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1)
- 2023(12860)
- 2022(10960)
- 2021(10047)
- 2020(8592)
- 2019(19014)
- 2018(18715)
- 2017(35452)
- 2016(19248)
- 2015(21527)
- 2014(20990)
- 2013(20785)
- 2012(19156)
- 2011(17262)
- 2010(17353)
- 2009(16539)
- 2008(16248)
- 2007(14846)
- 2006(12843)
- 2005(11325)
- 学科
- 济(73782)
- 经济(73627)
- 管理(56966)
- 业(54185)
- 企(44694)
- 企业(44694)
- 方法(32615)
- 数学(27977)
- 数学方法(27657)
- 农(22429)
- 中国(20485)
- 财(19750)
- 学(18428)
- 业经(17046)
- 技术(16014)
- 贸(15683)
- 贸易(15676)
- 易(15236)
- 制(14921)
- 农业(14304)
- 地方(13775)
- 银(12592)
- 银行(12537)
- 理论(12427)
- 融(12176)
- 金融(12172)
- 行(11974)
- 和(11958)
- 务(11802)
- 财务(11746)
- 机构
- 学院(273477)
- 大学(272927)
- 济(109331)
- 经济(107004)
- 管理(100872)
- 研究(96004)
- 理学(86535)
- 理学院(85517)
- 管理学(83845)
- 管理学院(83341)
- 中国(71876)
- 科学(61825)
- 京(58037)
- 农(54812)
- 所(50176)
- 财(49816)
- 研究所(45768)
- 业大(45313)
- 中心(44331)
- 农业(43745)
- 江(42627)
- 财经(39388)
- 北京(36078)
- 经(35728)
- 范(35612)
- 师范(35118)
- 院(34797)
- 经济学(33724)
- 州(33493)
- 技术(30730)
- 基金
- 项目(184551)
- 科学(143733)
- 基金(131938)
- 研究(131577)
- 家(117569)
- 国家(116570)
- 科学基金(98007)
- 社会(82368)
- 社会科(77836)
- 社会科学(77813)
- 省(73744)
- 基金项目(69054)
- 自然(64281)
- 自然科(62797)
- 自然科学(62770)
- 划(62377)
- 自然科学基金(61642)
- 教育(60511)
- 资助(53521)
- 编号(53034)
- 成果(43140)
- 重点(42639)
- 创(40665)
- 发(40472)
- 部(39891)
- 创新(38225)
- 课题(37333)
- 科研(36122)
- 计划(35422)
- 国家社会(34019)
- 期刊
- 济(120726)
- 经济(120726)
- 研究(76252)
- 中国(56046)
- 农(49983)
- 学报(49545)
- 科学(43386)
- 财(39416)
- 管理(37700)
- 大学(36489)
- 学学(34556)
- 农业(34012)
- 教育(30020)
- 融(23704)
- 金融(23704)
- 技术(23666)
- 业经(21000)
- 经济研究(19838)
- 财经(19339)
- 业(19122)
- 经(16752)
- 问题(15675)
- 版(14705)
- 科技(14209)
- 技术经济(13812)
- 贸(13536)
- 图书(12982)
- 业大(12772)
- 商业(12530)
- 理论(12060)
共检索到405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张玉梅 樊胜根
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伴随着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风险。本文首先从全球视角回顾流行性传染病爆发对食物与营养安全的经验与教训,其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食物和营养安全的潜在冲击,最后对如何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中国和全球居民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分析指出,短期内中国食物与营养相对安全,但需要警惕疫情对中长期食物安全的影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为防范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采取包括保障食物供应链畅通、保持贸易开放、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及关注贫困人口等综合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钢 詹悦 张玉梅 樊胜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扩散,许多本就因为冲突、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而深陷食物不安全的国家和地区的防疫形势也日益严峻。虽然目前全球食物供给总体充足,食物价格稳定,但疫情的快速蔓延将给全球食物安全带来威胁。由于隔离和边境关闭,市场、供应链和贸易受到波及,全球食物的供给受到影响。食物流通渠道可能因运输中断和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而受阻,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一些国家为保障国内食物供应而采取限制出口的行为,将影响依赖于粮食进口的国家进口粮食,也不利于依赖于出口初级农产品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封锁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使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居民获得充足的营养食物变得更加困难。食物安全不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和全球治理,对最弱势群体采取迅速的保护和援助措施。既要确保国内食物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应该保持贸易开放,并利用和创新电子商务保障食物供应,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 食物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泽丰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中国粮食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伴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和全球粮食供给的风险,中国粮食安全始终不容忽视。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库存消费比过高、粮食贸易受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应通过充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粮食国际贸易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内粮食价格体系,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维护中国粮食价格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粮食安全 疫情冲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冲击更为严重和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就业、没有明确雇佣关系的灵活就业、小微企业就业增多,以及外出农民工等成为主要的就业群体,而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对这部分就业群体的覆盖不足,这导致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就业"措施在实施中面临政策可及性差、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提升"稳就业"措施实施的效果,有效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和重点群体,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政府—社会(社区)—个人"的治理链条,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在疫情期间捕捉就业和社保体系存在的漏洞和发展困境,促进我国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的长期改革,使其适应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我们身边的生物安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关注》主要内容包括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我国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微生物耐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并结合生物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全面展示了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生物安全评估与防护、农业病虫害、食品安全、新发传染病、人用疫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任重 李俞 李标
复工复产有利于避免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发展短期停摆走向长期抑制。基于"两手抓"战略部署和"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策略导向的背景,本文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复工复产的行业选择标准、投入产出依据,识别了复工复产的不同阶段及相应部门。当前阶段,在产业关联基础上,还应遵循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标准、保障疫情防治标准、保障就业稳定标准、保障发展质量标准,选择行业推进复工复产。使用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在42个产业部门中,22个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11个部门的推动能力较强。结合行业选择标准与产业关联参照系。本文建议,此次疫情下优先复工复产的部门有11个;13个部门在第二阶段复工复产;第三阶段复工复产的有10个部门;其余部门最后复工复产。为确保阶段性复工复产的稳健,文末给出"三支撑、一带动"的政策路径。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复工复产 产业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莹 谢清心 张林秀 田旭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普蓂喆 刘明月 牛坤玉 张琳
稳定粮食安全根基是应对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充足的粮食供给再次发挥了安天下、稳民心的作用。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疫情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有限的,疫情持续也带来农资价格上涨、物资到位迟缓等问题。但种粮效益低、农业气象偏差、传统病虫害与输入性虫害叠加、国际经贸形势日趋复杂等挑战交织,是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供应稳定的主要挑战。要高度重视抗疫战线拉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疏通农资供应渠道、有序组织返田返工,更要稳住政策支持,完善设施装备配套,强化技术支撑,做好防灾减灾。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粮食 支持政策 减灾防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 风险防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金强 黄梅波 崔文星
主权债务问题是国际发展长期积累的全球性问题。在当下全球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债务治理框架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债务国、传统债权国和新兴债权国的博弈框架已经逐渐展现。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那些遭受疫情冲击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状况持续恶化。而部分西方国家却将主权债务问题不断政治化,大肆宣扬"债务威胁论"与"债务责任论",不仅肆意夸大债务国的主权债务风险,将债务国的主权债务问题与中国的发展融资进行联系,还支持发展中国家构筑"抗债"统一阵线,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债权国的债务减免施加政治压力。这种大国间的政治博弈直接冲击了传统的主权债务治理范式,形成了全球主权债务的治理困境。中国需要充分利用此次疫情冲击产生的危机效应,以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将国际发展合作实践与主权债务治理体系的改革相结合,将当前对中国等新兴融资者的污名化指责转向对全球主权债务治理体系的反思和重构;在充分了解债务国合理减债诉求的基础上,尽快与相关债务国开展债务减免和债务重组谈判,确立债务减免的样板国家。中国还需要积极利用现有的发展合作平台,加强与其他新兴债权国和新型发展融资机构的协商,以避免形成债务隔阂。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主权债务 治理 发展可持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物价 总供给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春天 刘萌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度互联却又脆弱的现代世界系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运用新制度主义的世界社会理论来对目前欧盟在疫情应对和防控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超越研究中的国家中心主义或欧盟中心主义,与欧洲研究中的"社会学转向"产生共鸣。文章从世界社会理论视角出发,在更广泛的世界社会背景之下分析欧盟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和防控,通过"同构"过程来分析欧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三个阶段,并从"脱钩"说明欧盟在疫情应对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扩散"机制可知,欧盟应在加强医疗保健治理的集中化、强化信息和数据安全以及增加卫生保健系统的弹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姗姗 王左戎 陈欢 潘港辉
[目的/意义]会话分析理论的引入为主题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细化了主题演化分析粒度。同时,更为完善的主题演化分析思路被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之中,有利于提升监管部门的與情疏导效率。[方法/过程]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主题识别方法与主题演化判断标准,结合会话分析与主题分析,将会话内容与会话组织结构引入主题演化分析过程中,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户生成内容(UGC)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基于时序性与讨论热度的主题演化分析,从主题强度层面识别不同层级内容的演化规律,并在主题内容分析层面引入知识发现的关联规则计算思想以挖掘语料内容间的参照关系,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关键演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中不同层级的主题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并对主题演化趋势有着重要影响,对有着重要作用的层级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会对引导舆情走向产生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