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
2023(1431)
2022(1063)
2021(1051)
2020(966)
2019(2192)
2018(2065)
2017(4507)
2016(2125)
2015(2266)
2014(2209)
2013(2108)
2012(2015)
2011(1708)
2010(1821)
2009(1734)
2008(2047)
2007(1810)
2006(1690)
2005(1765)
作者
(5807)
(4815)
(4767)
(4563)
(3148)
(2364)
(2188)
(1745)
(1737)
(1699)
(1615)
(1576)
(1566)
(1558)
(1555)
(1484)
(1462)
(1430)
(1411)
(1273)
(1243)
(1194)
(1180)
(1176)
(1118)
(1074)
(1072)
(1052)
(1032)
(989)
学科
(12636)
企业(12636)
(12357)
经济(12340)
(10732)
管理(9152)
(5935)
方法(5763)
数学(5305)
数学方法(5293)
(5196)
财务(5194)
财务管理(5194)
业经(5082)
企业财务(5052)
(4444)
企业经济(3750)
(3418)
国有(3418)
国有企业(3363)
体制(3208)
商品(1928)
流通(1903)
品流(1892)
商品流通(1892)
市场(1835)
人事(1634)
人事管理(1633)
(1586)
金融(1586)
机构
学院(33555)
大学(33063)
(15228)
经济(15021)
管理(13951)
理学(11826)
理学院(11744)
管理学(11636)
管理学院(11571)
(9834)
研究(8931)
中国(8432)
财经(7695)
(6993)
(6779)
财经大学(5911)
商学(4924)
商学院(4891)
经济学(4752)
北京(4720)
(4605)
金融(4508)
(4439)
经济学院(4271)
(4220)
中心(3947)
(3874)
科学(3710)
会计(3697)
工商(3622)
基金
项目(17469)
科学(14434)
基金(13711)
研究(13100)
(11240)
国家(11143)
科学基金(10355)
社会(9059)
社会科(8704)
社会科学(8698)
基金项目(7136)
自然(6687)
自然科(6595)
自然科学(6593)
自然科学基金(6521)
教育(6142)
(6074)
资助(5925)
编号(5298)
(5050)
(4356)
成果(4208)
人文(4113)
教育部(4105)
(3790)
(3761)
项目编号(3730)
(3669)
国家社会(3653)
重点(3644)
期刊
(19098)
经济(19098)
研究(12827)
(9745)
管理(6361)
(5972)
金融(5972)
中国(4997)
经济研究(4822)
业经(4725)
财经(4659)
商业(3928)
(3875)
学报(3368)
科学(3229)
商业经济(3032)
财会(2967)
大学(2896)
学学(2776)
会计(2617)
问题(2076)
理论(1918)
(1918)
通讯(1917)
会通(1915)
经济管理(1724)
(1722)
技术(1715)
改革(1714)
(1714)
共检索到52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成伟  
从理论和国外的实践看,管理层收购(MBO)不失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中国MBO存在收购价格的起点不公平和运行规则不公平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财政部作出"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而在国有股以资产一元折一股和流通股以溢价认购的条件下,国有股按流通股规则减持,这与MBO一样存在起点不公平和运行规则不公平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另辟国有股市场(包括法人股),或者实施公众流通股还原扩股的全流通方案,从而解决我国股市股权分裂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翀  陈建明  朱兵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学强   张韶辉  
要实现国有股成功减持,在认识上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减持与流通的关系问题;二是非流通股转流通的定价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倪成伟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但该通知只作了一些原则性要求和试点工作程序规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方案由试点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在国有股以资产账面价值一元折一股和流通股以溢价现金认购的条件下,国有股要按流通股规则减持,存在起点不公平和运行规划不公平问题。因此,在起点公平与规则公平条件下实施公众流通股还原扩股的全流通方案,从而解决我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重建股票市场的众多功能,实现国有股的有效退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鄢维民  
本文认为 ,中小投资者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主体 ,但同时又是一个弱势群体 ;将国有股转让与国有股流通人为割裂的做法 ,将导致我国股市的长期下跌 ,损害了广大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 ;国有股按净资产优先配售给流通股持有者 ,将在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的同时 ,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广大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 ;国有股按净资产优先配售给流通股持有者 ,将有助于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 ,增加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推行股票质押贷款是国有股优先配售给流通股持有者的重要配套措施 ,对促进市场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轶强  
本文认为 ,停止国有股减持只是说明在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步骤、时机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决不意味着放弃解决国有股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减持是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必过的大关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 ,减持国有股必须注意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包括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社保体系完善、股权全流通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 ,还要坚持公平、多样化、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妥善地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斌  
本文从经济理论角度 ,探讨了国有股减持为何先为各方看好 ,后来则遭遇挫折被迫停止的深层原因 ,分析了关于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流行理论 ,如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全流通”理论 ,存在哪些缺陷并导致了同原设想相反的实践后果 ,未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反而造成股市动荡。本文还论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方向 ,怎样借鉴美国股市、公司丑闻的教训 ,防止泡沫投机危害 ,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提出了建立国有股流通稳定基金的政策设想 ,主张应按经济规律促进国有股的适度流通 ,实现有进有出的国有资产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慧勇  
国有股可否流通,如何流通,已经成为我国股市健康发展和企业股份制改革深入进行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国有股应该能够流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武祥  郭志江  
本文以1997-2001年期间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市的595家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股票市场对流通股本规模的反应。我们发现,股票价格与公司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与流通股本规模显著负相关。股票价格与反映公司增长机会预期的行业市盈率在股票市场高涨时显著正相关,在股票市场低迷时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国有股上市流通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卒   钟穗丽  
1996年是中国国有企业在十分艰难的内外环境下走过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国有企业改革再度被列为经济改革的重心。在设计新一轮改革方略、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之前,有必要冷静地审视、评价一下我们在前进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要讨论的公平与效率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提出了一些很价值的见解,但是在认识层次上,不少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问题来加以讨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事实上,针对当前改革中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溢  李胜  
2002年10月,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认可了MBO这一新生的杠杆收购形式,MBO从此在我国迅速盛行起来。作为西方国家实行公营部门私有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MBO在我国的盛行使一度陷入困境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从分析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证了MBO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实行MBO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法律条件下推行MBO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念一  陈之大  
对国有股上市流通之管见彭念一,陈之大八十年代以来,股份经济在我国日趋发展,以股票集资方式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并出现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和北京两个法人股市场。可以说,我国目前的股票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在当前的股市交易中,纯粹是个人股的参与,国有股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长辉  
国有股是指国家通过持有企业股份而拥有的权利。根据我国关于股份制改造的政策文件,组建股份制企业时,用国有资产入股而形成的股份,视其股权管理不同情况,可以构成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种类型。虽然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资产,但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大差别。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制企业投资形成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勇  
国有股流通问题研究黄勇股份制是我国国企改革进程中一条可选的道路,这条道路在一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被视为“异端”而受到责难。直到党的十四大才认定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累社会资金”。由此,股份制也从局部试点向全方位推开。而国有股(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升  
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必须解决 ,但不能以牺牲股票市场现有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已经实施过的几种减持方案涉及股市的资金流出 ,破坏了股市资金供求的平衡 ,引起股市暴跌。本文认为 ,减少国有股上市流通对股市冲击的关键在于把国有资金留在股市 ,其具体方案是 :( 1)国有股上市流通可采取回购与配售结合 ;( 2 )缩股与配售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