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2)
- 2023(6418)
- 2022(4826)
- 2021(4454)
- 2020(3829)
- 2019(7578)
- 2018(7791)
- 2017(14352)
- 2016(8109)
- 2015(9344)
- 2014(9732)
- 2013(8966)
- 2012(8089)
- 2011(7267)
- 2010(7493)
- 2009(7019)
- 2008(7203)
- 2007(6674)
- 2006(6132)
- 2005(5716)
- 学科
- 济(32381)
- 经济(32342)
- 管理(22848)
- 业(21398)
- 企(17212)
- 企业(17212)
- 方法(12187)
- 中国(11054)
- 农(10353)
- 数学(9807)
- 学(9619)
- 数学方法(9576)
- 业经(8917)
- 财(7548)
- 农业(7034)
- 理论(6902)
- 地方(6491)
- 制(6450)
- 发(6024)
- 银(5949)
- 银行(5929)
- 行(5605)
- 融(5483)
- 金融(5480)
- 发展(4962)
- 产业(4956)
- 务(4949)
- 展(4946)
- 和(4931)
- 财务(4917)
- 机构
- 大学(124060)
- 学院(123032)
- 研究(44958)
- 济(43878)
- 经济(42738)
- 管理(42531)
- 理学(36317)
- 理学院(35800)
- 管理学(34614)
- 管理学院(34416)
- 中国(33822)
- 科学(30409)
- 京(28179)
- 农(24247)
- 所(23876)
- 研究所(22004)
- 财(20900)
- 业大(20196)
- 中心(20100)
- 江(20078)
- 农业(19214)
- 范(18369)
- 师范(18110)
- 北京(17725)
- 财经(16570)
- 院(16289)
- 州(15977)
- 经(14983)
- 师范大学(14702)
- 技术(14425)
- 基金
- 项目(82250)
- 科学(64088)
- 基金(59046)
- 研究(57351)
- 家(53284)
- 国家(52878)
- 科学基金(44292)
- 社会(35245)
- 社会科(33319)
- 社会科学(33310)
- 省(32025)
- 基金项目(30599)
- 自然(29683)
- 自然科(29013)
- 自然科学(29002)
- 自然科学基金(28492)
- 划(27743)
- 教育(26728)
- 资助(24021)
- 编号(23147)
- 成果(19926)
- 重点(19304)
- 发(17616)
- 部(17255)
- 课题(16653)
- 创(16256)
- 计划(15962)
- 科研(15775)
- 创新(15312)
- 国家社会(14876)
共检索到186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巍 齐星亮 袁逖飞 郭本禹
自闭症领域内的已有理论均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为自闭症谱系症候群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更难以开发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共情—系统化理论认为自闭症个体"原理"导向的思维决定了其共情能力缺损,而系统化能力无损甚至超常,这导致其产生社会认知障碍与非社会性特征(刻板行为、同一性需求、变化阻抗与能力孤岛等)。这种设想整合了已有理论的优势并弥补了其不足。依据共情与系统化之间的代偿关系,已有研究者开发出"运输机"卡通电影来帮助自闭症个体利用较强的系统化能力改善其共情缺损。未来,共情—系统化理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假设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丽 陆桂芝
共情缺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核心缺陷与诊断标准之一,尤其表现在观点采择、社会互动、情感表达与识别以及情绪理解等方面。共情缺损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社会理解、社会交往与融合等技能的掌握存在消极影响。本文梳理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产生的生物学机制、脑神经生理学机制,介绍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缺损有关的心理理论、镜像神经元理论、情绪共享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和极端男性脑理论,并分析和借鉴了"运输车"、情绪认知与理解训练和社会认知与技能训练等共情缺损干预方法,为国内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共情障碍的干预与矫正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的共情缺损,提升其社会认知与技能,促进其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廖梦怡 陈靓影 张坤 王广帅
共情缺陷是导致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重要因素。研究选取了28名3-7岁的自闭症和正常发展儿童,通过生理信号、面部表情和认知绩效等多模态数据的分析,探讨自闭症儿童共情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分析自闭症儿童共情缺陷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能力缺陷主要体现在较差的认知共情能力和较差的面部表情模仿能力;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过程存在正常的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异常的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因此,自闭症儿童共情能力的干预重点应聚焦认知调节过程中认知共情能力的提升和表情模仿能力的训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圣涛
社会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探讨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 :理论研究、社会反应、非言语交流、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概述了近年来有关自闭症儿童与同辈、成人等社会交往的早期干预研究。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社会缺陷 社会反应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新宇 陈东帆 李睿强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影响迅速蔓延到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领域中,现代化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综述了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旨在为现代化技术在康复领域中应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晓霞 王叶 刘欣 向友余
社会交往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核心症状之一,共情能力是提升社会互动的重要技能,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互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共情发展的缺陷,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共情发展特征、干预方法、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基于此,文章对当前研究进行梳理及反思,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先春 张阳阳 洪小龙
多感觉学习是指同时呈现视觉、听觉、嗅觉、体感觉等不同感觉模式信息组合获得经验与知识的学习方式,较单一感觉学习模式表现出诸多优势。本文首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回顾了多感觉学习的脑基础,即多感觉整合。多感觉学习增强了不同大脑部位的激活水平,同时加强了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系,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和自闭症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因此通过多感觉学习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多感觉整合能力,从而起到较好的行为干预效果。
关键词:
多感觉学习 多感觉整合 阅读困难 自闭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霍文瑶 刘艳虹 胡晓毅
理解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是重要的非言语加工技能之一,是人类进行有效互动和交往的基础。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存在严重缺陷。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中的变动标准设计,通过自制面部表情识别教具结合回合式教学对三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产生了积极效果,三名自闭症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自闭症 面部表情识别 回合式教学 干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中 武智 卢长彬
高职毕业生职场自闭症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其成长环境、家庭环境、职场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综合素养均有关联。文章在分析高职毕业生职场自闭症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整体建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场自闭症的防控体系和监控机制的对策,具体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全程跟踪服务毕业生职业成长、多方协作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
高职 毕业生 职场自闭症 成因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伟伟
非言语沟通能力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共同注意能力缺陷、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的缺陷以及要求、社会互动能力的缺陷三方面对国外自闭症儿童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的发展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立新 彭聃龄 王培梅
本文对自闭症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表明 ,自闭症的心理推测能力缺陷可能与右侧眶额皮质、左内侧前额皮质及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内侧颞叶等脑区的损伤有关 ;中枢性统合不足可能与小脑病变有关 ;执行功能障碍可能与额叶、基底节异常有关。现有研究结果相当不一致 ,有关上述三种理论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还存在很多争议。
关键词:
自闭症 心理推测 中枢性统合 执行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絮茸 孙玉梅
本研究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系统论视角,将自闭症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个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系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大小、强弱是有差异的,是可以相互叠加也可以相互削弱的,而且其作用将会随着儿童生存时空、情感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是儿童发展各系统中,能够与其他各系统进行交流与互动的最主要的中介要素,儿童的社会生态各系统要耦合形成教育合力,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主动获取教育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金来 张向葵
同伴介入法是1979年由Strain和Odom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干预方法。它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训练有社交能力的普通儿童,通过指导他们与自闭症儿童建立恰当的社交模式、强化自闭症儿童合适的社交行为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大量实证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同伴介入法能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除此之外,同伴介入法的干预效果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持,其干预情境可以得到泛化,应用也较为广泛。
关键词:
自闭症 同伴介入法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慧 敖勇前 王庭照
动物辅助干预是在人的健康、教育和公众服务中,借助动物进行的有目标、有组织的干预。根据干预目标和应用条件不同,动物辅助干预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涉及狗、马、豚鼠、海豚等多种动物类型。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动物辅助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和其他症状(高压、情绪、问题行为和运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动物辅助干预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独特价值,促进自闭症儿童发展。
关键词:
动物辅助干预 自闭症儿童 康复训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丽君 李根强 罗艳艳 杨世昌
儿童自闭症是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后会严重影响一生。这已引起各国医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在众多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和技术中,音乐疗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系统检索了Ovid-Medline/PubMed和FMIF数据库,主要分析了2000年以来的12篇采用音乐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研究报告,分别从研究方法、可行性、干预目标、音乐疗法的类型等方面探讨了音乐疗法在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自闭症 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