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3)
2023(10854)
2022(8593)
2021(8032)
2020(6391)
2019(14182)
2018(14004)
2017(25529)
2016(14752)
2015(16218)
2014(16359)
2013(15739)
2012(14284)
2011(12751)
2010(13276)
2009(12534)
2008(12665)
2007(11758)
2006(10777)
2005(9909)
作者
(38102)
(32425)
(32140)
(30273)
(20214)
(15448)
(14560)
(12559)
(12468)
(11675)
(10924)
(10918)
(10381)
(9980)
(9782)
(9662)
(9554)
(9288)
(9277)
(9233)
(8167)
(8008)
(7678)
(7666)
(7523)
(7232)
(7186)
(7092)
(6537)
(6312)
学科
(78590)
(61734)
企业(61734)
(61116)
经济(61039)
管理(48831)
(48653)
农业(32587)
业经(29091)
方法(21584)
中国(21253)
(20546)
教育(19410)
技术(16238)
(15581)
财务(15575)
财务管理(15568)
理论(14734)
企业财务(14695)
数学(14329)
(14247)
数学方法(14225)
(13522)
(12775)
农业经济(12367)
(11628)
(11223)
发展(11126)
土地(11010)
(11004)
机构
学院(209594)
大学(203728)
(85044)
经济(83418)
管理(82724)
理学(71142)
理学院(70448)
管理学(69565)
管理学院(69162)
研究(66644)
中国(49801)
(47251)
(43616)
(37763)
科学(36623)
农业(35353)
(35000)
(34520)
师范(34394)
业大(32701)
(32093)
中心(30776)
财经(29905)
教育(29103)
研究所(28556)
北京(27419)
师范大学(27390)
(27112)
(26468)
经济管理(24787)
基金
项目(129234)
研究(106268)
科学(105913)
基金(92227)
(76962)
国家(75881)
社会(69193)
科学基金(67241)
社会科(64903)
社会科学(64887)
(53822)
教育(53696)
基金项目(48907)
编号(46898)
(44119)
自然(39382)
自然科(38482)
自然科学(38473)
成果(38024)
自然科学基金(37845)
资助(34655)
课题(33192)
(32349)
(30814)
(30481)
(29978)
重点(28893)
(28587)
(28562)
(28517)
期刊
(108308)
经济(108308)
研究(68585)
中国(54841)
(53598)
教育(47880)
农业(36404)
管理(31676)
(31473)
科学(27565)
业经(26307)
学报(24420)
技术(22142)
大学(21929)
学学(19664)
(18525)
金融(18525)
(17998)
财经(14979)
农业经济(14716)
问题(14398)
农村(14338)
(14338)
经济研究(13531)
(13112)
技术经济(11957)
世界(11848)
职业(11764)
(11227)
经济问题(10561)
共检索到328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秀珍  
朱启臻教授主编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简称《离土》)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报告,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后面蕴藏的道理令人深思,给人启发。其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未来谁种地?"年轻一代不愿意也不会种地,大批农村年轻人流向城镇,农村形成了"空壳村",老年人成为支撑目前农业生产的主体,这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麟章  
每当大批农民背井离乡,有的还携儿带女举家外出涌入大城市寻找工作,出现“民工潮”的时候,人们自然要问:农民为什么不热爱土地?任何事物的出现,必有其经济上的动因,大批农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也不例外.这要从农村、从我国农民与土地的特殊关系中寻求答案,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莉艳  
经过近30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外流已进入边际状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带来耕地利用率下降、基础设施落后、空心村的形成、农业生产"老年化"等问题,影响到农业基础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须及早采取措施,将人口流动与土地集中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采取吸引年青人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德文  吴要武  蔡昉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本文比较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失业率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归因于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供给特征 ,以及市场分割等因素。农村劳动力在非国有部门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他们的低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低劳动权益保障联系在一起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仝若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发生转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大量荒地出现、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日渐匮乏。文章提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等,将是农村地区走出劳动力流失困境,缓解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负面影响的出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启臻  李洁  
农村劳动力流向何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两个规律所决定:一是社会心理规律,这个规律具体表现为"人往高出走";另一个规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我国这个规律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产业之间的差异。这两个规律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三个基本流向:即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社会发展理论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79年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萧湘  
农民为什么瞒报造田数?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国土局萧湘为了准确填写“土地统计报表”,切实做好地籍年报工作,去年年底,我到有关单位和部分乡镇作调查。发现不少农民少报瞒报开荒造田数。如:城步苗族自治县1994年实际开荒造田145亩,可全县只上报了9.66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谭秋成  
在民主和法治国家,公共决策是透明的,制度留给利益集团逐利的空间极为有限,社会对执政者惩罚的承诺是可信的。因此,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是被严格约束的。而且,各利益集团具有平等的机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均势。统治集团能实行歧视和剥夺政策,或者是因为它拥有绝对暴力优势;或者是因为它采取分而治之策略,瓦解了社会其他集团的结盟;或者是因为它收买了某一强势集团,两者联合起来压迫社会其他成员。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之所以通过剥夺和歧视农民的方式推进工业化,是因为它恰好契合了当时政策制定者的意识形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倩岭  王小月  
利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作者运用面板VAR(PVAR)技术将农业信贷、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资收入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作者采用系统广义矩(SYS-GMM)估计、面板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得出几点结论。一是农业信贷投入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存在明显的长期负向约束作用;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未对农民工资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三是农业信贷投入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Granger原因,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正向冲击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啸  宋陆军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4—2016年数据,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效率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效率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进步有所恶化,技术效率有所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各控制变量均能够对农民增收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苏群  
劳动力转移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力可能是农业收入下降或非农部门工资上涨。虽然都能促进非农就业,但这两种因素对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基于此,笔者考察了短期内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因非农就业动力而异。农业收入下降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抑制土地流转;而非农部门工资上涨拉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农户间比较优势发挥,促进土地流转。因此,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没有引发土地快速流转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安萍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目前中国农民收入状态看,问题不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是否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大,而是农民收入结构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改进思路等一系列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