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9)
- 2023(8858)
- 2022(7403)
- 2021(6693)
- 2020(5322)
- 2019(11947)
- 2018(11356)
- 2017(21883)
- 2016(11586)
- 2015(12832)
- 2014(12617)
- 2013(12601)
- 2012(12140)
- 2011(11024)
- 2010(11593)
- 2009(10978)
- 2008(10002)
- 2007(9212)
- 2006(8384)
- 2005(8084)
- 学科
- 济(52504)
- 经济(52452)
- 管理(33498)
- 业(31468)
- 融(27006)
- 金融(27006)
- 银(25240)
- 银行(25231)
- 中国(25186)
- 行(24534)
- 企(24477)
- 企业(24477)
- 地方(21053)
- 财(16805)
- 农(14605)
- 制(14299)
- 业经(13974)
- 方法(13743)
- 数学(11779)
- 数学方法(11715)
- 中国金融(11415)
- 农业(10607)
- 地方经济(10381)
- 发(9729)
- 务(9088)
- 财务(9063)
- 财务管理(9040)
- 体(8833)
- 企业财务(8750)
- 贸(8719)
- 机构
- 学院(159286)
- 大学(155365)
- 济(71222)
- 经济(69662)
- 研究(59145)
- 管理(56796)
- 中国(53885)
- 理学(46596)
- 理学院(46046)
- 管理学(45514)
- 管理学院(45193)
- 财(38348)
- 京(33689)
- 科学(32203)
- 所(29850)
- 中心(28922)
- 财经(28136)
- 研究所(26179)
- 江(25720)
- 经(25403)
- 农(24077)
- 银(23023)
- 经济学(22943)
- 北京(22299)
- 银行(22090)
- 州(21855)
- 范(21131)
- 院(21066)
- 师范(20917)
- 融(20865)
- 基金
- 项目(95941)
- 研究(75503)
- 科学(75484)
- 基金(67566)
- 家(57096)
- 国家(56543)
- 社会(48803)
- 科学基金(48452)
- 社会科(46540)
- 社会科学(46533)
- 省(38979)
- 基金项目(34835)
- 教育(33238)
- 划(31665)
- 编号(30896)
- 资助(27724)
- 发(27569)
- 自然(27501)
- 自然科(26812)
- 自然科学(26809)
- 成果(26404)
- 自然科学基金(26323)
- 发展(22973)
- 课题(22799)
- 展(22572)
- 重点(21935)
- 部(20855)
- 创(20673)
- 性(20296)
- 国家社会(20234)
共检索到274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洋 傅娟
《预算法》的修改,将以企业债名义存在的准市政债推到阳光之下,纳入预算、从法律上承认和接纳,便是迈出了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的第一步。但仅仅是第一步。虽然新的法律条例对地方发债进行了种种限制,但任何发债行为都会有风险,最根本的问题是:如果到期还不了怎么办?如果不摆脱中央救助或让金融机构债务重组的行政手段,市场化改革就难以为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便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本文认为,打破金融行业行政垄断,让金融企业真正做到风险自担、自负盈亏,是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的突破口。
关键词:
市政债 突破口 金融垄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利刚 陈少强
地方政府举债有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缓解年度间支出与需求相差过于悬殊的矛盾,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稳定和加快民主化进程。但地方政府举债能否最终实施,要充分考虑举债的风险以及举债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作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举债是一种发展趋势,但不宜马上推行。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并在“激励加约束”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激励”政策是指从法律上明确授予地方政府举债的权力,“约束”政策则要求省一级政府遵循严格的预算平衡规则,并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程序、使用方向进行严格限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体制 举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志辉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快速增长,尽管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部分风险隐患,比如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不透明、不规范,以及缺少监督导致债务快速增长,潜藏的风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开明路、堵暗道将是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鹏
在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为了应对危机,启动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破冰之旅。文章围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问题,通过建立KMV模型对某省发行债券的规模及违约风险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控制及不同地区风险评估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规模 KMV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静
一、我国地方政府独立发债可能引发的问题(一)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的风险。地方政府独立举债将加大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特别是大的省、市债务违约风险往往会演化为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金融恐慌,为防止事态恶化,损害国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振
文章对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发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防范、发行制度设计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望推动关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发行债券 研究综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华 余维彬 张云峰
本文在考察西方国家地方债的特点后 ,对地方政府债的经济学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了探讨 ,认为地方政府发债的经济学机制是公共品与信息对称 ,地方政府具有提供公共品的职能以及公共品供应边界的确定原则 ,并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 ;同时 ,还认为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保障是独立的财政权、分税制和地方政府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发债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 ,认为我国目前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制度条件暂不成熟 ,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的改革以及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地方债 公共品 分税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湛 曹萍 曹昕
近年我国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迅速扩大,政府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发行了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其偿付风险受到关注,地方政府发债正面临治理和调整。本文对各省的债券规模和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省、地区和县级政府发债的格局,最后按各地政府未到期债券偿付能力评估其债务风险发现:高负债的中西部省份的县级市或地级市城投债,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土地收入,接近于投机级债券,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关键词:
城投债 地方政府债 债券市场 市政债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杨涛
四省市自行发债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项目、转移支付,也可用于投资等,但与清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并不是一回事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的一个公告拉开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四省市发行地方政府财政债券的序幕。如何认识地方政府财政自行发债这一新的现象,需要厘清一系列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琼 钟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因为"自行"并不意味着"自主"放眼国际,欧债危机逐步升级,欧洲各国政府紧缩财政,种种迹象让人们对政府发债融资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谈政府债色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却开始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由此,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健康发展而不重蹈欧洲的覆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小莲
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变相举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了增强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各级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管理,探索进一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大卫
2009年3月,财政部《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出台,各方期盼已久的地方政府债券终于破冰起航。截止到2009年6月底,在财政部的高效组织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已过半,全国30个省和青岛、大连、厦门3个计划单列市,共计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张志宏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举借债务,但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逐步增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随意举债和过度举债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创了历史新高。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代发部分地方公债。本文通过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及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财权与事权 地方政府公债 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晓晶
一、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和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尝试过发行地方债,如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等,中共中央还在1958年4月2日作出过《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年起,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婧 张雅青 孙钰涛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偿债能力、经济实力和财政透明度三个指标,以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江西省为例,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其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其他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 自行发债 能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