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7)
2023(10394)
2022(8575)
2021(7960)
2020(6752)
2019(15225)
2018(14650)
2017(28699)
2016(14503)
2015(16070)
2014(15578)
2013(15119)
2012(13377)
2011(11285)
2010(11636)
2009(10862)
2008(8550)
2007(6666)
2006(5310)
2005(4429)
作者
(35404)
(29254)
(28870)
(27669)
(18549)
(13898)
(13374)
(11345)
(11284)
(10062)
(10025)
(9717)
(9170)
(8747)
(8617)
(8603)
(8577)
(8405)
(8342)
(8261)
(6962)
(6874)
(6759)
(6723)
(6641)
(6584)
(6211)
(6077)
(5845)
(5680)
学科
(54951)
经济(54901)
(42084)
管理(41998)
(36016)
企业(36016)
方法(29167)
(25970)
金融(25969)
数学(25947)
数学方法(25609)
(22951)
银行(22948)
(22195)
中国(21114)
(18239)
(14031)
(13157)
财务(13115)
财务管理(13046)
(12983)
业经(12825)
企业财务(12504)
审计(12116)
地方(12014)
中国金融(11102)
(10138)
贸易(10119)
(9913)
农业(9893)
机构
学院(184337)
大学(182457)
(79770)
经济(78348)
管理(77658)
理学(68478)
理学院(67930)
管理学(66911)
管理学院(66569)
研究(51092)
中国(47420)
(38582)
(35535)
财经(32100)
(29477)
中心(28711)
科学(27172)
经济学(26111)
(24869)
财经大学(24590)
经济学院(23918)
业大(23791)
(22575)
商学(21828)
(21801)
(21656)
商学院(21633)
金融(21376)
经济管理(20988)
(20584)
基金
项目(134173)
科学(108401)
基金(100934)
研究(100892)
(85781)
国家(85080)
科学基金(76321)
社会(67549)
社会科(64477)
社会科学(64461)
基金项目(54132)
(52100)
自然(48153)
自然科(47093)
自然科学(47083)
教育(46652)
自然科学基金(46224)
(42846)
编号(40363)
资助(39935)
成果(30688)
(30635)
重点(29956)
(29744)
国家社会(29002)
(28563)
创新(27786)
教育部(27654)
人文(27554)
(26826)
期刊
(73649)
经济(73649)
研究(51143)
中国(33508)
(31821)
(31496)
金融(31496)
管理(26736)
学报(21950)
科学(21399)
(19271)
大学(18859)
学学(18122)
技术(16214)
财经(15425)
教育(13742)
(13205)
经济研究(13163)
农业(12608)
业经(12551)
财会(10992)
理论(9735)
问题(9645)
审计(9568)
实践(8951)
(8951)
会计(8839)
技术经济(8132)
商业(8051)
统计(7824)
共检索到258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玉龙  李艳会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它不仅给金融体系本身造成巨大破坏,更影响实体经济的安全与健康发展。因此,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机构健康将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当前,金融监管的职能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各专业监管委员会承担,他们为维护金融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钦先  主父海英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过度衍生和过度虚拟的金融资源危机,是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的不可持续,再次尖锐地考问虚拟经济与金融的本质及二者有无边界。金融必须尊重极限,仅用增长规模和财富聚敛作为衡量成功的惟一尺度,正破坏着珍贵的金融资源。通过生态阈值的警醒、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提示,应该认识到金融发展和扩张同样有其不可逾越的金融阈值。面对人类贪婪而自负的挑战,次贷危机的爆发证实了金融临界点的客观存在性。沙堆实验、混沌论提供了理性认识金融阈值的科学方法,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更为现实的道德标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楚明  
为什么比例不高的次级房贷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近些年金融危机会脱离实体经济呈现频繁、独立爆发的趋势,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消费模式等因素有一定解释力,但忽略了金融活动中金融信用基础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起点就是金融信用基础存在不足,金融信用基础可以简单表述为金融信用产品创造与交易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物质基础,是防范信用风险和遏制现代金融危机的技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铮海  陈标金  徐典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苗永旺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破坏力和影响力都与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有着极其相似的特性。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其效果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摆脱衰退的步伐。由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反危机政策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经验与教训,出于借鉴的目的,本文将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救助及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角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柒江艺  阳立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其实是一个"世界市场网",而正是这张网导致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商品是导致一切市场经济矛盾的核心主体,而资本主义制度又内生性地决定了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在"世界市场网"中向全球扩散最直接、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本文基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新审视,首先对"世界市场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然后,根据资本主义的内在固有矛盾,对金融危机贸易传导的内在根源进行剖析;接着,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就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扩散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机理深入展开研究;最后,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世界市场网"下进行危机防范与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救助及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角度对美国大萧条和新金融危机时期政府的救助方案进行了系统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各种救助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简要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盛杨怿  周琪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与美联储先松后紧的货币政策等因素促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加速其向全球蔓延。金融危机不仅重创美国实体经济,而且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种渠道侵蚀全球实体经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日益凸现。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重建全球实体经济,循序渐进调整世界经济失衡。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子凡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显现出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复杂性,复杂性理论为解释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复杂性理论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复杂巨系统,金融系统呈现出自组织性、耦合性、非线性等特征。金融危机的产生与金融系统的虚拟性质、金融监管缺失和错位、金融创新过度等因素紧密相关,危机爆发是系统的涨落与非线性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季志伟  
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每一次的金融危机都会对全球经济、政治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冲击力度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令世人瞩目,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经济建设举世瞩目,但是不稳定因素以及金融风险却不容忽视。因此,基于全球视角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做好金融危机的应对与突围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