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1)
- 2023(4546)
- 2022(3802)
- 2021(3565)
- 2020(2901)
- 2019(6501)
- 2018(6207)
- 2017(11443)
- 2016(6199)
- 2015(7127)
- 2014(6980)
- 2013(6847)
- 2012(5953)
- 2011(4815)
- 2010(5223)
- 2009(5018)
- 2008(4317)
- 2007(3477)
- 2006(2887)
- 2005(2583)
- 学科
- 管理(19584)
- 济(19402)
- 经济(19377)
- 业(19003)
- 企(17477)
- 企业(17477)
- 审计(12127)
- 财(9169)
- 方法(7436)
- 务(6668)
- 财务(6655)
- 财务管理(6587)
- 中国(6347)
- 企业财务(6345)
- 各类(5880)
- 理论(5656)
- 业经(5459)
- 技术(5307)
- 数学(5015)
- 数学方法(4952)
- 制(4931)
- 农(4686)
- 教学(4523)
- 体(4506)
- 融(3999)
- 金融(3999)
- 银(3814)
- 银行(3812)
- 贸(3633)
- 贸易(3623)
- 机构
- 学院(78863)
- 大学(75692)
- 济(30025)
- 管理(29956)
- 经济(29352)
- 理学(25993)
- 理学院(25748)
- 管理学(25432)
- 管理学院(25276)
- 研究(21757)
- 中国(17872)
- 财(17683)
- 京(16109)
- 财经(13971)
- 经(12756)
- 江(12198)
- 科学(11140)
- 中心(10898)
- 范(10570)
- 师范(10492)
- 财经大学(10479)
- 所(9734)
- 州(9719)
- 商学(9453)
- 商学院(9368)
- 北京(9169)
- 经济学(9093)
- 技术(8960)
- 职业(8905)
- 经济学院(8302)
- 基金
- 项目(52311)
- 研究(43420)
- 科学(41938)
- 基金(36769)
- 家(30924)
- 国家(30597)
- 科学基金(27318)
- 社会(27081)
- 社会科(25749)
- 社会科学(25744)
- 教育(21798)
- 省(21564)
- 基金项目(19600)
- 编号(18817)
- 划(17280)
- 自然(16297)
- 自然科(15894)
- 自然科学(15893)
- 成果(15665)
- 自然科学基金(15605)
- 资助(13667)
- 课题(13375)
- 重点(12335)
- 性(12144)
- 创(12133)
- 部(12133)
- 制(11928)
- 项目编号(11868)
- 年(11384)
- 教育部(11231)
共检索到119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尤雪英
本文从知识、技能与行为三个维度,结合全球内部审计知识共同体的近期调研报告及其他相关文献,从全球的视角来观察内部审计人员的活动及其特点,对全球内部审计职业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内部审计师如何完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骏
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立与客观作用,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专业胜任能力。这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应具备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并使之不断更新,从而达到与开展业务相匹配的程度。然而这一能力并非保持一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裴昕
选择2011—2021年制造业行业的上市公司,将企业家精神分为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对企业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正影响,企业家社会责任精神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关联。盈余管理在企业家创新、冒险精神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间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社会责任精神能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非出于利益动机。此外,审计师专业能力对企业家精神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这一结果表明专业能力更强的审计师,能发现企业家创新和冒险战略时存在的盈余管理、信息披露不真实等问题,进而提升审计收费并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子明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企业、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法规赋予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屈耀辉 时现 樊士德
调研显示,迄今,我国对内部审计没有一个标准的岗位设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设置,这表现为岗位名称、分级、职责等千差万别,这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职业化,更不利于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先依据岗位设置理论对内部审计岗位做出分级划分,然后建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体系,最后给出各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俊 贺颖奇
本文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由职业道德、执业技能体系和职业知识体系构成的中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旨在为中国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提供有效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最佳实务标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帅 王美美
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和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面对国有企业日常繁重的内部审计工作,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据此,文章通过阐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构成,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寻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途径和解决办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娟 张庆龙
文章在分析内部审计职业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四要素模型,详细阐述了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的动机、职业道德、技能和知识,并结合我国内部审计情况,搭建了内部审计人员招聘、培训、评价的需求框架,完善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专业胜任能力 需求框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夏云
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指国家审计人员所具备的在既定专业标准(职责、目标、任务、角色)下合格胜任工作的能力。如下图所示,其要素有三: 1.标准。标准包括国家审计职责、目标、任务和角色。根据公共责任关系理论和国家审计关系理论,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责任履行情况(或公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罗婷 何云
受环境不确定性、自身认知能力、行为惯性和成本约束等因素影响,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延伸至内部审计领域,有限理性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三大行为假定中的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针对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有限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师胜任能力等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偏差,提高内部审计师专业判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内部审计师 专业判断 有限理性 规避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凌巧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内部审计至关重要,但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限制,我国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本文基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从职业道德素质、选拔考核机制和培养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
专业胜任能力模型 内部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颖 汤鹏 崔蒙 刘华 任锋
本文以电网CGY公司为例,采用功能分析法与能力要素法构建德才兼备的企业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公司运用该框架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开展评价,绘制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评价蛛网图,以提高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提高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谌小红 刘正军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其工作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 胜任能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亚娟
目前专门针对"总审计师"胜任能力的相关规定和研究成果还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总审计师的职责为切入点,并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三方面分析总审计师的能力要素,以期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总审计师胜任能力框架。
关键词:
总审计师 职责 胜任能力 要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清芳
《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明确提出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为注册会计师在各阶段的学习、管理和教育提供了明晰的目标。但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和实务经历等环节都存在一些不利于保持和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问题。比如,高等会计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后续教育培训内容和手段落后;会计师事务所不重视专业胜任能力的考核和管理等等。为此,笔者对注册会计师各阶段的学习、管理和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