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2)
- 2023(8788)
- 2022(7130)
- 2021(6533)
- 2020(5736)
- 2019(12800)
- 2018(13008)
- 2017(26109)
- 2016(13741)
- 2015(15421)
- 2014(15084)
- 2013(15446)
- 2012(14229)
- 2011(12789)
- 2010(13285)
- 2009(13116)
- 2008(13314)
- 2007(12434)
- 2006(11358)
- 2005(10407)
- 学科
- 业(80540)
- 济(66968)
- 经济(66882)
- 企(63392)
- 企业(63392)
- 管理(52120)
- 农(44995)
- 农业(29702)
- 业经(27368)
- 方法(26729)
- 财(22220)
- 数学(19584)
- 数学方法(19510)
- 中国(17328)
- 制(16999)
- 务(16449)
- 财务(16444)
- 财务管理(16429)
- 企业财务(15501)
- 技术(15384)
- 策(14572)
- 体(13120)
- 贸(13038)
- 贸易(13031)
- 易(12770)
- 划(12168)
- 和(11668)
- 银(10497)
- 银行(10489)
- 企业经济(10421)
- 机构
- 学院(213528)
- 大学(204200)
- 济(98516)
- 经济(96910)
- 管理(89430)
- 理学(76638)
- 理学院(76030)
- 管理学(75337)
- 管理学院(74960)
- 研究(64447)
- 中国(55713)
- 农(48582)
- 财(46160)
- 京(41434)
- 农业(36795)
- 财经(36367)
- 科学(34994)
- 业大(33717)
- 江(33394)
- 经(32768)
- 所(32020)
- 中心(30495)
- 经济学(28836)
- 研究所(28210)
- 经济管理(27502)
- 经济学院(26319)
- 财经大学(26123)
- 州(26115)
- 北京(25784)
- 商学(25114)
- 基金
- 项目(129818)
- 科学(104089)
- 研究(100210)
- 基金(95629)
- 家(80710)
- 国家(79797)
- 科学基金(70175)
- 社会(67111)
- 社会科(63334)
- 社会科学(63318)
- 省(52207)
- 基金项目(51374)
- 教育(42670)
- 自然(42375)
- 编号(41993)
- 自然科(41385)
- 自然科学(41374)
- 划(40940)
- 自然科学基金(40707)
- 资助(37267)
- 业(33864)
- 成果(32326)
- 创(30130)
- 发(29808)
- 部(29614)
- 农(28472)
- 制(27935)
- 重点(27730)
- 国家社会(27657)
- 创新(27254)
- 期刊
- 济(121070)
- 经济(121070)
- 研究(62239)
- 农(52852)
- 中国(38820)
- 财(36548)
- 农业(35400)
- 管理(34699)
- 科学(27805)
- 业经(27539)
- 学报(26039)
- 融(25372)
- 金融(25372)
- 大学(21573)
- 学学(21042)
- 技术(18890)
- 财经(18156)
- 业(17944)
- 问题(17304)
- 经济研究(17077)
- 经(15652)
- 农村(14114)
- 村(14114)
- 农业经济(13932)
- 技术经济(13754)
- 世界(12479)
- 商业(12326)
- 教育(12048)
- 贸(12015)
- 经济问题(11879)
共检索到32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修琦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曾经是发达的原始农业区,农牧交错带的形成是该地区原始农业文化衰落、牧业文化兴起的产物。本文的分析表明,标志全新世暖期结束的气候变化事件所导致的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是原始农业文化衰落、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土地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曹明明
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日平均温度、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生育期降水、全年降水和生育期日照时数等指数,依据主要作物适宜条件构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判研究区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各单项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相对热量和光照而言,水分是研究区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指数的分布大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②研究区总气候资源指数和资源效能指数的计算表明,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小,光、热、水的配合效果差;两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均为由好到差;③研究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大多数作物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低。该指数由东...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气候资源 空间分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圆圆 郭思彤 苏筠
北方农牧交错带对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敏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关于其气候界线及变迁的基础研究,可以为农牧交错带的其他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支撑。文章基于北方236个气象站点1980~2009年的日气象资料,依据李世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气候指标界定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段的气候界线,通过叠置法分析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域及气候界线变迁。结果表明:现今(1980~2009年)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仍呈现出从东北至西南的带状格局,但范围整体较早期(20世纪80年代前)有所扩张,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错带面积最广。近30年来,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东西摆动,但整体上是向东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存栋 王雪 陈田
文章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取呼和浩特市为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该市的农村发展中面临这一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保等问题,迫切需要整合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该区域农业资源特点,探讨观光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揭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观光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找到资源特色、组合优势等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布局、农旅结合等发展思路,为同类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利文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985~2005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了1.7%,耕地面积增加了1.5%,耕地面积的增加和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的减少呈正相关;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指标未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认为,应当重视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减少的现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用地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思朋
边疆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历史时期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与国家安定,自然离不开对边疆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发展农业可视为汉代以来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常用手段,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推行尤为普遍,农业的推行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变化上。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目前全球农业生产覆盖全球25%~30%的土地面积,约50%的可利用土地已经被农业占据。如果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的系统服务功能得不到恢复与保护,那将会拖全球环境保护的“后腿”。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中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农业生产“两手抓”。因此,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维持应该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不仅要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品功能,更要恢复和维持其各种维持生命的间接服务功能。本文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表现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项服务功能的恢复与维持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炜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先民在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同时,开始了创造财富的伟大实践,谱写了财富创造的新篇章。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和制度安排而创造财富,创造财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这实践中,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中一次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我国先民单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裘国旺 赵艳霞 王石立
本文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入手 ,分析了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影响 ,提出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立英 孙芳
在耕地与草地交错、种植业与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的特殊区域,种养业结合经营就会产生产品互补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种养业之间产品互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物质互补,而且种养业互补产品关联度较大,种养业交互效应远远高于单项经营种植业的效益。由此所得启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采用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种养业产品互补经营模式。
关键词:
农牧复合系统 种养业 交互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孝斌 张新时
农牧交错带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状况下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的现状,明确了生态经济理论应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依据,并指出实行人工种草、舍饲养殖,发展草地农业、畜牧业是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最后,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业结构调整 草地畜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江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环县农业(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路径,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腹地的甘肃环县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的历史演进、竞争优势来源,以及集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产生和形成受历史传统、文化基础、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竞争程度,以及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竞争优势有赖于:建立政策和监管体系;促进集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发展;挖掘本土优势资源条件,开发生产、加工、存储、营销等价值链和供应链技术;满足客户挑剔需求;促进金融财政支持和投资;集群参与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等。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从羊育种、扩繁育肥、加工生产、服务提供,以及相关配套机构和活动的综合体,其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和基础产业等组成。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呈现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高技术加工业和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高价值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户缺乏适当知识,因此,动员集体行动开展培训来促进创新活动是集群成功的关键因素。[结论] 中国农牧交错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可行的途径。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提高了地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外部投资并加强了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江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环县农业(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路径,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腹地的甘肃环县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的历史演进、竞争优势来源,以及集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产生和形成受历史传统、文化基础、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竞争程度,以及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竞争优势有赖于:建立政策和监管体系;促进集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发展;挖掘本土优势资源条件,开发生产、加工、存储、营销等价值链和供应链技术;满足客户挑剔需求;促进金融财政支持和投资;集群参与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等。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从羊育种、扩繁育肥、加工生产、服务提供,以及相关配套机构和活动的综合体,其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和基础产业等组成。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呈现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高技术加工业和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高价值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户缺乏适当知识,因此,动员集体行动开展培训来促进创新活动是集群成功的关键因素。[结论] 中国农牧交错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可行的途径。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提高了地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外部投资并加强了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是引起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禀赋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压力指标组中载畜量和化肥负荷程度指标权重较大,人口密度、载畜量、耕地盐碱化程度的下降,减弱了干燥度和化肥负荷程度2个指标增长的不利影响,使乌兰察布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农业产出指标组中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指标权重较大,2个指标的持续增长是引起农业产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乌兰察布市2001~2014年农业资源禀赋指数逐渐减小,且指数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51.21%;该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26.78%;该市农业产出指数逐渐增加,预计2018年增至2001年的183倍;该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在2001~2007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2014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超出2001年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