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3)
2023(8094)
2022(6660)
2021(6372)
2020(5096)
2019(11530)
2018(11132)
2017(21070)
2016(10957)
2015(12662)
2014(12367)
2013(12427)
2012(11703)
2011(11105)
2010(10673)
2009(9912)
2008(9680)
2007(8362)
2006(7568)
2005(7011)
作者
(30045)
(25181)
(25094)
(24090)
(16132)
(11890)
(11546)
(9759)
(9739)
(8784)
(8781)
(8595)
(8182)
(7998)
(7732)
(7684)
(7446)
(7429)
(7242)
(7180)
(6480)
(5908)
(5827)
(5805)
(5670)
(5504)
(5403)
(5305)
(4965)
(4926)
学科
(51633)
经济(51587)
管理(29624)
(23330)
方法(19575)
中国(18750)
(17948)
企业(17948)
数学(17084)
数学方法(16995)
(12126)
地方(12048)
(11563)
贸易(11556)
(11304)
(11284)
(10981)
图书(10374)
书馆(9841)
图书馆(9841)
业经(9768)
(9143)
工作(8640)
(8426)
(8167)
金融(8165)
环境(8039)
(7889)
银行(7888)
农业(7868)
机构
大学(170519)
学院(162115)
(75650)
经济(74429)
管理(60659)
研究(59401)
理学(51436)
理学院(50754)
管理学(50235)
管理学院(49858)
中国(46084)
(35952)
(34062)
科学(32919)
(28605)
财经(27679)
研究所(26082)
经济学(26066)
中心(25890)
(25493)
(25435)
师范(25391)
经济学院(23499)
北京(23147)
(22435)
图书(21365)
(20975)
师范大学(20836)
书馆(20786)
图书馆(20783)
基金
项目(107427)
科学(86706)
研究(84180)
基金(81378)
(70017)
国家(69496)
科学基金(59482)
社会(58236)
社会科(55410)
社会科学(55400)
基金项目(42246)
(36620)
教育(36602)
编号(34193)
自然(33269)
(32626)
自然科(32528)
自然科学(32521)
自然科学基金(31951)
资助(31479)
成果(30431)
国家社会(26479)
(25724)
(24175)
重点(24174)
中国(23893)
教育部(22811)
(21984)
人文(21966)
课题(21761)
期刊
(81272)
经济(81272)
研究(53632)
中国(29625)
图书(29470)
(24890)
学报(24760)
书馆(23773)
图书馆(23773)
科学(21397)
管理(20366)
大学(19027)
(16912)
教育(16324)
财经(15572)
学学(15537)
经济研究(14683)
(13729)
金融(13729)
(13690)
农业(11864)
(11654)
问题(11583)
(10887)
论坛(10887)
技术(10843)
业经(10803)
世界(10236)
国际(10066)
情报(8428)
共检索到253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慈恩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一个理想型的概念。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出发,可知图书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公共领域存在形态之一。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了知识产品的公共化和文化传播方面。公共舆论是公共领域功能的具体表现,图书馆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公共舆论的功能。各图书馆对报刊的收藏以供阅读流通以及各类图书馆馆刊的大量创办则是近代以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于公共领域拓展的又一表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悄然兴起。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发展虽然有其落后性,但它的出现给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体现的公共、公平、公益特性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推行的一些读者服务如"巡回文库"、"邮寄借阅"很具特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龙耀华  
1903年创办的常德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图书馆”命名的公共图书馆,但是由于存在时间不长,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对于创办者雷光宇的情况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张冠李戴。本文详细考证雷光宇生平,记述其在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之功,兼及其经历、交游与著述,将其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和研究,揭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开创者的思想历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侯宽其  
一座城市的中心,不仅应具有商业功能,而且应具有包括图书馆文化在内的文化功能。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公共图书馆建于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在西方,图书馆先于商业中心而建,图书馆跟着商业中心走;在我国,图书馆后于城市而建,图书馆选址倾向于清静之地。我们错误选择的思想原因,是“重农轻商”及“学而优则仕”潜意识在作怪。我们应当学习欧美国家, 把公共图书馆建到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去,让它为更多的人服务,让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前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世伟  
中国公共图书馆需要建设全域服务体系以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全域服务是对单域和多域服务的突破和超越,其体现出线性时间与立体空间的延伸、穿越、塑造、融合、选择、感知,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丰富逻辑。全域服务在中国公共图书馆已有了多年成效卓著的实践探索,创造了城乡一体总分型、主题活动推进型、社会协同共建型、物流配送便捷型的新模式。未来,中国公共图书馆应首先在持续深化的法制建设下不断提升全域服务建设水平;其次,根据全域服务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服务模式深化公共图书馆改革;再者,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全域服务建设有机结合;此外,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全域服务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翠平  
本文从信息服务、地方文献的概念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入手,介绍了湘潭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中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席涛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障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文化公益、提高资源利用等责任。认真履行公共责任是建立公共图书馆合法性基础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公共责任空间是增加合法性资源的有效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图书馆责任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发展壮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因而,必须强化公共精神、建立监管机制、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确保公共图书馆公共责任的实现,并在承担公共责任的过程中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学民  
本文通过例证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上改变传统图书馆坐守阵地、等客上门、封闭单一的服务方式 ,走改革、开放、创新的办馆道路 ,把读者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家庭、学校、军营等社会的各个领域 ,从而提高了办馆效益 ,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岩  蔡箐  
专业能力是保障一个行业、一项事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存在已有数千年历史,但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在社会层面仍存在若干质疑。进入新世纪以来,因受数字网络时代冲击、现有制度制约、职业资格制度缺失、业务外包探索以及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等因素影响~([1]),社会和行业自身都对图书馆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对图书馆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充分认识图书馆管理运营的专业性及自身的文化属性,对清醒辨识各种思潮,推动事业理性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易宁  
文章依据史料对日本公共图书馆在近代的发端、日本"公共図書館"的最初形态进行研究。首先,依据福泽谕吉和岩仓使节团带入日本的出访见闻还原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传入日本时的最初形态。其次,探讨日本近代社会独特的"不完整的近代市民社会"对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受容方式,考察公共图书馆所依存的公共领域在近代日本的发展状态。由于日本近代初期市民社会发展不成熟,因此建立起近代天皇制国家,公共领域由"私之公"与"政府之公"结合而成,因此发端于日本近代的公共图书馆同时发生于这两个割裂的领域之中,从而以官立书籍馆与私立集书公司的形式出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萌  
本文通过梳理PPP模式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适用情况,对佛山市联合图书馆智能图书馆建设中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形式进行研究,并提出通过借鉴PPP模式的思路,构建智能图书馆多元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银萍  
美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理念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精神的觉醒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美国民主精神的重要体现。晚清之际美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有译介西方著作,到美国实地考察、游历,"洋人"直接在中国开办近代新式图书馆等途径,其促进了中国传统藏书楼向近代意义上早期公共图书馆的转变;传播了先进的近代图书馆学文化思想,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进步性;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图书馆学人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金  
本文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现实说明图书馆必须保持公益性形象,不能推向市场。这决定了图书馆收费不能以市场为原则,要坚持免费服务原则。但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图书馆的部分收费是有其合理性的。最后作者通过对其他公共物品收费方法的借鉴,对图书馆如何规范收费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武刚  
总分馆制是推动图书馆服务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从行政区划层级、行政管辖权限、财政管理体制及已有实践探索来看,县域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合适单元。总分馆制的实现途径是:在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其他公共设施及社会设施,互联互通;在资源保障方面,统筹使用全县购书经费,建立图书流转机制,跨界整合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在服务提供方面,以阅读活动促进阅读服务,城乡一体;在运营管理方面,总馆与分馆职能划分明确,各司其职。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需要获得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及县级文化馆的支持和协助,同时要加强县级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并引入专业化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