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1)
- 2023(13490)
- 2022(10692)
- 2021(9589)
- 2020(7689)
- 2019(16869)
- 2018(16412)
- 2017(30876)
- 2016(16185)
- 2015(17992)
- 2014(18058)
- 2013(17507)
- 2012(16134)
- 2011(14619)
- 2010(14870)
- 2009(14130)
- 2008(13154)
- 2007(11674)
- 2006(10803)
- 2005(10375)
- 学科
- 济(71889)
- 经济(71819)
- 业(46501)
- 管理(44247)
- 企(35837)
- 企业(35837)
- 中国(31578)
- 融(27028)
- 金融(27028)
- 银(25611)
- 银行(25595)
- 地方(24970)
- 行(24900)
- 农(22856)
- 业经(20252)
- 方法(19683)
- 制(17343)
- 财(17164)
- 农业(16336)
- 数学(16283)
- 数学方法(16081)
- 发(13756)
- 技术(12818)
- 贸(12444)
- 贸易(12426)
- 地方经济(12395)
- 学(12150)
- 易(11985)
- 体(11517)
- 环境(11461)
- 机构
- 学院(226893)
- 大学(222677)
- 济(96796)
- 经济(94660)
- 研究(84205)
- 管理(81654)
- 中国(70827)
- 理学(68191)
- 理学院(67410)
- 管理学(66273)
- 管理学院(65862)
- 科学(49299)
- 京(48509)
- 财(45677)
- 所(42318)
- 中心(40060)
- 农(38035)
- 研究所(37904)
- 江(36771)
- 财经(35057)
- 经(31753)
- 范(31432)
- 北京(31188)
- 师范(31115)
- 院(30711)
- 业大(30438)
- 州(30432)
- 经济学(30353)
- 农业(29037)
- 经济学院(27284)
- 基金
- 项目(145896)
- 科学(115321)
- 研究(111906)
- 基金(102870)
- 家(89055)
- 国家(88212)
- 科学基金(75481)
- 社会(72009)
- 社会科(68385)
- 社会科学(68370)
- 省(59267)
- 基金项目(53618)
- 教育(49307)
- 划(48785)
- 编号(45465)
- 自然(44688)
- 自然科(43667)
- 自然科学(43654)
- 自然科学基金(42837)
- 资助(40302)
- 发(38573)
- 成果(37383)
- 重点(33679)
- 课题(32965)
- 创(31903)
- 发展(31640)
- 展(31098)
- 部(30862)
- 国家社会(30231)
- 创新(29855)
- 期刊
- 济(117653)
- 经济(117653)
- 研究(74675)
- 中国(56199)
- 融(39758)
- 金融(39758)
- 农(37555)
- 财(34445)
- 管理(33829)
- 学报(32137)
- 科学(31320)
- 教育(28107)
- 大学(25181)
- 农业(24841)
- 学学(23596)
- 业经(21073)
- 技术(20836)
- 经济研究(18790)
- 财经(17387)
- 问题(15269)
- 经(15129)
- 业(13167)
- 科技(12308)
- 坛(11597)
- 论坛(11597)
- 贸(11589)
- 现代(11199)
- 技术经济(11105)
- 国际(11054)
- 世界(10794)
共检索到374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新闻 王艳 侯光明
本文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首先,在对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关系深刻理解基础上,给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论证了"三化"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系统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并阐述了"三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过程;最后,就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每两化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原 李仁传 张轩豪
划清军民融合边界,判断哪些领域适合军民融合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军地活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基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融合边界博弈模型,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条件,并引入补贴惩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算例对博弈模型结论和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由风险成本、协同收益、补贴惩罚机制和初始状态决定,同时影响系统演化合作稳定状态的因素包括互补性可分享资源总量、协同性影响水平、合作风险系数和补贴惩罚机制,资源转化利用水平和合作成本系数不影响演化趋势,并且政府的补贴惩罚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军地合作。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军民融合边界 演化博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慧源 张跃东 熊薇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持续向多层次、全要素纵深发展。"民企参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传统的军工企业依托自身固有的优势加速向民品市场拓展,新时期军民科研生产组织的融合度达到新高度。目前,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实践中,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某些效率风险已孕育甚至是凸显或发生,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遭受损失。需规避军民融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效率风险,最大化资源融合效率,使军民融合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强国战略、兴国之举和强军之策。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军民融合效率风险 防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慧源 张跃东 林波
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效率风险相关概念、根源等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从竞争与垄断、生产规模、分工、多元化等四个方面分析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的关系和发生机理。为规避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需遵循军民融合发展规律,健全融合管理机制,净化军民市场环境。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军民融合 资源效率 风险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孙德梅 吴丰 唐月 陈伟 林超然 李传云
[目的/意义]为把握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现状,指导科学决策,对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PEST分析框架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思路,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特征并借鉴相关研究范式,运用指标分解方法从政治与法律、经济环境、行业背景、科技实力和科技安全能力维度构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国防科技工业代表性较强的子领域电子工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提供了军民融合背景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安全评级测算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新闻 侯光明
强大的国防必须有一个面向新军事革命需求、领军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趋势的国防科技创新组织系统。本文对国防科技创新的军民融合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基于军民融合构建了四个国防科技创新组织分系统:以政府和军队为主导的宏观调控组织分系统、以国家研究院所和研究型大学为主体的国防科学创新组织分系统、以国有军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互动的国防技术创新组织分系统、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组织分系统,最后提出了以军事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为动力、科研计划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国防科技创新组织协调机制。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创新 组织系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旭 侯乃聪 李存金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效率的提高与改革的深化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绝大多数上市企业存在非效率情况。产权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是其技术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其上市企业的控股股东存在"掏空行为"。因此,应当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提高产权流动性,深化企业改组改制;逐步合理引入市场化资本,提高进入国防领域民间资本的利益保护;打破部分行业进入壁垒,分层次地引入产品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生 黄朝峰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脊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军工行业相对封闭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军民融合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为加快推进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解军民融合管理与国防科技创新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近乐 尚涛 蔡晨雨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促进国防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防科技产业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平台。将国防科技产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归纳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军民共转、民企参军等6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资本、人才、制度、组织、市场、产业链等7个方面探索相应的军民深度融合路径,以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国防科技产业 军民融合模式 军民融合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吕薇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美国联邦政府促进军民协同创新的主要做法,并根据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链、产业链和产业组织各环节的特点,分层次和分类推进军民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健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配套机制。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 创新体系 规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玉科 符丽芳
联盟模式是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创新的基本组织形式,存在三种主要类型:军政主导型联盟模式、市场自发型联盟模式和军地科研机构及高校主导型联盟模式。采用联盟模式,能有效地破解国防科技创新中"军民分割"的难题、降低武器装备研发成本及创新风险。
关键词:
国防科技创新 军民融合 联盟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凌
加入WTO,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钦军
文章认为,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是贯彻落实军委“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思想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一些困境和矛盾,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军情而且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为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结合能力。针对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防工业(人民军工)先后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走过不同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兵民一致、兵民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时期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历程 成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