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4)
- 2023(16314)
- 2022(13934)
- 2021(13103)
- 2020(10998)
- 2019(25026)
- 2018(24898)
- 2017(48175)
- 2016(26023)
- 2015(29327)
- 2014(29060)
- 2013(28933)
- 2012(26470)
- 2011(23584)
- 2010(23764)
- 2009(22228)
- 2008(22103)
- 2007(19812)
- 2006(17754)
- 2005(15777)
- 学科
- 济(107844)
- 经济(107698)
- 业(103154)
- 管理(86529)
- 企(84750)
- 企业(84750)
- 农(48862)
- 方法(46408)
- 数学(36757)
- 数学方法(36317)
- 业经(34333)
- 农业(32665)
- 财(32399)
- 中国(27153)
- 务(22972)
- 财务(22901)
- 财务管理(22864)
- 制(22822)
- 地方(21769)
- 企业财务(21639)
- 技术(20826)
- 学(19616)
- 理论(19615)
- 贸(19262)
- 贸易(19250)
- 和(18797)
- 易(18699)
- 策(17906)
- 划(17393)
- 体(16642)
- 机构
- 学院(377190)
- 大学(371787)
- 管理(155250)
- 济(152246)
- 经济(149055)
- 理学(134075)
- 理学院(132688)
- 管理学(130708)
- 管理学院(130032)
- 研究(120054)
- 中国(93685)
- 京(78698)
- 科学(73646)
- 农(72993)
- 财(69873)
- 所(60243)
- 业大(59291)
- 江(56873)
- 农业(56005)
- 中心(55958)
- 财经(55792)
- 研究所(54297)
- 经(50660)
- 北京(49167)
- 范(47885)
- 师范(47515)
- 州(46029)
- 经济学(43885)
- 院(42561)
- 经济管理(41952)
- 基金
- 项目(252756)
- 科学(200192)
- 研究(188868)
- 基金(183732)
- 家(158671)
- 国家(157148)
- 科学基金(136507)
- 社会(119906)
- 社会科(113219)
- 社会科学(113187)
- 省(99842)
- 基金项目(98320)
- 自然(87874)
- 自然科(85876)
- 自然科学(85855)
- 教育(85096)
- 自然科学基金(84350)
- 划(82115)
- 编号(79057)
- 资助(73770)
- 成果(63508)
- 部(55816)
- 重点(55337)
- 发(54536)
- 创(54434)
- 课题(52344)
- 创新(50154)
- 国家社会(48777)
- 业(48461)
- 教育部(47977)
- 期刊
- 济(176658)
- 经济(176658)
- 研究(109843)
- 农(72649)
- 中国(71105)
- 管理(57986)
- 学报(56811)
- 财(54945)
- 科学(54135)
- 农业(49065)
- 大学(43944)
- 学学(41644)
- 教育(39412)
- 融(35149)
- 金融(35149)
- 业经(34857)
- 技术(32641)
- 财经(27132)
- 业(25245)
- 经济研究(25223)
- 问题(23835)
- 经(23268)
- 技术经济(20006)
- 版(18722)
- 现代(18262)
- 科技(18140)
- 理论(17920)
- 图书(17779)
- 商业(17419)
- 世界(17029)
共检索到557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飚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极端天气、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等,无一不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巨大负面作用。西南民族地区虽地处季风区、湿润区,但长期以来深受干旱困扰。在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影响下,这一地区旱灾发生的频度及破坏程度呈愈演愈烈之势。面对严峻的旱灾威胁,社会各界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天慧 刘洪秀 张海霞
本文基于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国家级民族贫困县1739户农户的调查,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农户新阶段的扶贫需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开发中的科技扶贫是当前农户的首要扶贫需求,基础设施中的饮水设施是农户的次要扶贫需求,教育、医疗、住房和相关社会保障需求也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水平,改善村级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是新阶段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红波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吉岗 杨红娟 吴嘉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仍不在少数,防返贫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而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防返贫的关键。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一是定义可持续生计能力并构建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框架。二是运用S曲线解释可持续生计能力与防返贫的逻辑关系。三是从宏观统计数据视角和农户感知视角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能力的现状,发现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生计胜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四是根据福格行为模型设计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具体策略。研究成果对少数民族地区防返贫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山仑 徐炳成
本文以笔者研究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以玉米为主要参比作物,就干旱逆境下高粱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及抗旱特性进行了论述。认为高粱是一种综合抗旱能力很强的作物,尤其具有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特性,其耐旱性显著高于玉米,也高于谷子和苜蓿,属于一种典型的模式抗旱作物,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研究价值。指出高粱作为抗逆性很强的粮饲酿兼用作物,特别是作为一种能源植物,仍具良好的发展前景。建议今后在降水量低于450mm、热量可满足生长的地区扩大高粱种植面积,同时加强对其整体抗旱性机理及抗旱基因组的研究。
关键词:
高粱 抗旱性 耐旱性 水分利用 产量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慧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特殊的自然条件及水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对灌溉的依赖性,兴修水利和完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推进农业节水抗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水利部公布的农业节水“成绩单”显示,我国农业节水在灌溉面积扩大、灌溉保证率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的情况下成效显著,
关键词:
农业灌溉用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琳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地理、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然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应该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创意。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扎根西南地区民族实际,尽力把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西南民族地区 创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欣 曲洪岩 王玉丰
辽宁省西北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十年九旱严重制约该地区粮食及农业生产。去年,辽西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造成了粮食减产40亿斤的巨大损失,农民收入明显减少,再次暴露了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抗旱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热依拉 刘明 阿依努尔
依据在新疆喀什、库尔勒、伊犁维吾尔族农村调研数据做实证观察,发现关系网络对农户融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研究聚焦于特定社会文化与关系网络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农户融资结果,并从关系网络的视角解释了农户借贷市场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现实性。在调查分析、文献研究及访谈研究的基础上,以维吾尔族农户需求为导向,了解维吾尔族关系网络特征,阐释了关系网络作为农户最重要资源,它带来的信息效应和资本效应有助于弱化农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培育本土化的农村金融力量,拓展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抵押替代效果分析并补充了主要观点,...
关键词:
关系网络 农户融资 非正规金融 替代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庆祝活动之一"第二届干旱和农业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罗马召开。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在开幕式上说:"我们很难避免干旱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避免干旱造成饥荒或流离失所。"他强调,干旱造成的80%以上的破坏和损失由农民和农业部门承担,并指出过去3年中饥饿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厄尔尼诺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席尔瓦 齐亚诺 抗旱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景保 曾南雁 李敏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从“山河湖库”全面治理的战略高度上 ,提出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防洪抗旱减灾有效途径 ,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湖南水旱致灾能量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安全环境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山河湖库治理 减灾农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博文 傅远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简称:CAFTA)的正式建成,为双边农业互联互通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农业外向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已有文献成果基础上,从农业外向化基础、农业外向化规模和农业外向化潜力三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面向东盟的农业外向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20122016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的农业外向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以期全面展示西南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域农业外向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及困局之因,为新时期中国—东盟农业
关键词:
外向型农业 外向化 中国—东盟 互联互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李明昌 周晓强
近年来,金融生态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多民族自治区,其恶劣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当地农村金融无法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文基于西南民族地区实际,构建了由非金融环境和金融环境组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指出金融生态圈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金融主体在金融环境和非金融环境约束条件下追求其目标价值函数的最大化过程。
关键词:
金融生态 西南民族地区 农村 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美伦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现有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又担负着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特殊使命。本文论述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并以凉山州冕宁县为例,分析其有利条件与及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冕宁县乃至整个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冕宁 可持续农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蕾 张红旗
农业抗旱能力反映了地区防旱减灾的水平。对农业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及时掌握我国农业抵御旱灾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抗旱能力。本文选择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作为研究区,采用特定时间尺度下的干燥度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自然干旱程度,并选择土壤质地、高低需水作物面积比、耕地有效灌溉率、农机动力系数、农林水利事务支出、人均GDP等6个指标,应用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研究区的农业抗旱能力现状,进而分析了其自然干旱背景下的实际农业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自然干旱程度高且抗旱能力弱,较低的耕地灌溉水平以及严重滞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得两区实际农业抗旱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能力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基于对比视角的四川省农业企业及农户调查问卷分析
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农户防灾减灾认知及其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36个村665户农户的调查
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的敏感性分析
南方农户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研究——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
基于关系嵌入视角的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研究——以浙江省203家农户调研数据为例
从实证视角看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融资问题
从凉山农户小额信贷看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金融支持
农户对农业灾害赔偿满意度的测量与减灾行为研究——基于15个省524户农户的入户调查
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甘肃348户农户调查分析
农户行为能力视角下的林地流转意愿及决策研究——以福建省10县(市)50村农户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