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7)
2023(9383)
2022(7890)
2021(7547)
2020(6663)
2019(15874)
2018(15780)
2017(31144)
2016(17108)
2015(19737)
2014(19919)
2013(19760)
2012(18363)
2011(16519)
2010(17098)
2009(16132)
2008(16261)
2007(14573)
2006(12463)
2005(11306)
作者
(48998)
(40936)
(40769)
(38947)
(26028)
(19584)
(18911)
(16012)
(15171)
(14711)
(13792)
(13654)
(13019)
(12844)
(12761)
(12694)
(12594)
(12061)
(11941)
(11682)
(10219)
(10133)
(10035)
(9352)
(9244)
(9213)
(9140)
(8969)
(8237)
(8076)
学科
(70867)
经济(70799)
管理(49739)
(49127)
(41466)
企业(41466)
方法(37813)
数学(33823)
数学方法(33221)
(23251)
(17895)
(16593)
财务(16552)
财务管理(16507)
中国(16451)
企业财务(15706)
(14788)
贸易(14784)
(14416)
(13647)
业经(13398)
(13093)
理论(11959)
(11657)
金融(11654)
地方(11607)
农业(11551)
(11077)
银行(11056)
(10842)
机构
大学(248021)
学院(246199)
(100846)
经济(98704)
管理(94690)
理学(81304)
研究(80887)
理学院(80447)
管理学(78859)
管理学院(78399)
中国(62942)
(52167)
(48680)
科学(48416)
(41752)
(39718)
财经(38009)
研究所(37606)
中心(37594)
(36577)
业大(35352)
(34372)
北京(33406)
(32215)
师范(31929)
农业(31402)
经济学(30687)
(29213)
(28471)
财经大学(28184)
基金
项目(156983)
科学(122331)
研究(115184)
基金(112975)
(97561)
国家(96804)
科学基金(82453)
社会(71194)
社会科(67601)
社会科学(67577)
(60722)
基金项目(58715)
教育(55119)
自然(53148)
自然科(51897)
自然科学(51883)
(51837)
自然科学基金(50932)
编号(48475)
资助(48417)
成果(40683)
(35712)
重点(35481)
课题(33013)
(32656)
(32203)
教育部(30825)
科研(30360)
大学(30128)
创新(30074)
期刊
(107717)
经济(107717)
研究(71709)
中国(45757)
(41541)
学报(36584)
(35736)
科学(33194)
管理(32776)
教育(28132)
大学(28021)
学学(26028)
农业(24217)
(23862)
金融(23862)
技术(22397)
财经(18608)
经济研究(17532)
业经(16919)
(15862)
问题(14560)
统计(14310)
(14094)
国际(13990)
(13758)
财会(12959)
技术经济(12734)
(12664)
(12356)
世界(11879)
共检索到366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和国  
债务危机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给债务国的经济造成动荡。要想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外资,避免债务危机的再度发生,就必须深刻理解外债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外债管理目标的冲突;(2)外债的替代手段;(3)外债的多种形式与选择;(4)外债的期限;(5)多部门和多机构的外债管理;(6)政策的相互作用。避开债务危机发生的国际因素不论,许多债务国正是在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出现了失误才导致了债务危机。综观债务国所走过的路,本文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外债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引以为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目前,由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专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所形成的银企债务危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隐患和实现经济转轨的巨大障碍.从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来看,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艾洪德  张向达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确立,我国民间债权与债务的移转以及地下的产权交易发展很快,对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由于目前对债权与债务交易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使得债权与债务的交易在理论上含混不清,实践上相对杂乱。诸如:如何界定债的移转是合同行为还是物权行为;债的移转是否采取同意主义;债权与债务的交易是否商业行为,是否可以牟利;如此等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债权与债务交易的思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中国目前已成为国际债权大国,但其债权国地位具有名义性、新兴性、负财富效应性、官方性及不成熟性等多重属性。必须采取稳定汇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金融效率、增加居民收入等多项配套措施,以改善不合理的国际投资结构,提高国际投资效益,才能享受债权国利益,避免债权国困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一民  
农村集体债务债权问题剖析□王一民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然而也应看到,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村级集体资金相互拖欠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萧山农村实际,对此作点粗浅的分析。一、村级集体债务债权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金思  
优化结构:步入成熟债务国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取向贾金思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资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新的动力源。而另一方面,综合国内外的统计和信息分析,我国已步入“成熟债务国”阶段,即还本付息和投资分红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宁  
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公共经济权利,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对地方政府解决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增加而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模式,然后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地方政府成熟的债务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融资机制、融资成本以及偿还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力求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董再平  
我国当前推进PPP具有强烈现实需求和深层改革意义,但PPP模式并不必然保证政府财政压力的自动剥离和政府债务风险的自动释放,运用失当反而会增加政府性债务风险。本文根据政府债务矩阵理论和我国当前PPP模式的实施背景与推进举措,阐释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的主要内涵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债务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权责时空分离等四个重要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巧荣  
根据国际收支成长理论,2002年后我国经济已跨入新兴债权国阶段。但是,由于人民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债权国,面临着以国外资产形式积累的国民财富不断贬值、货币冲销难度加大、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等多种经济困境。摆脱这些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核心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协同推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长春  
对外汇储备额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而言,除美国国债外,并无其它合适的投资形式可以满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要求,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因此陷入了最大债权国困境,增持、减持左右为难。解决最大债权国困境的金融策略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出了正确一步,但需解决境外人民币供给与需求意愿的现实障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广云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教授、研究员詹向阳博士所著《论中国不良债权债务的化解》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诚君  洪灿辉  汪浩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债权人,对外债权头寸仍在快速增长,主权债务违约不可避免将出现常态化、持续性多发状态,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我国传统的以双边协商、直接减记为主的重组模式,弊端逐渐显现,优化升级对外债权违约处置机制十分迫切。当前,应充分总结国际主流的债务重组模式和经验,推动对外债权重组的透明度、规范化、多边化、证券化,支持鼓励人民币国际债券置换重组,持续完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不断提高债务重组效率,有效降低重组损失。同时,抓住我国作为最大对外债权方以及资源充沛、组织动员能力强的优势,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条件、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并逐步形成由我国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权债务重组"上海模式"。上海可充分利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相关具体政策的落地实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慧  
政府性债务扩张的深层逻辑分税制改革与政府性债务:互生互补为改变中央财政"囊中羞涩"的状况,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我国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此次"集权式"改革搭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分税制的核心内容是改原来的"财政包干制"为分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