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2)
- 2023(7307)
- 2022(6204)
- 2021(5289)
- 2020(4510)
- 2019(10298)
- 2018(9986)
- 2017(19426)
- 2016(10013)
- 2015(11556)
- 2014(11456)
- 2013(11665)
- 2012(11395)
- 2011(10540)
- 2010(10778)
- 2009(10045)
- 2008(9782)
- 2007(8884)
- 2006(8351)
- 2005(7611)
- 学科
- 济(72512)
- 经济(72470)
- 管理(27063)
- 业(25534)
- 方法(22540)
- 地方(20197)
- 企(20194)
- 企业(20194)
- 数学(19222)
- 数学方法(19109)
- 贸(18582)
- 贸易(18569)
- 易(17933)
- 地方经济(14371)
- 中国(13725)
- 业经(13631)
- 农(13000)
- 学(12418)
- 产业(11928)
- 财(11224)
- 制(9031)
- 农业(8921)
- 关系(8536)
- 环境(8284)
- 经济学(7897)
- 体(7835)
- 出(7795)
- 融(7789)
- 金融(7787)
- 和(7532)
- 机构
- 学院(160568)
- 大学(160020)
- 济(85686)
- 经济(84426)
- 研究(63303)
- 管理(56106)
- 理学(47750)
- 理学院(47229)
- 管理学(46557)
- 管理学院(46295)
- 中国(45969)
- 科学(35533)
- 财(34304)
- 京(33639)
- 所(32803)
- 研究所(29566)
- 经济学(28657)
- 财经(27259)
- 农(26583)
- 中心(26497)
- 经济学院(25607)
- 江(24613)
- 经(24519)
- 院(22657)
- 业大(22055)
- 北京(21333)
- 农业(21058)
- 财经大学(19913)
- 科学院(19767)
- 州(19070)
- 基金
- 项目(100745)
- 科学(78824)
- 基金(73477)
- 研究(72252)
- 家(64592)
- 国家(64143)
- 科学基金(53592)
- 社会(48920)
- 社会科(46699)
- 社会科学(46687)
- 省(39219)
- 基金项目(37845)
- 自然(32663)
- 划(32194)
- 自然科(31837)
- 自然科学(31826)
- 自然科学基金(31261)
- 资助(31109)
- 教育(30690)
- 编号(26720)
- 发(25252)
- 重点(23451)
- 部(22352)
- 成果(21702)
- 国家社会(21144)
- 发展(21136)
- 展(20848)
- 创(20657)
- 创新(19537)
- 课题(19418)
共检索到25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放 冯晓玲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贸焦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双方贸易失衡的内因,而外因则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一部分对美顺差成为可能。要缓解贸易失衡,就必须通过两国的协商与合作,优先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关键词:
中关 贸易失衡 内部失衡 产业转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兴 刘子兰 赵家章
当前的全球贸易失衡根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国际产业转移所引起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导致了部分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空洞化",使得这些国家所需要的制造业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也导致了这些国家产品出口能力呈现相对不足,进而出现持续性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东亚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并通过贸易顺差向全世界输送制造产品。中美两国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以上观点。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贸易失衡 产业空洞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关志雄
从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决定发动对华制裁开始,中美经济摩擦升级,对立焦点正从贸易失衡转向技术转移。美国批评中国政府为了取得技术,对投资中国某些行业的美国企业实施出资限制政策,并且对收购海外先进技术企业的中国企业提供各种支持。美国政府不仅要求中国改变这些政策,还对外资收购美国企业的项目加强了国家安全层面的审查。在从美国引进高端技术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还正通过加快对外开放,提升自身作为投资对象国的魅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仕辉 刘江
在回顾中美贸易发展和有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国对华产业转移和美国对外产业转移的事实,本文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国家间比较优势动态转变所造成的,是国际分工主导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美国对外产业转移和外国对华产业转移促成了中国对美的巨额贸易顺差,只要产业转移趋势依然存在且美国不调整其经济结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就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贸易逆差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晓彬 王亚男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论述,基于统计视角系统回顾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机理。通过梳理分析,明确了今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贤成毅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中美近些年来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此紧密相关。从实际汇率出发,通过1980—2005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的测算和方差分解发现,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些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大量的FD I流入,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不大,因此,单纯的依靠人民币升值很难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中美贸易失衡 实际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凤 廖雄飞
中美两国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对于两国和世界经济极其重要。而中美贸易失衡的不断加剧,则导致双方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影响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美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的"放大效应",出口管制是引发并加剧双边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本着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诱制性和强制性方法促使美国付诸实际行动放宽乃至取消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中美贸易失衡将有望解决。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出口管制 贸易失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先良
中美贸易逆差仅占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一小部分。传统贸易理论错误地把贸易差额与就业机会损益直接联系起来,降低了人们的正确判断力。本文认为,国际产业分工决定国际就业结构和国际贸易,而不是国际贸易决定国际就业。贸易盈余未必能创造就业,贸易赤字也不会损毁任何人的工作机会。中美贸易失衡没有给美国就业造成不利影响,不是造成美国失业的直接因素。除危机时期之外,美国失业率基本保持较低水平。美国自身金融或经济危机是造成美国失业率攀升的主要因素。中美经济互补与经贸结构性失衡给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俊江
2010年美国再次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通过考察中美贸易差额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指出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内部经济失衡、产品内分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以及美国过度消费和对华出口管制。因此,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金凯
中美贸易失衡加剧说明两国的贸易竞争力正发生变化,贸易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竞争力,因此本文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认为:2002年以来,中国代表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美国代表性产业竞争力逐步下降,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是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真正根源,而且该因素引起的失衡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地逆转。美国单纯以贸易失衡的表象作为其发动贸易战的依据,忽略深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变化因素,严重夸大了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实现其遏制中国意图的一种有意为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栋 张卫平 杜金宇
基于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我国贸易余额主要由国内产出能力不断提高所形成的新机制。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相比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价格效应和货币供应量的收入效应,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对贸易失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我国就出现了贸易顺差和流动性过剩从而物价上涨的内外冲突的组合,依据传统理论,本币汇率升值可以使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然而,根据本文提出的新机制,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但难以实现贸易平衡,反而可能陷入升值的两难困境。
关键词:
经济规模扩张 贸易失衡 内外冲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国 湛柏明
本文从美国服务生产的贸易效应视角,探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逆差形成原因。以美国生产结构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服务与商品两部门理论模型、统计分析与回归检验,讨论美国服务生产的贸易效应及其与收支失衡的关系。理论研究与模型分析证明,服务生产的非贸易品属性,使得美国经济在偏向于服务生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逆贸易倾向的增长方式。根据统计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显示,美国产业划分成生产与服务两部门时,在生产上存在着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逆贸易效应。在商品消费上,美国存在着商品边际进口倾向和商品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顺贸易效应。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会使出口增长速度低于进口增长速度,形成逆差。回归方程的计量检验发现,...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美国商品服务生产 贸易 逆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