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6)
2023(11731)
2022(9345)
2021(8481)
2020(6947)
2019(15843)
2018(15946)
2017(30946)
2016(16836)
2015(19168)
2014(19377)
2013(19059)
2012(17884)
2011(16422)
2010(17122)
2009(16102)
2008(15759)
2007(14233)
2006(13303)
2005(12504)
作者
(50525)
(41850)
(41644)
(39495)
(26752)
(19742)
(18946)
(16211)
(16033)
(15003)
(14250)
(14001)
(13596)
(13484)
(12979)
(12785)
(12340)
(12040)
(12032)
(11908)
(10762)
(10419)
(10336)
(9552)
(9518)
(9418)
(9333)
(9325)
(8515)
(8271)
学科
(82307)
经济(82221)
(45191)
管理(43732)
(33553)
企业(33553)
方法(30219)
中国(28864)
数学(26881)
数学方法(26503)
(24415)
地方(22062)
业经(18632)
农业(16168)
(15781)
(15591)
(15321)
银行(15304)
(14911)
(14444)
金融(14443)
(14162)
(14146)
贸易(14145)
(13681)
(13613)
地方经济(11714)
环境(11638)
技术(11319)
发展(10886)
机构
学院(249536)
大学(248594)
(107517)
经济(105293)
管理(92069)
研究(90478)
理学(77571)
理学院(76656)
管理学(75117)
管理学院(74651)
中国(70036)
(54585)
科学(53008)
(51018)
(46326)
研究所(41448)
(41154)
中心(40472)
财经(39392)
(39261)
北京(35653)
(35547)
(34739)
师范(34415)
业大(34243)
经济学(33267)
(32201)
(31727)
农业(31634)
经济学院(29835)
基金
项目(155166)
科学(122128)
研究(116226)
基金(110846)
(96760)
国家(95543)
科学基金(80575)
社会(74561)
社会科(70710)
社会科学(70692)
(61314)
基金项目(56900)
教育(53217)
(51311)
自然(49139)
自然科(47949)
自然科学(47937)
编号(47636)
自然科学基金(47037)
资助(46306)
成果(40178)
(39201)
重点(35232)
课题(34324)
(34208)
发展(31927)
(31795)
(31412)
国家社会(30859)
创新(29734)
期刊
(129099)
经济(129099)
研究(81919)
中国(54987)
(40080)
管理(36842)
学报(36073)
(35990)
科学(34695)
教育(30373)
(29013)
金融(29013)
大学(28042)
农业(27150)
学学(26089)
技术(22822)
业经(22388)
经济研究(21012)
财经(19557)
问题(18045)
(16855)
(14013)
(13977)
统计(13706)
技术经济(13096)
国际(12611)
商业(12501)
(12321)
图书(12199)
理论(11977)
共检索到398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英  
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 ,提出了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通过研究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城镇化的特点 ,对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普秋  张向阳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偏差到逐步协调的发展过程,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初步形成,通过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典型相关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初步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程必定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对转变发展方式愈益重视,一系列基础性制度、重大基础设施和区域规划加速实施,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道路带来深远影响。城镇化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理应在国家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就业增长、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发挥各地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共进,是中国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国平  
城镇化是任何一国实现工业化和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过程,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住宅,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进辉  王殿安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全球发展潮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此,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普玲   李炎泽  
以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功能发挥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且绿色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提升起着中介效应。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国家审计功能发挥仍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国家审计的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白雪秋  
为了衡量金砖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本文在综合借鉴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察金砖国家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对其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金砖国家整体而言,城镇化率、人口、人均GDP、工业化率、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等都是碳排放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但城镇化发展是导致碳排放上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金砖国家总体的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关系,但各国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不尽相同。中国和印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潜在"倒U"关系,而巴西、南非、俄罗斯为潜在的"正U"关系;目前各金砖国家基本都处于碳排放随着城镇化率上升而上升的阶段,总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丽  刘昭媛  
介绍了东亚国家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城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认为城镇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借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将有益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具体经验包括政府的适度引导、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并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小勇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平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限制,并促进资源和要素按照市场的原则合理地向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集中。中国城镇化应当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大中小为一体,促两头带中间"的战略方针,在结构上,以大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依托;在数量上,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在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为民  李林鹏  
传统发展观下我国城镇化模式具有两大缺陷:一是以土地城镇化为内容的城镇化催生了房地产市场,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二是以人口数量城镇化为内容的城镇化恶化了城市容纳和承载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城乡协调、产业创新、经济效益和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中心内容。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发挥耕地保护制度的倒逼作用,加强城镇化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在产业创新和民生事业发展基础上激发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嘉汉  罗蓉  
文章结合地方实践,通过对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分析,提出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当前城镇化中诸多问题的正确选择和关键所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闻海燕  陈飞跃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推进人的城镇化。浙江店口、江苏华明、天津新桥三个小城镇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为新时期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一是差异化推进市民化;二是促进产城融合;三是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四是加快中心镇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