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
2023(1475)
2022(1346)
2021(1338)
2020(1175)
2019(2755)
2018(2810)
2017(5577)
2016(3131)
2015(3486)
2014(3567)
2013(3653)
2012(3708)
2011(3188)
2010(3174)
2009(2850)
2008(2708)
2007(2176)
2006(2066)
2005(1724)
作者
(9372)
(8292)
(7745)
(7744)
(5213)
(4143)
(3502)
(3303)
(3132)
(2959)
(2951)
(2838)
(2697)
(2593)
(2489)
(2440)
(2390)
(2374)
(2293)
(2181)
(2096)
(1977)
(1927)
(1910)
(1895)
(1808)
(1803)
(1739)
(1702)
(1675)
学科
(15450)
经济(15442)
土地(8069)
地方(7328)
(7238)
(5635)
(5380)
农业(5067)
管理(4849)
方法(4136)
数学(3861)
数学方法(3848)
经济学(3637)
问题(3424)
地方经济(3058)
环境(2859)
中国(2829)
业经(2766)
资源(2195)
(2131)
农业经济(2123)
(2025)
(1979)
企业(1979)
城市(1959)
(1941)
生态(1867)
(1689)
贸易(1688)
财政(1608)
机构
学院(40014)
大学(38611)
研究(16201)
(15058)
管理(14859)
经济(14638)
(13547)
理学(12617)
中国(12546)
理学院(12394)
管理学(12081)
管理学院(12027)
科学(11951)
农业(10758)
(10303)
业大(10015)
(8935)
(8707)
(8513)
中心(8327)
研究所(8246)
农业大学(7532)
资源(6827)
(6487)
(6476)
师范(6436)
(6086)
(5990)
(5843)
(5825)
基金
项目(29940)
科学(23034)
研究(20773)
基金(20379)
(18156)
国家(17975)
(16117)
科学基金(14999)
社会(12551)
社会科(11728)
基金项目(11723)
社会科学(11721)
(10781)
自然(10470)
自然科(10112)
自然科学(10107)
自然科学基金(9894)
教育(8639)
编号(8595)
资助(7803)
(7499)
(7385)
重点(6988)
科技(6640)
课题(6554)
计划(6408)
成果(6156)
(6129)
发展(6022)
(5928)
期刊
(19942)
经济(19942)
中国(13793)
(12927)
研究(9634)
农业(8988)
科学(8573)
学报(8356)
大学(6020)
学学(5829)
资源(5813)
国土(5011)
土地(4599)
(4435)
业经(4238)
(3691)
管理(3542)
(3127)
金融(3127)
教育(2939)
技术(2900)
业大(2821)
(2746)
农村(2673)
(2673)
问题(2655)
农业大学(2488)
农业经济(2423)
科技(2411)
(2318)
共检索到6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云生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省现有耕地6996万亩(其中,中低产田占70%),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当前我国的平均水平。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优质耕地数量有所减少,土地质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制约着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冲破制约,既实现"保发展、保红线",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湖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正峰  
土地整治的实施必然会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景观等产生影响。将土地整治的综合效应分为资源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和景观效应,构建土地整治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湖北省天门市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应评估。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综合效应的分值为+10.57,代表土地整治在该区域产生了良好影响;土地整治对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和景观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别,其中对资源经济的影响最大,效应值为+6.37,对总效应的贡献率达到了60.27%;环境效应的效应值为-0.56,是4个单项效应中唯一的负向效应,代表土地整治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向向  张安录  杨蒙  
近年来,中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工作,但如何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实现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湖北省85个县(市、区)土地整治绩效的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测算土地整治生态潜力,并对数量、质量、生态潜力进行聚类,得出综合潜力,最后对土地整治绩效水平分级图与综合潜力分级图进行空间叠加,确定土地整治投入优先序。结果显示:(1)湖北省土地整治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其中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技术效率有效的地区有36个,规模效率有效的地区有29个,三者均值分别为0.8607,0.8931,0.960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利国  王占岐  李冰清  
论文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分析框架,将土地整治碳效应分为短期碳效应及长期碳效应,其中短期碳效应分为工程施工碳效应及地类转换碳效应,长期碳效应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和农业耕作活动碳效应。以湖北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态系统类型法等进行整治项目碳效应核算,并计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达到碳平衡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处于不同地貌类型及工程类型区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效应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是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各项目碳排放总量为4 602.00~22760.81 t,单位面积碳排放为5.18~19.62 t/hm2;地类转换既有碳汇效应,又有碳排放效应;土地整治后,各项目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增加了412.27~2 794.91 t/a;耕作活动碳排放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强度从8.11 t/a至463.76 t/a不等。整治工作后各项目达到碳平衡的时间最少需要2.68 a,最多需要36.66 a。对比分析表明,地形地貌、工程类型虽不是土地整治各类碳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间接地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排灌条件、耕地产能等多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区碳效应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谢方俊  张港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玲霞  赵微  王丽娜  张丽丽  
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在湖北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地貌类型区中选取不同工程模式、不同建设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开展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地貌和建设规模均是影响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对于相同地貌类型,随着土地整治建设规模的扩大,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相应增加;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整治后生态服务价值增大的边际规模有所差异(平原区最大、丘陵区次之、山地区最小)。实施土地整治对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影响幅度随着地貌类型变化有所不同。同等建设规模下,丘陵区和山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改善比平原区要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瑞  
阳春3月,记者在湖北省监利县、远安县、天门市、钟祥市、安陆市和嘉鱼县采访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做法经验。六市县的自然条件并不太好,有的是红土壤,有的是高山丘陵,有的远离城市,还有的地势低洼。但是,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也改变了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硕研  方相  杨钢桥  
研究目的:构建乡村产业转型概念框架,并进一步揭示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产业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结果:(1)乡村产业转型包括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和农业经营范围转型三个方面;(2)土地综合整治能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农业经营范围转型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分别通过了1%、1%和5%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在乡村产业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措施;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与二三产业高效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国瑞  
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发源地。明代李釜源在他所编纂的《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阔,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卫东  魏东岳  
近年来,国土资源领域发生了一些违法违纪案件,其中一部分与土地整治有关。主要原因是制度建设上还存在漏洞和缺陷:一些关键环节几乎是制度管制空白;有些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施明洲  
浙江省海宁市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用地供需矛盾愈显突出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成了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自国务院出台城乡建设用地相关政策以来,该市通过"四轮驱动"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有效保障了城乡统筹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湖北省云梦县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迈进,构建和谐云梦的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高产农田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保护良性循环,和谐共生。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共13个,投资总计4.4亿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远燃  刘强  杨帆  
为准确掌握湖北省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情况,湖北省国土整治局调研组先后到恩施自治州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市、建始县(简称五县市)进行调研。五县市建档造册的精准扶贫对象415个村、180506户、554438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惠及贫困村167个、贫困户38503户、贫困人口122128人,分别占各自总数的40%、21%和22%。紧扣精准扶贫,强化组织管理五县市围绕"整体脱贫、减贫摘帽"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对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和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可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其生计恢复力和生计韧性,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低收入—低依赖”>“高收入—低依赖”>“低收入—高依赖”>“高收入—高依赖”的分异特征,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以人为本、夯实民生”的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全面优化土地功能与效能,构建低环境风险、良性运转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挖潜区域产业特色,才能有效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农户生计的韧性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远燃  刘强  杨帆  
为准确掌握湖北省土地整治助推精准扶贫情况,湖北省国土整治局调研组先后到恩施自治州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市、建始县(简称五县市)进行调研。五县市建档造册的精准扶贫对象415个村、180506户、554438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惠及贫困村167个、贫困户38503户、贫困人口122128人,分别占各自总数的40%、21%和22%。紧扣精准扶贫,强化组织管理五县市围绕"整体脱贫、减贫摘帽"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