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3)
2023(8013)
2022(6175)
2021(5566)
2020(4652)
2019(10406)
2018(10727)
2017(20103)
2016(11581)
2015(12962)
2014(13513)
2013(12845)
2012(11821)
2011(10090)
2010(10828)
2009(10297)
2008(10028)
2007(9221)
2006(8499)
2005(8270)
作者
(34689)
(28461)
(28241)
(27312)
(18114)
(13401)
(12922)
(10996)
(10744)
(10321)
(9704)
(9654)
(9197)
(9177)
(9093)
(8676)
(8473)
(8385)
(8336)
(7941)
(7522)
(7121)
(7061)
(6561)
(6448)
(6417)
(6378)
(6224)
(5894)
(5872)
学科
(43003)
经济(42944)
管理(31538)
(29385)
(23842)
企业(23842)
中国(16855)
(14646)
(14248)
方法(13863)
(13728)
审计(12169)
业经(11637)
(11275)
(11106)
数学(10658)
数学方法(10459)
地方(10113)
农业(9364)
(9225)
银行(9200)
(8774)
(8626)
金融(8619)
(8587)
财务(8547)
财务管理(8473)
企业财务(8089)
理论(8060)
体制(7937)
机构
学院(160059)
大学(158915)
(61087)
经济(59481)
研究(57920)
管理(54853)
中国(46485)
理学(45414)
理学院(44861)
管理学(43869)
管理学院(43589)
(36489)
科学(35874)
(33302)
(31128)
(30253)
(27944)
研究所(27318)
中心(26692)
财经(25033)
业大(23575)
农业(23470)
北京(22867)
(22463)
(22026)
(21892)
师范(21717)
(21107)
(20983)
技术(18947)
基金
项目(98778)
科学(76515)
研究(73443)
基金(69061)
(60847)
国家(60316)
科学基金(50433)
社会(44961)
社会科(42465)
社会科学(42451)
(40308)
基金项目(35583)
教育(33992)
(33200)
自然(31534)
编号(30890)
自然科(30728)
自然科学(30717)
自然科学基金(30146)
资助(28195)
成果(27393)
重点(23249)
课题(23039)
(21701)
(21086)
(19729)
(19449)
项目编号(18891)
科研(18660)
创新(18558)
期刊
(76784)
经济(76784)
研究(53240)
中国(42503)
(29261)
(28907)
学报(27751)
科学(23551)
教育(21958)
管理(21428)
大学(20766)
学学(19418)
农业(19056)
(17886)
金融(17886)
技术(13584)
业经(13268)
财经(12705)
经济研究(12622)
(11014)
问题(10798)
审计(9654)
(9393)
会计(8821)
(8573)
财会(8563)
图书(8149)
(7708)
现代(7051)
理论(6984)
共检索到265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凌  
一、引言2014年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CAS33),首次提及“结构化主体”,要求将母公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同年,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以下简称CAS41)明确了结构化主体的概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敏  谢萌  
自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以来,关键审计事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应就审计中发现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沟通。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除了要求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披露之外,要求分批、分步在上市公司中有序推进,其中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A+H股公司)自2017年1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云  
本文对201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部分审计报告中出现以事项披露数量不充分、披露集中程度较高、披露内容相似度高等为主要表现的披露同质化问题,并归究其原因,并立足于整个行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师提出相关解决举措,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与决策相关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建华  万寿琼  
2018年1月1日起,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根据准则的要求,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将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与被审计项目相关的个性化信息,以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相关性、提高审计项目的透明度。这是几十年来审计报告最大的变化,被誉为本轮审计报告改革中"皇冠上的钻石"。本文结合英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娟  刘志耕  
在审计实务中,一些注册会计师(CPA)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关键审计事项的本质内涵,不仅对关键审计事项产生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而且不能在审计报告中正确识别和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为此,本文以日常审计实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基础,用案例的形式来分析、说明关键审计事项常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兆群  蔡润柱  郭嘉玲  
商业银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增多,给审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面对审计风险的提高,内部审计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与方法技术,了解审计发展的困局与出路,掌握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发展现状,探索一条可行的非结构化数据审计工作模式,从而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降低审计风险,逐步实现审计信息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其超  
随着所有权和经营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公司参与投资、发起设立或管理结构化主体的形式也日益普遍和多样化。由于结构化主体在确定控制方时没有将表决权或类似权利作为决定因素而设计,从而导致审计中是否应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判断的空间。本文通过案例,依据准则对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进行了分析、判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丽红  张呈  张龙平  牛艺琳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是否决策有用是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利用2015~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公司,A+H股公司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之后,盈余价值相关性显著下降,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增量风险信息吸引了投资者关注,增强了投资者感知的盈余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投资者决策中对盈余的依赖程度。此外,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类型来看,与商誉减值、固定资产减值、存货减值、股权投资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更显著。结论表明,关键审计事项通过提供风险相关的增量信息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为评估扩展式审计报告的决策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雅静   陈胜华  
注册会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丰富审计报告的信息内容,提高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和决策指导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忽略审计风格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审计风格的多样性源自注册会计师个体差异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工作规范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处理关键审计事项时表现为不同的决策取向和方法选择,可能对关键审计事项实质性内容的披露产生影响。本文探讨了审计风格与关键审计事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为了提升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质量和规范化,亟需构建完善的行业规范引导体系,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执业质量的严格管控,以尽量减少审计风格的主观性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的影响,确保审计活动能够准确揭示企业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晨  
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审计质量。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质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审计师技术背景特征和企业科技属性特征的不同会对两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淑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一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要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打破了原先标准化的报告模式,改进后的审计报告更趋向个性化,缓解了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与决策相关性。本文通过对2017年及2018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执行1504号准则目前披露情况的特征进行探究,旨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为更有效地落实优化新审计报告准则提供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骏   李文钰   蔡闫东   钱锦江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20年年报文本数据,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语调的视角,考察了企业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信息透明度提升,使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使用更多积极词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CEO拥有科技背景,或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高,或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资质,或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水平更高,又或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更高地区的样本中,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语调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关于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反应行为的检验还发现,尽管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持乐观态度,但在审计业务承接和实施过程中依然保持了谨慎执业的作风。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做出的披露应对行为,并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耀友福  周兰  
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对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数字技术进步冲击下,年报审计师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中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更加谨慎,具体表现为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数目、风险匹配度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和数字化业务风险匹配的关键审计事项。进一步地,数字技术进步下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在审计师信息技术背景组合的样本中更明显,并且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特性强化了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控制决策。作用机制表明,数字化机制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和增加审计投入力度,进而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文从数字技术环境变化层面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对数字技术进步下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高靖男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12项审计报告准则,其中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作为本次准则修订的核心,旨在提高我国审计报告质量,对审计报告进行供给侧改革。文章以2016年度所有A+H股及纯H股上市公司93份含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为样本,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合规性和充分性,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和广大投资者产生的影响,指出关键审计事项充实了审计报告的内容,使审计报告质量得到改善,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良好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葆春  郭蓉  
本文选取新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实施前后2015-201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具体分类维度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后显著提高了审计质量,而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质量的正向关系在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