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9)
2023(10770)
2022(9340)
2021(8602)
2020(7661)
2019(17523)
2018(17661)
2017(33813)
2016(18988)
2015(22033)
2014(22533)
2013(22409)
2012(21504)
2011(19394)
2010(19673)
2009(18217)
2008(18555)
2007(17075)
2006(14919)
2005(13616)
作者
(58701)
(48683)
(48492)
(46338)
(31013)
(23421)
(22546)
(19104)
(18639)
(17794)
(16688)
(16595)
(15767)
(15610)
(15402)
(15354)
(15107)
(14428)
(14283)
(14246)
(12434)
(12412)
(12029)
(11388)
(11168)
(11018)
(10911)
(10911)
(10163)
(10130)
学科
(72101)
经济(71953)
管理(49439)
(45699)
(34468)
企业(34468)
方法(33496)
数学(28430)
数学方法(28067)
中国(22029)
(21087)
(20521)
(19683)
(16691)
地方(15400)
业经(15092)
(14174)
贸易(14170)
(13748)
理论(13480)
农业(13247)
(13037)
(12256)
银行(12203)
(11788)
金融(11780)
(11734)
(11289)
工作(11195)
教育(10989)
机构
大学(278745)
学院(271816)
(103559)
经济(100798)
管理(98248)
研究(97071)
理学(82521)
理学院(81408)
管理学(79694)
管理学院(79127)
中国(73042)
科学(62931)
(61714)
(54453)
(51897)
(50002)
研究所(47002)
中心(44993)
(44750)
业大(44588)
农业(43249)
北京(39313)
(39159)
师范(38657)
财经(38179)
(35963)
(34520)
(34359)
(31795)
技术(31517)
基金
项目(176710)
科学(134573)
研究(127826)
基金(123487)
(109668)
国家(108712)
科学基金(89319)
社会(77057)
社会科(72541)
社会科学(72516)
(69571)
基金项目(64732)
(59481)
教育(58873)
自然(57421)
自然科(56034)
自然科学(56009)
自然科学基金(54983)
编号(54833)
资助(51619)
成果(48173)
重点(40302)
(38551)
(38301)
课题(37609)
(35436)
科研(34302)
项目编号(33950)
计划(33370)
创新(33156)
期刊
(117382)
经济(117382)
研究(78859)
中国(61659)
学报(54021)
(48946)
科学(42245)
(40177)
大学(39238)
图书(34860)
学学(34859)
教育(34666)
管理(34209)
农业(32498)
书馆(27114)
图书馆(27114)
(23701)
金融(23701)
技术(23017)
财经(19158)
业经(18753)
经济研究(18703)
(17894)
(16590)
问题(16038)
(15100)
(15062)
论坛(15062)
(13632)
理论(13190)
共检索到43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晓曦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我国公共文化领域首部"基本法",也是文化领域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一部法律。《公共图书馆法》则是从公共图书馆单一领域角度出发,对前者提出的基本原则、制度要求进行专门化和具体化。二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关于设施布局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免费开放、社会化发展、考核评价、人才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均是面向各类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出的统一要求;《公共图书馆法》中在相关章节逐一回应了这些要求,并根据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功能、特点和规律将要求细化、完善,使条款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华  楚天舒  
在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在内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分为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同的义务主体,其法律义务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其他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是消极不作为义务,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承担的是具体给付义务,行政机关承担的则是抽象给付义务。传统的文化法律实施机制(即文化执法模式)建立在威慑理论基础上,适用于文化市场监管领域的私权利主体。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机关、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都是承担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部门,传统针对私权利主体的文化执法模式不能适用或不宜适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也不能直接适用针对文化市场监管的文化执法模式。基于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中法律义务主体和义务内容的性质,宜对承担公权力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适用公共文化法律实施的软法机制,对属于私权利主体的其他组织和个人扩展适用公共文化法律的文化执法机制,进而构造出一种软法机制和传统机制交融的公共文化法律实施模式。图1。表1。参考文献39。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柯平  
《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体系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协同保障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化框架的基石。在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基层总分馆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诸方面,《公共图书馆法》都做了专门规定,提供了全面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忠强  
从法律规范、规划统筹、科学决策、考核评价、经费保障、资源建设、人才保障、服务创新和用户激励等9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借鉴泰达图书馆的成功经验,较为全面地探讨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良芝  李晓新  朱艳华  刘煜蔷  
本研究以近20年来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部分纲领性文件、80家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及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后的总结材料为文本,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使命陈述和服务项目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公共图书馆纲领性文献对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或任务)基本上都省略不表,公共图书馆界更多地是从国外公共图书馆使命中借鉴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但截止目前,这种借鉴还没有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设计。文章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值得我国图书馆界深思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荣东  
在阐明公共服务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论述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指出信息知识保障是公共图书馆精神本质的体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淳姣  赵媛  张欢  
对3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107名馆长、46名部门负责人或主任和46名馆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一方面,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权益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少年儿童信息资源建设、免费公共空间开放以及设立社区、街道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领域;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工作还存在不足,如并不十分了解弱势群体基本情况和信息获取情况、缺乏弱势群体保障制度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建设较落后、对弱势群体的个体档案建设薄弱以及服务发展不均衡等。此外,这些不足并非孤立而是环环相扣。这就导致保障弱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勇文  张洪彬  
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权利的内涵,介绍了深圳市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功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红蕾  经渊  郑建明  
[目的/意义]从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内容进行解读,揭示公共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实践路径。[方法/过程]引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三大概念分析工具:惯习、资本、场域,分析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对于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适用性,进而从文化身份认同、文化权利保障、文化生态平衡以及文化建设良性发展4个层面对该法案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建设良性发展模型,并对该法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结果/结论]培育文化主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强化文化资本的文化权利保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汝南  刘晓莹  
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公共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在立法历史、立法主体、立法结构、立法内容4个方面存在的异同,我们认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工作可以参照美国,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阐释或实施细则、健全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或行政规章、推进建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中国图书馆学会引领作用4种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江海潮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其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少儿阅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资源、空间和活动服务方面充分保障少儿群体的权利。指出我国促进全民阅读首先应当促进少儿阅读,概括总结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的有益实践,归纳出公共图书馆保障少儿服务的一般实现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箐  
探讨了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网络的性质、功能、模式特点,并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克服种种缺陷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依靠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保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洪凯  
在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提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保障条件和基本实现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燕辉  
"国家义务—公民权利"是现有公民国家关系的新表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赖于国家义务的履行。图书馆权利具有积极权利的属性,需要国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才能实现。根据图书馆权利的权能,可将相应的国家义务分为尊重义务、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作为客观的法,是一种客观价值秩序,是国家对公民图书馆权益保护义务的履行;而给付义务则是国家直接履行物质给付、服务或程序给付等义务,给付义务的主要执行机构是行政机构(给付行政)。结合相关法条可见,对图书馆权利而言,国家的物质给付义务包括国家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图书馆馆舍、设立图书馆服务网点、为图书馆发展建设建立预算制度保证及时足额拨款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赵天缘  徐晓晨  
[目的 /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现状,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为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升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调研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共图书馆面向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现状。[结果 /结论]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对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仍未得以充分开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其服务意识与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图书馆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对阅读障碍症群体的关注,完善服务,为阅读障碍症群体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