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9)
2023(2648)
2022(2063)
2021(2035)
2020(1572)
2019(3749)
2018(3507)
2017(6811)
2016(3536)
2015(3884)
2014(3934)
2013(3760)
2012(3557)
2011(3171)
2010(3408)
2009(3299)
2008(3662)
2007(3188)
2006(2933)
2005(2962)
作者
(10096)
(8519)
(8310)
(7993)
(5505)
(4108)
(3576)
(3214)
(3158)
(3105)
(2853)
(2831)
(2747)
(2673)
(2657)
(2649)
(2587)
(2553)
(2454)
(2176)
(2095)
(2068)
(2061)
(2054)
(1930)
(1925)
(1845)
(1752)
(1750)
(1731)
学科
(19821)
经济(19795)
(17077)
企业(17077)
(15177)
管理(14645)
方法(9178)
(7795)
数学(7273)
数学方法(7220)
业经(6757)
(6349)
财务(6347)
财务管理(6346)
企业财务(6260)
(5171)
企业经济(4749)
理论(4441)
(4107)
(4036)
体制(3604)
国有(3450)
国有企业(3395)
中国(3164)
(2911)
金融(2910)
(2848)
(2779)
(2777)
银行(2777)
机构
大学(60459)
学院(58170)
(26367)
经济(25930)
管理(23795)
理学(20497)
理学院(20319)
管理学(20090)
管理学院(19970)
研究(17583)
(15557)
中国(14473)
(12347)
财经(12232)
(11167)
财经大学(9445)
经济学(8885)
科学(8548)
(8168)
北京(8151)
(7928)
经济学院(7856)
中心(7386)
商学(7326)
商学院(7267)
研究所(7026)
(6968)
师范(6932)
(6538)
(6422)
基金
项目(33065)
科学(27295)
基金(25974)
研究(25042)
(21795)
国家(21612)
科学基金(19419)
社会(17462)
社会科(16564)
社会科学(16558)
基金项目(13204)
教育(12097)
自然(12019)
自然科(11783)
自然科学(11779)
自然科学基金(11627)
(11138)
资助(10682)
(9898)
编号(9779)
成果(8625)
(8300)
教育部(7736)
重点(7421)
国家社会(7367)
人文(7320)
(7031)
(7005)
(6890)
大学(6837)
期刊
(29632)
经济(29632)
研究(19686)
(14628)
管理(10234)
中国(9623)
财经(7446)
(7332)
金融(7332)
学报(7123)
科学(6952)
(6335)
教育(6198)
大学(5891)
学学(5539)
经济研究(4689)
(4150)
财会(3976)
问题(3824)
业经(3759)
技术(3758)
会计(3687)
理论(3066)
现代(2750)
技术经济(2727)
(2690)
经济学(2654)
经济管理(2601)
通讯(2571)
会通(2556)
共检索到88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斌  
本文从经济理论角度 ,探讨了国有股减持为何先为各方看好 ,后来则遭遇挫折被迫停止的深层原因 ,分析了关于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流行理论 ,如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全流通”理论 ,存在哪些缺陷并导致了同原设想相反的实践后果 ,未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反而造成股市动荡。本文还论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方向 ,怎样借鉴美国股市、公司丑闻的教训 ,防止泡沫投机危害 ,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提出了建立国有股流通稳定基金的政策设想 ,主张应按经济规律促进国有股的适度流通 ,实现有进有出的国有资产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轶强  
本文认为 ,停止国有股减持只是说明在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步骤、时机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决不意味着放弃解决国有股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减持是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必过的大关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 ,减持国有股必须注意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包括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社保体系完善、股权全流通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 ,还要坚持公平、多样化、稳步推进的原则 ,积极妥善地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胜利  
国有股一股独大与不能流通是历史造成的。当国有股的减持通过A股市场进行时,减持与全流通才变成同一个问题。反思国有股减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股票市场不能仅为国企服务,股票市场应回归其最基本功能;不能再固守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老路;重新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适当改变中国证监会的地位;应当停止上市公司国有股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管理者高层转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 ,国有股以什么样的速度减持才是最优的呢 ?围绕这个问题 ,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模型 ,证明了 ,当国有股总要以一定规模存在时 ,国有股的最优减持路径有两条 :等额减持和递减减持 ;最优路径的选择取决于国有股的减持规模、持续的时间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具体而言 ,当国有股所有要减持的规模较大、对证券市场的冲击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又较短时 ,国有股等额减持是最优的 ;反之 ,国有股递减减持是最优的。另外本文还发现 ,国有股无论是沿着哪条最优路径减持 ,最优减持量都随着冲击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当冲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国有股会最优地终止减持。这为我国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提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咸月  欧阳令南  
本文认为国内证券市场已经很理性了 ,停止国有股减持并不能使其因此获得生机。相反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有股减持 ,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对证券市场的尊重程度。从两者关系看 ,国有股接受证券市场的价格选择 ,并重点培育企业债券市场可能是“多赢”的选择。从尊重证券市场的角度看 ,除了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市场关系以外 ,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借鉴“累进所得税制”办法解决股票发行中的非公平问题 ;(2 )增强投资人 (如基金投资公司等 )对出资人的盈利责任问题 ;(3)建立经理人才市场以满足国有股减持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翀  陈建明  朱兵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卫彬  
一、国有股减持还是国家股减持 国有股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统称。国家股是国家(通过授权的部门或机构)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有法人股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形成的股份。国家股和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斌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公布。2002年6月23日,停止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从实施到停止仅一年时间,却一波三折。尽管众多经济学家一致看好国有股减持,但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本文从其理论依据入手,全局分析其成败得失,并指出中国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斌  
本文反思了从经济理论角度 ,探讨了国有股减持为何一度呼声很高 ,后来却在现实中遭遇严重挫折而被迫停止 ,分析了关于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流行理论 ,如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全流通”理论 ,存在哪些缺陷并导致了同原设想相反的实践后果 ,未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反而导致不稳定。本文指出依靠一次性出售国有资产 ,难以成为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来源 ,阿根廷、俄罗斯私有化加速了社会保障体系瓦解。本文还论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方向 ,怎样借鉴美国股市、公司丑闻的教训 ,防止泡沫投机危害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还提出了建立国有股流通稳定基金的政策设想 ,主张应按经济规律促进国有股的适度流通 ,实现有进有出的国有资产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晓红  鲍洪刚  
国有股减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在二级市场将其视为“重大利空”而节节下挫、证监会暂停现行国有股减持方案实施的情况下 ,探索国有股减持的新途径、新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将国有股减持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结合起来 ,是本文探索的一个重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绪亚  门庆兵  
国有股减持是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各自所处的行业不同 ,国有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重要性也就不同。因此 ,减持国有股就必须结合国有股控股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确定国有股的减持比例、步骤和方式。本文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出发 ,探讨不同行业中国有股减持的数量确定和方式选择 ,旨在寻求国有股减持的有效途径与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