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9)
2023(11673)
2022(9580)
2021(8649)
2020(7495)
2019(16359)
2018(16279)
2017(31593)
2016(17185)
2015(19012)
2014(18875)
2013(18820)
2012(17067)
2011(15376)
2010(15764)
2009(15215)
2008(15519)
2007(14204)
2006(12894)
2005(11924)
作者
(48887)
(41560)
(41279)
(38968)
(26114)
(19822)
(18499)
(16078)
(15730)
(14655)
(14284)
(13957)
(13422)
(13321)
(13017)
(12272)
(12068)
(12002)
(11954)
(11934)
(10374)
(10353)
(10034)
(9676)
(9295)
(9284)
(9234)
(9222)
(8216)
(8211)
学科
(88928)
(74169)
经济(74040)
(72024)
企业(72024)
管理(66314)
(46035)
农业(30517)
业经(29730)
(27874)
方法(27304)
(21525)
(19875)
财务(19854)
财务管理(19832)
数学(19512)
数学方法(19338)
企业财务(18809)
中国(18165)
(16571)
技术(16509)
(15613)
(14317)
体制(13365)
(13168)
(12818)
理论(12552)
(12343)
贸易(12334)
(12012)
机构
学院(252943)
大学(245026)
(108471)
经济(106423)
管理(102955)
理学(87987)
理学院(87179)
管理学(86092)
管理学院(85655)
研究(81118)
中国(67770)
(56617)
(53548)
(51312)
科学(47220)
农业(43135)
(41441)
财经(41220)
业大(40829)
(40799)
中心(38790)
(37226)
研究所(36227)
经济学(31566)
北京(31464)
(31288)
财经大学(29753)
经济管理(29732)
(28999)
(28897)
基金
项目(162152)
科学(130157)
研究(121362)
基金(119765)
(103314)
国家(102255)
科学基金(89454)
社会(80010)
社会科(75456)
社会科学(75435)
(64618)
基金项目(64076)
自然(56791)
自然科(55440)
自然科学(55428)
自然科学基金(54499)
教育(53256)
(52369)
编号(49561)
资助(46713)
成果(38888)
(37870)
(37150)
(36709)
(36694)
重点(36067)
(35479)
创新(33526)
国家社会(33093)
课题(33010)
期刊
(133882)
经济(133882)
研究(73717)
(59304)
中国(55385)
(44971)
管理(40461)
农业(39612)
科学(37195)
学报(35360)
业经(28573)
大学(28560)
学学(27616)
(27105)
金融(27105)
技术(21922)
财经(20788)
(20728)
教育(19358)
经济研究(18360)
问题(18025)
(17853)
农村(14850)
(14850)
技术经济(14268)
农业经济(14156)
世界(14072)
(13457)
现代(13031)
财会(12790)
共检索到391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飞  曲福田  
土地征用,是指将农地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征用制度可以看作是有关农业支持其他产业发展的制度,是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地位作用的一种表现,所以,土地征用制度应随着农业基础性地位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表现形式将从以要素贡献为主转变为以市场贡献为主。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创建新型的土地征用制度,以适应农业基础性地位表现形式的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来平  
当今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知识经济的雏型首先在美国出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核心是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其科技、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具有基础性地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土地征用在美国被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依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非依正当法律程序,非有合理补偿,不得征用私有土地供公共使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国平  
本文认为,部分农民失地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但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却存在着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目标泛化、补偿标准偏低等有损农民利益的现象。因此,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法律程序、确立土地合理价值、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补偿金标准并使其包含保障因素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云  
文章在回顾和总结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具有实行相当补偿原则、补偿金额较低、重视安置责任等特点。并针对以上特点,从严格土地征用制度、有条件实行完全补偿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进  张迎春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实质上是土地征收。实践中, 土地征用已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 导致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并且,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否定了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土地他项权利的存在, 以对所有权的征收来代替对多层次产权的征收, 这就直接破坏了农村改革以来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产权制度。如何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提出: 应区分土地征用的目的, 分别建立公益性土地征用及非公益性土地征购制度; 土地征用和征购的标的应扩大到农地上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等土地他项权利, 并分别予以补偿;完善土地征用程序, 赋予被征土地产权人异议权, 建立对异议的复议和诉讼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飞  许璐璐  陈传明  
土地征用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新型土地征地制度也必须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淑琴  
本文在总括当前我国征地制度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基础上 ,对截止目前已被揭示的影响农地征用的流行观点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提出在以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等为目标 ,参照城镇中等收入水平家庭收入补偿被征地农民 ,淡化被征地农民对土地过分依附的思想 ,引导扶持农民走富裕与市民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飞  朱道林  毕继业  
由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制度限制集体土地直接入市 ,导致土地市场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和集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本文从寻租经济学的角度 ,对土地征用——出让市场进行经济学分析 ,认为这种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地市场潜在的均衡 ,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福利损失 ,建议政府对集体土地入市的管理工作应从“介入经济关系”转向“只管理 ,不介入”,并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商春荣  
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商春荣一土地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是政府的强制购买。土地征用具有三个要件:政府特有的权力;只用于公共目的;行使这个权力时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征用土地大部分用以发展社会公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正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产业革命、乡村系统重构和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内容和重大任务。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安排和一切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农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和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以及建立城乡统一土地权利体系构筑农业产业革命、乡村系统重构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鹰  申京诗  
逐步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征用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土地征用问题 ,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逐步实现最终目标 ,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土地使用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茂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安排下,政府作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其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都将影响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以及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考察政府行为尤其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偏离“公共利益”准则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的失效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