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6)
- 2023(18946)
- 2022(15791)
- 2021(14785)
- 2020(12578)
- 2019(28340)
- 2018(27981)
- 2017(52803)
- 2016(28310)
- 2015(31350)
- 2014(30617)
- 2013(30465)
- 2012(27953)
- 2011(25014)
- 2010(25106)
- 2009(23478)
- 2008(23211)
- 2007(20708)
- 2006(18220)
- 2005(16194)
- 学科
- 济(120975)
- 经济(120825)
- 业(106169)
- 管理(90930)
- 企(87243)
- 企业(87243)
- 方法(55834)
- 农(49098)
- 数学(46870)
- 数学方法(46397)
- 财(35381)
- 业经(34831)
- 中国(33876)
- 农业(32423)
- 制(25557)
- 贸(24050)
- 贸易(24032)
- 务(23727)
- 财务(23686)
- 财务管理(23646)
- 易(23458)
- 技术(23000)
- 企业财务(22443)
- 地方(20510)
- 策(19567)
- 学(19312)
- 银(19240)
- 银行(19200)
- 和(18888)
- 划(18602)
- 机构
- 学院(401221)
- 大学(397670)
- 济(174434)
- 经济(171456)
- 管理(162790)
- 理学(140741)
- 理学院(139407)
- 管理学(137414)
- 管理学院(136660)
- 研究(130081)
- 中国(104745)
- 京(81982)
- 财(78989)
- 农(76556)
- 科学(76511)
- 所(63706)
- 财经(63290)
- 中心(62234)
- 业大(61376)
- 江(60272)
- 农业(59157)
- 经(57867)
- 研究所(57598)
- 经济学(53219)
- 北京(51034)
- 经济学院(48159)
- 范(47588)
- 州(47312)
- 师范(47045)
- 财经大学(46801)
- 基金
- 项目(270343)
- 科学(215726)
- 基金(200483)
- 研究(196767)
- 家(175271)
- 国家(173550)
- 科学基金(150512)
- 社会(130106)
- 社会科(123360)
- 社会科学(123329)
- 基金项目(105712)
- 省(104986)
- 自然(96564)
- 自然科(94463)
- 自然科学(94435)
- 自然科学基金(92868)
- 教育(88934)
- 划(87677)
- 资助(80871)
- 编号(77358)
- 成果(61342)
- 部(60609)
- 创(60412)
- 重点(60141)
- 发(58168)
- 创新(55865)
- 国家社会(55038)
- 教育部(52429)
- 课题(52411)
- 业(52285)
- 期刊
- 济(192000)
- 经济(192000)
- 研究(115292)
- 中国(78626)
- 农(74906)
- 财(62554)
- 管理(62446)
- 学报(60640)
- 科学(58453)
- 农业(50496)
- 大学(47485)
- 学学(45103)
- 融(41353)
- 金融(41353)
- 业经(36123)
- 教育(35275)
- 技术(35113)
- 财经(31632)
- 经济研究(30036)
- 业(27630)
- 经(27272)
- 问题(25840)
- 技术经济(21534)
- 世界(20776)
- 贸(20622)
- 版(19891)
- 统计(19639)
- 科技(19317)
- 策(18799)
- 商业(18648)
共检索到599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壹帆 肖亚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农民创业者为其注入新发展动能。引导退伍军人向农村创业带头人转变,既是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烙印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可以通过“从军印记”对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从军经历可以通过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抗压能力和使农户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来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动态效应检验表明,“从军印记”产生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参军时长的增加而增强,随退伍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作用效果更强。
关键词:
农户创业 从军经历 烙印理论 政府补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浩 杨治辉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FPS2016)分析了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效应,及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技能水平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异质性。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农民工创业有明显的促进效果;社会保障满意度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创业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对东部农民工呈现消解效果,对中西部农民工则有提振效应;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各年龄段的农民工进行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型创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40岁以下农民工进行自家农业生产型创业具有显著激励作用;社会保障满意度对低技能组农民工创业的激励主要作用于自家农业生产,而对高技能组农民工则主要作用于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型创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满意度 农民工创业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业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 劳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瑛 陈钰晓 田益豪
准确识别贫困及致贫原因,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随着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剖析,信贷约束对贫困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及教育四个维度8项指标,应用A—F "双界线法"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农户。在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基础上,研究信贷约束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信贷约束对收入、生活水平维度贫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会显著加剧健康、教育维度的贫困,多维度识别贫困更加精准,信贷约束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力度,帮助农户摆脱信贷约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多维贫困 农村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阳 杨年锦 李成明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并呈现出由城市加速向农村渗透的局面,但当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工群体影响的文献较少,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潜在作用。论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并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五期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缓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约束和资金约束,进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返乡创业促进作用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为明显,体现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包容性特征。论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曦 吴琼
支持农村女性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和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与2020年的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使得农村女性创业可能性提升7.62%;(2)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了农村女性与男性在创业领域的差距,尤其对东部地区、低教育程度和家庭资产较少的农村女性影响最显著;(3)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线上商业繁荣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4)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而社会信任水平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女性创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精准服务水平,以支持农村女性创业实践;同时,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女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增强其参与社会合作的意愿。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女性 创业 社会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成明 孙博文 董志勇
农地流转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较为丰富,但既有文献大都关注其平均效应,忽视了农户个体异质性结果。基于2010年和2014两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下的"反事实"检验思想,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农户异质性。进一步,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相关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无论是转入户还是转出户,农地流转的收入效应都比较显著;但是,农地流转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高于低收入群体,农地流转市场的出现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农地流转政策面临着"效率"与"平等"两者的权衡。政策启示是重点关注并帮扶低收入农户,在乡村振兴中做好精准扶贫,发挥好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异质性 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筱婷 李美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和创新活动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及维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个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对个人的创业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研究女性获得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对其配偶创业行为的影响,用女性的就业状态和收入水平来衡量其获取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参与市场工作,其配偶进行生存型创业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越高,则其配偶进行机会型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航 程竹 陈前恒
家庭教育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探究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讨论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农户个体的教育支出随着村庄其他农户教育投入平均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境效应和固定效应情况下,村庄平均教育支出每增长1%,农户教育投资将会增加0.27%,对应的社会乘数为1.37,即外生冲击引起的平均教育支出的均衡反应约为个体初始教育投入增加幅度的1.37倍。进一步地,同群效应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陷阱",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高速公路开通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农户生计资本和区域异质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数字经济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地转出户的生计策略选择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享受型消费是否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城市低保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空气质量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农地流转——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