地建设公路、厂房等,城市改造过程中还有部分农民的房屋被拆迁。过去农民土地被征用,大部分都是货币补偿,多数农民都很满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种现金交易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病。当前征地后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存在下述三方面:第一,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后,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