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3)
2023(10304)
2022(8547)
2021(7851)
2020(6110)
2019(14006)
2018(13574)
2017(25707)
2016(13654)
2015(15278)
2014(15385)
2013(15443)
2012(14881)
2011(13749)
2010(14518)
2009(13644)
2008(12931)
2007(11625)
2006(10677)
2005(10159)
作者
(40092)
(32762)
(32565)
(31107)
(21154)
(15876)
(14993)
(12883)
(12741)
(11852)
(11448)
(11065)
(10668)
(10618)
(10364)
(10350)
(9615)
(9540)
(9530)
(9227)
(8665)
(8037)
(7986)
(7663)
(7605)
(7418)
(7350)
(7290)
(6755)
(6507)
学科
(62267)
经济(62201)
(34779)
管理(32966)
(27534)
金融(27533)
(27470)
企业(27470)
中国(26893)
(25035)
银行(25018)
(24433)
地方(20728)
方法(19025)
(17020)
(16170)
业经(15846)
数学(15637)
数学方法(15494)
(14555)
农业(12039)
(11779)
(11731)
贸易(11714)
理论(11501)
(11297)
中国金融(11269)
教育(10825)
(10668)
地方经济(10440)
机构
大学(197751)
学院(196779)
(85965)
经济(83807)
研究(75812)
管理(67483)
中国(65127)
理学(55523)
理学院(54784)
管理学(53899)
管理学院(53519)
(43632)
(42427)
科学(41514)
(38270)
中心(35292)
研究所(33958)
财经(32255)
(31575)
(30505)
(29134)
(29063)
北京(28857)
师范(28806)
经济学(28032)
(27024)
(26862)
(25539)
经济学院(24955)
(24638)
基金
项目(116914)
科学(91574)
研究(91341)
基金(82056)
(69757)
国家(69054)
科学基金(58433)
社会(57862)
社会科(54770)
社会科学(54759)
(46333)
教育(42467)
基金项目(41659)
(38822)
编号(37922)
资助(34535)
自然(33998)
自然科(33176)
自然科学(33167)
成果(33136)
自然科学基金(32593)
(31391)
课题(28387)
重点(27046)
(25969)
发展(25961)
(25522)
(24910)
(24311)
国家社会(23376)
期刊
(106618)
经济(106618)
研究(72629)
中国(50319)
(42197)
金融(42197)
(31781)
教育(30898)
(30108)
管理(27266)
学报(26383)
科学(24987)
大学(20878)
农业(19806)
学学(19173)
经济研究(17103)
财经(16831)
业经(16391)
技术(16275)
(14541)
问题(13035)
国际(11241)
(11203)
世界(10788)
(10411)
理论(10105)
(9498)
论坛(9498)
现代(9252)
商业(9165)
共检索到336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辉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颖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 ,该理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争议。本文将对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回顾 ,并分析其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芦东  陈学彬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耿中元  曾令华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对于货币供给是如何内生决定的这一问题,后凯恩斯学派内部存在着适应主义、结构主义、流动性偏好3种不同的观点。以中国为例检验内生货币假说,可以拓展内生货币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得出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长期内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基础货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单向因果关系,这充分证实了结构主义的观点,但结果并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涤源  张健君  
本文介绍了传统数量说的两个模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和托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以及温特劳布与罗西斯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最后提出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达飞  贾璐熙  
文章以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论为理论依据,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和"内生"与"外生"之争纳入到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探求货币政策操作的"内生"逻辑。采用我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和系统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货币内生创造机制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M2对名义GDP增长短期和长期均呈现中性;M2短期内会加剧CPI的波动率,但长期内和CPI增长率没有共同的趋势;存款与M2有共同的长期趋势,短期内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显著性不会随着结构变化、滞后项和控制变量的加入而减弱;贷款与存款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短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健君  
我国目前所奉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一种货币供给政策,但单从供给管理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宏观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需求管理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为我们制定货币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娟  郭殿生  
学术界对凯恩斯经济学的探索往往止步于其萧条经济方面,缺乏对凯恩斯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深入的探讨,致使出现对相关理论认识不清和盲目运用的现象。研究发现,凯恩斯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判断、发展研究和利弊分析,都有深刻的理论前瞻性。应辩证地分析和运用其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良毕  黎煦  李峥砺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金融理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别考察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 ,最后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 ,建议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 ,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良毕  李政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在此视野内,考察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建立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贵鹏  杨建飞  
在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基础上,从货币视角,阐述了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对于经济危机形成原因的不同阐释,并且对两者在预期理论、长期与短期取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主张四个方面的分歧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结合当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得出了诸多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拉荻卡·德赛  
当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开始质疑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长久性和正当性,呼唤新的"布雷顿森林",这样就将凯恩斯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凯恩斯最初布雷顿森林的提议在于反对"利率在正常金融力量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同等水平的导致风险的制度",反对黄金或者其他任何"可自由兑换的世界标准",主张"一个多方管理的世界货币(不单是某个国家的货币)来解决贸易失衡,其认为经济活动复苏有赖于国家经济管理的自主性,而资本控制是关键。凯恩斯的提议基于政治理由(即美国的霸权)被拒绝了,但现实经济的发展和当下的经济危机证实了"国际货币不再可以是单个国家的货币。凯恩斯提议或许是寻求当前危机出路的最好的起跑点,即好国际合作而非霸权才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波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强调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能力 ,并据此提出金融发展可能对实际经济造成负的影响。本文在对凯恩斯主义金融金融发展理论作简要考察的基础上 ,对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金融领域自由化、全球化与创新的潮流之下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 ,探讨近 2 0年来的金融发展对证券市场泡沫起作用的渠道与机制 ,为凯恩斯主义金融发展理论做一粗浅实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在综合了凯恩斯主义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吸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经验之后,已逐步发展为当前货币政策分析的主流框架。然而,该理论框架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并且在预防和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基本理论模型,而后总结了其给出的全新政策涵义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