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9)
- 2023(3564)
- 2022(2907)
- 2021(2758)
- 2020(2144)
- 2019(4900)
- 2018(4600)
- 2017(9479)
- 2016(4631)
- 2015(5073)
- 2014(5017)
- 2013(4836)
- 2012(4211)
- 2011(3737)
- 2010(3565)
- 2009(3480)
- 2008(3305)
- 2007(2764)
- 2006(2447)
- 2005(2291)
- 学科
- 济(16479)
- 经济(16455)
- 管理(11471)
- 银(11468)
- 银行(11467)
- 业(11239)
- 行(10625)
- 企(9807)
- 企业(9807)
- 制(9132)
- 业务(6782)
- 融(6691)
- 金融(6691)
- 制度(6342)
- 度(6342)
- 方法(5913)
- 银行制(5827)
- 数学(4734)
- 数学方法(4702)
- 财(4443)
- 中国(4410)
- 业经(4087)
- 贸(3943)
- 贸易(3939)
- 易(3866)
- 体(3624)
- 农(3542)
- 关系(3197)
- 务(2873)
- 财务(2872)
- 机构
- 大学(60449)
- 学院(59016)
- 济(27038)
- 经济(26551)
- 管理(22827)
- 中国(20747)
- 研究(20193)
- 理学(19367)
- 理学院(19163)
- 管理学(19012)
- 管理学院(18883)
- 银(13826)
- 财(13779)
- 银行(13372)
- 行(12599)
- 京(12092)
- 财经(11140)
- 经(10292)
- 中心(10191)
- 科学(9707)
- 经济学(9345)
- 所(9158)
- 融(8851)
- 财经大学(8757)
- 金融(8739)
- 江(8608)
- 经济学院(8572)
- 农(8383)
- 研究所(8239)
- 范(7585)
- 基金
- 项目(39552)
- 科学(32158)
- 研究(31080)
- 基金(30141)
- 家(25633)
- 国家(25418)
- 科学基金(22286)
- 社会(21256)
- 社会科(20300)
- 社会科学(20295)
- 基金项目(15642)
- 教育(14038)
- 省(13977)
- 自然(13169)
- 自然科(12909)
- 自然科学(12908)
- 自然科学基金(12677)
- 划(12253)
- 编号(11958)
- 资助(11342)
- 成果(9907)
- 部(9488)
- 国家社会(9341)
- 重点(9000)
- 创(8859)
- 教育部(8757)
- 制(8727)
- 人文(8602)
- 发(8566)
- 性(8392)
共检索到9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曙辉
世界经济格局在发生新的变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占比越来越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所占的份额比重却偏低,因而投票权和话语权也偏低,全球金融秩序呈现出一种结构上的非正义。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道德批判分为两类:基于后果的批判包括对贷款的条件性和国际债务的批判;基于过程的批判则指向决策过程中民主的缺乏。纠正它们的道德错误有三种方式:废除、改革或超越。在废除与改革都不畅通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开始寻求超越,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方面做出的尝试和努力。作为多边金融格局中的一种新力量,亚投行有助于构建全球正义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鑫 南丽军
随着国际气候谈判进入"后京都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道为全球碳排放的减排承担相应的责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成为新的谈判主题。全球正义则成为处理国际气候问题的目标准则与理想化状态,其对于碳排放权的分配具有伦理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喜珍
随着银发浪潮在全球范围逐渐铺展开来,全球正义成为老年权利保障的普遍价值基础。基于主客体统一论的老年权利保障的具体要求是老者为尊、弱者优先。老者为尊指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主体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弱者优先指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杠杆应向老年弱势人群适度倾斜。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将老年社会关怀由本国辐射到他国以至全球,逐步提高全球老年人口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国际老年贫困现象,推进全球代际正义,是国际善政的宗旨。
关键词:
全球正义 老年权利保障 尊重 国际善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伏佳佳
在发表《正义论》之后,罗尔斯在晚年发表《万民法》,对全球正义做了一元论解读。他提倡人民主体性和万民法原则,怀疑全球正义与合理多元论的相容性,尝试建构以万民(peoples)为主体的“现实乌托邦”,寻求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义务的折衷方案。罗尔斯的万民法学说虽为全球正义研究提供了理论参照,却没有认真对待全球正义实践诉求。扬弃罗尔斯万民法学说,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将为探讨全球正义提供新的基点。由此出发,消解国际现实主义,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寻求实现全球正义的多种可能形式,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将为全球正义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全球正义 罗尔斯 万民法 共同价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高景柱
在约翰·罗尔斯的影响之下,契约主义成为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全球正义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进路。一些世界主义者根据罗尔斯式的契约主义方法,建构了全球差别原则、全球机会平等和基于需要的最低门槛原则等三种较具代表性的全球分配正义原则。实际上,全球正义理论的契约主义分析路径并不是一种可行的全球正义分析路径,譬如,全球差别原则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全球差别原则在实践中的可行性问题,全球机会平等和基于需要的最低门槛原则难以解决由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契约论 全球差别原则 全球机会平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莹
最近,"亚投行"无疑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有趣的是,"亚投行"新闻刚刚出炉之际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而随着近来英国等西方国家"倒戈"加入,亚投行"朋友圈"迅速扩容,"亚投行"和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亚投行"到底是什么样的银行?"亚投行"全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是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向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政府间性质的金融投资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顾宾
在创设国际金融机构过程中,在确定资本分配和决策机制之后,还需要决定组织与治理结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我国倡议并主导的第一个区域性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作为国际金融家族的新成员,亚投行继往开来,需借鉴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机构的实践经验。笔者从资本份额与决策机制、组织与治理结构两方面对亚投行进行了法律解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帕乌拉·斯帕奇 黄杨荔
2015年4月初,美国谴责英国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AIIB)一事,引发了人们对长年伴随政策制定者及经济学家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谁在主管全球经济治理?谁制定并管理规则?规则的制定该由多国参与吗?停滞的进步中国对部分国家发放贷款备受争议;关于亚投行发展方向及各参与国所起作用的问题广受关注。但是,美国对这一新机构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所持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洁
米勒的全球正义理论强调差异性、民族责任和基本人权。在全球正义的理论谱系中,他的观点占据重要位置。具体而言,对全球正义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米勒的观点丰富了全球正义理论的内容;米勒特别强调民族权利和责任,这符合当前的国际政治主题和现实;米勒注重权责的合理划分,为全球脱贫提供了新的思路;米勒的观点还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倡的国际主义的预见性。当然,米勒的思想也存在不足,包括缺乏化为现实的路径设计,理论具有保守的一面,控制移民入境有悖全球正义的宗旨等。米勒的全球正义理论对于我国处理对外关
关键词:
全球正义 米勒 局限 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兰
亚投行的建立可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一带一路"的构建,同时还将在宏观层面上提升我国及亚洲地区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作为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点项目,在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下,于2014年10月24日正式启动。截至4月15日,有57个国家将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在这些国家中,既有域内国家,也有域外国家;既有新兴经济体,也有发达经济体,包括了亚洲、欧洲、拉美、非洲及大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要打造一家区域特色鲜明、内部治理高效、运营可持续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需着重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作为中国主导筹建的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备受世界瞩目。如何立足全球视角,打造一家区域特色鲜明、内部治理高效、运营可持续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无疑任重道远,未来仍需在战略定位、治理架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继续努力,特别是要着重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英
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议设立的亚投行正式开张营业。这一由57个创始成员国组成的多边政府间金融机构正蓄势待发,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为全球经济治理开创新格局。亚投行的成立可谓一呼百应,当前世界经济的低迷也令人们对亚投行充满期待。亚投行自倡议提出到协定签字不足21个月时间,作为中国首次倡导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的成立是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创新,将有助于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亚洲每年高达五千多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亚投行的开业对亚洲地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近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标志着设立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进入新阶段。随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瑞士申请加入亚投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扩大至33个,预计最终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会超过35个。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意在探索新的融资机制,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多边机构,是对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致力于以更合理的资本结构、决策、运营等新型治理机制,探索构建开放、高效和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不仅有助于弥合地区发展融资缺口,进一步联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益,而且实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塑造全球经济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