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6)
2023(8696)
2022(7261)
2021(7501)
2020(6165)
2019(14654)
2018(14736)
2017(26708)
2016(15243)
2015(17762)
2014(17643)
2013(16714)
2012(15295)
2011(14241)
2010(14471)
2009(13008)
2008(12745)
2007(11116)
2006(9928)
2005(9169)
作者
(39482)
(32656)
(32642)
(31511)
(20986)
(15602)
(14985)
(13025)
(12825)
(11739)
(11230)
(11211)
(10679)
(10497)
(10366)
(10333)
(9958)
(9585)
(9556)
(9368)
(8694)
(8058)
(8055)
(7695)
(7523)
(7410)
(7233)
(7099)
(6603)
(6499)
学科
(60825)
经济(60781)
管理(33282)
(30374)
方法(30213)
数学(27804)
数学方法(27247)
中国(24226)
(23774)
企业(23774)
教育(20350)
(15222)
(14378)
理论(13069)
(13031)
贸易(13020)
(12803)
(11405)
业经(10164)
(9672)
教学(9624)
(9366)
技术(9244)
农业(9045)
(8565)
银行(8554)
地方(8328)
(8295)
(8055)
金融(8053)
机构
大学(213719)
学院(206117)
(87211)
经济(85625)
研究(77408)
管理(73254)
理学(63212)
理学院(62431)
管理学(61039)
管理学院(60633)
中国(54093)
(48785)
科学(44056)
(38114)
(37372)
(36482)
师范(36266)
研究所(34946)
中心(32777)
教育(32670)
北京(31453)
(30696)
财经(30097)
师范大学(30030)
经济学(28801)
(27742)
(27615)
(27544)
业大(26157)
经济学院(25725)
基金
项目(134121)
科学(108105)
研究(104612)
基金(97208)
(84178)
国家(83458)
科学基金(70913)
社会(65851)
社会科(62365)
社会科学(62354)
教育(56888)
(50144)
基金项目(48909)
(45200)
自然(43540)
编号(43007)
自然科(42631)
自然科学(42623)
资助(41967)
自然科学基金(41879)
成果(37977)
(33372)
课题(33210)
重点(31964)
教育部(29710)
(29570)
(28011)
国家社会(27297)
大学(27098)
中国(26998)
期刊
(89915)
经济(89915)
研究(72725)
教育(55134)
中国(49829)
学报(28719)
科学(28154)
管理(27948)
(27294)
(24246)
大学(23771)
技术(22729)
学学(20543)
农业(17214)
经济研究(16166)
财经(15710)
(15378)
金融(15378)
职业(14045)
(13750)
(12112)
问题(11744)
业经(11697)
统计(11677)
世界(11131)
(10668)
国际(10515)
(10427)
论坛(10427)
(10096)
共检索到317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 ,确立于 2 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 ,2 0世纪 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 ,而战后、特别是 6 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周奕  
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与改革历程中积累而成的特殊综合体,具体体现为:学科范式与问题范式并举、专业体制与群众体制并举、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并举、自主创新与国际借鉴并举。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模式"的形成机制复杂:实践需要是"中国模式"的驱动引擎,学科建制是"中国模式"的支撑平台,创新、创业、开放精神是"中国模式"的精神支持。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世界性、普适性意义。未来需进一步深耕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秋白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两类供求的性质、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两类供求背道而驰的特征,同时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自动调节机制,它在客观上起到了缓解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寻求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几种模式与政策取向,提出应尽快建立起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在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反思与调整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供求政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明  
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也要由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转变。为实现此转变 ,有必要实行从“大政府、小社会”到“小政府、大社会”、从模糊的政府角色定位到清晰的政府角色定位、从直接行政控制为主到间接宏观调控为主、从中央集权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从规制性调控到保障性调控、从单向性调节到多维性调节等一系列根本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艰难的选择:突破苏联教育模式姚启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于1956年首先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试图找到一条比苏联办法更好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①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恩来  李勇  覃红霞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从建党初期领导权问题的提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从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一切"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直到新时代实现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从局部到全面,既是对自身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的历史成果。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制度保障,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敏  
美国社区学院被公认为世界最成功的社区高等教育模式之一,在我国也有所借鉴与效仿。本文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发现,美国式社区学院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土壤,其诞生和成长的部分条件在中国或不成熟、或不具备。因此,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不宜简单移植,对社区学院模式的推广也应持谨慎态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辉峰  
通过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模式的对比分析,利用对苏南、苏中、苏北等地涉农高校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模式的调研及数据的分析,建立适合江苏省涉农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模式,特别是适合涉农行业类招生、涉农技能型招生模式,为决策部门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启兵  毛亚庆  
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正在从兴盛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含混、学术文化与全面质量管理文化的冲突、全面质量管理未能聚焦于高等教育核心领域而被边缘化等。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困境理应引起我们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警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邬大光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纪之交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加大力度 ,以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大致分为主动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和被动型的、追赶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摆脱追赶型大众化模式的某些特征,由外延式扩张开始走向了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始由追赶型、被动型的模式向主动型的模式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可以成功跨越追赶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某些困境,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飞舟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提出多样化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徐国兴  
最近2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也激起了我研究中国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强烈兴趣。纵观中国高等教育最近20年间的变化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其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从1998-1999年度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新”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方面,更表现在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大柔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等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上进行重大变革。智能化的“网络高校”是2 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办学模式 ,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教育和自我实现型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