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6154)
- 2022(5070)
- 2021(4859)
- 2020(3911)
- 2019(8634)
- 2018(8414)
- 2017(15874)
- 2016(8822)
- 2015(9750)
- 2014(9276)
- 2013(9507)
- 2012(9078)
- 2011(8536)
- 2010(8725)
- 2009(8200)
- 2008(8038)
- 2007(7325)
- 2006(6864)
- 2005(6193)
- 学科
- 农(48527)
- 济(41144)
- 经济(41094)
- 农业(32356)
- 业(30127)
- 业经(15348)
- 管理(15165)
- 农业经济(12371)
- 土地(11142)
- 中国(10827)
- 学(10480)
- 发(10239)
- 方法(10182)
- 村(9543)
- 农村(9521)
- 企(9394)
- 企业(9394)
- 地方(9386)
- 制(9372)
- 数学(9066)
- 数学方法(8974)
- 发展(8569)
- 展(8561)
- 体(7464)
- 建设(7262)
- 及其(7243)
- 策(7132)
- 收入(7008)
- 劳(6916)
- 劳动(6915)
- 机构
- 学院(127820)
- 大学(123950)
- 农(53085)
- 济(52978)
- 经济(51927)
- 研究(50657)
- 管理(45447)
- 农业(40812)
- 中国(40449)
- 理学(39052)
- 理学院(38586)
- 管理学(37848)
- 管理学院(37665)
- 科学(33122)
- 业大(31321)
- 京(27640)
- 所(27439)
- 农业大学(25336)
- 研究所(24872)
- 中心(23988)
- 江(21409)
- 财(20985)
- 省(19967)
- 业(19945)
- 科学院(17601)
- 院(17289)
- 范(17016)
- 师范(16756)
- 北京(16717)
- 发(16490)
- 基金
- 项目(85919)
- 科学(66483)
- 基金(61743)
- 研究(61494)
- 家(56212)
- 国家(55592)
- 科学基金(45567)
- 社会(38938)
- 社会科(36227)
- 社会科学(36214)
- 省(35154)
- 基金项目(32885)
- 农(30549)
- 自然(29588)
- 划(28984)
- 自然科(28791)
- 自然科学(28781)
- 自然科学基金(28274)
- 编号(25894)
- 教育(25551)
- 资助(23959)
- 发(20559)
- 成果(20260)
- 重点(19578)
- 部(19185)
- 业(18185)
- 创(17464)
- 课题(17404)
- 计划(16910)
- 科研(16488)
共检索到205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叶琳
土地确权是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但是推进的速度滞后于中央的目标。当前土地确权的推进除了法律、政策支撑和政府主导意志外,村委会的参与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以确权工作的还权赋能为切入点,虽然法律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但村委会是当前情景下现实意义上的集体产权代理人;同时新时期村委会具有"群众性自治和基层政府代理人"这一"政社合一"的特性,因而在土地改革中村委会不能"去行政化"。对于土地确权,需要明确村委会土地确权推进执行者的历史责任、依靠村委会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加强村委会土地确权的动态管理。特别地,需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权责对等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丁 杨秀文
现实中一些村委会角色定位不清,致使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村委会应完善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和监督,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村委会 角色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农民普遍认为由国家出钱、农民出工、村委会组织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急需政府解决社会保障和孩子学费负担。有的地区村委会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缺乏村民的参与和认同;有的地区村委会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农民也表示出对村委会贪污腐败、挥霍村集体财产的担忧。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能出工建设新农村,反映了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角色 分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魏建
城市郊区土地被征收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土地红利的产生,并进一步在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村委会(农民)之间分配;其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即(被动)城镇化过程。而城镇化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土地红利分配的格局。当前的土地红利分配格局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合理提高个人的土地红利份额,但为了有效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村委会需要承担失地农民的谈判代表、土地红利分配方式的决定主体、土地股份公司的实际管理者三个职能。
关键词:
土地红利分配 村委会职能 城镇化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新文
省府胜诉陕西省首起村委会状告省政府土地确权案纪实孙新文1996年12月6日。古城西安。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14时30分。行政审判庭庭长李如山宣布:“上诉人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程安东,陕西省省长。委托代理人谭道发,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副局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本文对比分析了村民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以及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结果表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高于村民的评价,村民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期待高于村委会自身的职责描述。对村委会的监督、培训与扶持有助于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委会 角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增阳 王光忠 郑柏琼
本文从村委会选举的学理分析、村委会选举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政策探讨以及农 村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等三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选举 研讨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梅
农村低保是由国家供给的一种乡村公共品,在其运作中客观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村委会"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代理人角色。"村委会"是一种特殊的乡村公共机构,其道德风险不仅具有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着眼于对"村委会"干部的"经济人"属性的认识,在农村低保的委托代理契约中构建经济激励与约束的制度设计,还要从"村委会"干部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属性以及村庄治理的特点出发,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伦理约束、民主监督,提高村庄治理的民主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低保 道德风险 村委会 规避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燕华
本文以H镇为例,探讨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村庄合并扩大了村庄的规模,增强了社区的异质性,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即候选人必须通过选举动员以争取不熟悉村民和陌生村民的支持。在有公共问题的合并大村中,集体行动宣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选举动员模式。候选人为了吸引选票,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集体行动宣传,这在客观上使村委会选举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在同等情况下,集体行动代表因其行动历史,更有可能赢得合并大村的选举。由集体行动代表和背负选举承诺的候选人组成的村委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在H镇,当公共问题基本解决后,在大村选举中难以胜出的...
关键词:
村庄合并 村委会选举 集体行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林波 李甜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委会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研究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冲突、作用发挥与角色整合问题。研究表明:在农地流转中,村委会同时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表机构、行政管理的代理机构和公共事务的治理机构等法律地位,身兼权利人、管理者和服务者等角色,角色边界模糊,角色定位机制不明,角色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不利于发挥村委会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为此,需要在农地流转中进行角色整合,弱化村委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中化村委会的管理主体地位、强化村委会的服务主体地位,以激励村委会提供优质的农地流转公共服务,发挥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辉 茆雪瑞
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但农业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因,而农业PPP项目为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已有研究对农业PPP的研究主要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展开研究,而忽略了"特别法人"村委会在农业PPP项目中的影响。本文首先将农业PPP项目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并从理论上讨论村委会在不同时期的职能。其次,通过现实案例讨论村委会发挥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PPP 特别法人 村委会 案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济 谢克俭 周国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福云
本文根据我国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五种选举模式:普遍模式、无候选人选举模式、整体提名模式、定位选举模式与组合竞选模式。本文在考察分析各种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选举模式各自的合法性及其特征、优缺点等,并在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选举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村民委员会选择性治理行为,是指村委会对那些于自身有利的事就去管、去做,而对那些不利或者费力不讨好的事就尽量不管、不做的现象。选择性治理直接导致了村级集体土地违法建设行为高发,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甚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亟待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激励约束机制,解决选择性治理问题。选择性治理土地问题的表现村民委员会越位集体土地经营管理。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依法具有本村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但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确权实践看农村土地两种功能的冲突和调和
新农村建设中村级公共品供给的激励与监控——基于对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考察
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委会流转的探索实践
农村资产流转与村委会合约角色的重新定位——基于广西农村的调研
农村社会保障公共品供给的跨越:从政府管理走向政府治理与村委会代理
农村基层自治下民主决策、选举与财务支出——基于CHIP村委会数据的实证分析
村委会行为、村干部特征与农民收入——基于CFP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小作坊的监管困境与监管创新——发挥村委会监管参与作用
基于村委会支持视角的农户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实证研究
村民自治下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