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6)
- 2023(7872)
- 2022(6455)
- 2021(6077)
- 2020(5186)
- 2019(11881)
- 2018(11655)
- 2017(22385)
- 2016(12680)
- 2015(13966)
- 2014(13964)
- 2013(13759)
- 2012(12442)
- 2011(10791)
- 2010(11169)
- 2009(10879)
- 2008(11756)
- 2007(10405)
- 2006(9598)
- 2005(9055)
- 学科
- 企(78160)
- 企业(78160)
- 业(72389)
- 管理(62606)
- 济(53212)
- 经济(53110)
- 财(30715)
- 务(24797)
- 财务(24794)
- 方法(24785)
- 财务管理(24766)
- 企业财务(23754)
- 业经(20728)
- 制(17738)
- 数学(16858)
- 数学方法(16697)
- 体(14801)
- 技术(13741)
- 体制(13542)
- 企业经济(12538)
- 划(12340)
- 和(12155)
- 理论(12136)
- 策(12053)
- 经营(11459)
- 中国(11345)
- 技术管理(10320)
- 决策(9545)
- 农(9353)
- 计划(9004)
- 机构
- 学院(180706)
- 大学(179128)
- 济(77099)
- 经济(75755)
- 管理(75600)
- 理学(64118)
- 理学院(63536)
- 管理学(62837)
- 管理学院(62453)
- 研究(57640)
- 中国(47180)
- 财(43766)
- 京(37564)
- 财经(33061)
- 科学(31178)
- 经(29878)
- 江(29499)
- 所(29055)
- 中心(25446)
- 研究所(25364)
- 财经大学(24474)
- 北京(24279)
- 商学(23280)
- 商学院(23097)
- 经济学(23010)
- 州(22781)
- 农(22477)
- 业大(21652)
- 院(21616)
- 经济学院(20621)
- 基金
- 项目(109106)
- 科学(87598)
- 研究(81398)
- 基金(80853)
- 家(69462)
- 国家(68787)
- 科学基金(60888)
- 社会(53507)
- 社会科(50644)
- 社会科学(50625)
- 基金项目(42120)
- 省(42056)
- 自然(38982)
- 自然科(38151)
- 自然科学(38140)
- 教育(37748)
- 自然科学基金(37562)
- 划(34498)
- 资助(33401)
- 编号(31747)
- 成果(26903)
- 部(25216)
- 业(24533)
- 创(24474)
- 重点(24360)
- 创新(22781)
- 性(22532)
- 制(22488)
- 教育部(22345)
- 国家社会(22074)
共检索到287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将企业的评价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奖惩由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来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和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为了有效选择和监督经理。产权改革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两种改革思路,都是为了创造有效的竞争,达到合理选择和监督经理的目的。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可从退出竞争性行业、剥离政策性负担、全面分权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少华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 ,存在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 ,即产权改革主线论和外部环境改革主线论 ,本文旨在对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和各自存在的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合 ,以期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形成共识。本文认为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产权改革的重要性 ,但不能把产权改革等同于私有化 ,我国的产权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有层次的 ,一切有利于提高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统一程度的改革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产权改革。同时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仅有产权改革是不够的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重要。不能把产权神化 ,也不能把市场机制神化 ,任何绝对化的态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比较 整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枝茂
一、现实与理论的反差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化改造,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国企痼疾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现实的改制操作却远远出乎设计者的初衷。国企改制的实质是什么?公司化的核心是什么?规范化的公司制企业如何运作?不很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改制“怪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月秋 宋贻强
国有股权的单一化和集中化是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极不规范和完善的深刻根源 ,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又是其直接原因。国企公司化改造过程中首先必须调整国企的股权结构 ,平衡各股之间的利益关系 ,并确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实现产权主体的制衡
关键词: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分权制衡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艾春香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两大根本性的难题 :一是建立国有企业的股权约束激励机制 ,二是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运行主体。但在现行产权制度的安排下 ,这两大难题无解可求。因此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现行的产权制度。与之相配套 ,还要完善公司运行机制 ,推进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立军 陈信元
本文以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以及中央政府基于公司规模和行业特征采取的"抓大放小"和"战略调整"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最终控制人政府级别、政府持股比例以及政府持股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快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由低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低;并且,大规模公司、管制性行业公司更可能由高级别地方政府控制、政府持有股权比例更高。但在政府持股方式上,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并不稳定,而大规模公司由政府直接持股的可能性更小,并且管制性行业与非管制性行业公司无显著区别。这些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进程以及中央政府采取的国企改革策略对公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济群 张伦书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大大地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所有制改革中,理论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中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组织方案并在逐步试行。尽管这一系列的主张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从其内在联系中可以归结为效率化原则和民主化原则这两种改革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华 陆逊
在一切公有的传统经济体制下 ,如何内生出以自然人为基础的产权主体 ,实际上就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实质。林毅夫、郎咸平和秦晖等人主要从市场宏观经济环境角度 ,认为物质资本产权要进入市场交易 ,其来源首先要公正或正确 ,否则 ,人们在心里会根本不承认这种物质资本产权 ,市场交易秩序也就无法建立。周其仁和张维迎等人则从微观角度 ,希望通过增量改革和企业所有权制度创新 ,建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互转化的产权制度 ,逐步转变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缺位的局面。
关键词:
产权 人力资本 企业所有权 公司治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竞成 姚先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天
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本文曾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讨会”(1997年5月)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洛杉矶,1997年8月)上宣读。本文的部分内容是以作者与李山博士发表于《亚洲华尔街日报》(1997年7月18日)上的文章为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清泰
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中国微观经济的要害,这一问题涉及政府职能、金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等领域。中国改革有一个难解的扣,就是如何在保留一定国有成分的情况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公司治理有效,并妥善处理政府———国家所有权人———公司之间的关系。作者结合世行报告,分析了解开这一扣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市场体制 委托—代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