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2)
2023(16123)
2022(13978)
2021(13669)
2020(11459)
2019(27121)
2018(27085)
2017(51077)
2016(28647)
2015(32941)
2014(33533)
2013(32900)
2012(30581)
2011(27494)
2010(27745)
2009(25304)
2008(25182)
2007(22089)
2006(18949)
2005(16958)
作者
(80597)
(67203)
(66776)
(64058)
(42736)
(32101)
(30703)
(26404)
(25430)
(24103)
(22799)
(22534)
(21399)
(21087)
(20896)
(20878)
(20624)
(19936)
(19146)
(19074)
(16739)
(16667)
(16140)
(15185)
(15107)
(15043)
(14942)
(14834)
(13523)
(13392)
学科
(110125)
经济(110011)
管理(78184)
(72804)
(59421)
企业(59421)
方法(53213)
数学(46915)
数学方法(46450)
(37298)
中国(35722)
(30148)
(25573)
教育(23837)
业经(22299)
(22129)
贸易(22121)
地方(22120)
(21534)
(21279)
理论(20057)
(20021)
财务(19949)
财务管理(19890)
农业(19569)
企业财务(18853)
(17334)
(16850)
银行(16798)
技术(16582)
机构
大学(406568)
学院(399935)
(159429)
经济(155943)
管理(152528)
研究(139323)
理学(132108)
理学院(130552)
管理学(128339)
管理学院(127598)
中国(100812)
(87995)
科学(86005)
(78084)
(71233)
研究所(64920)
(63827)
中心(62050)
(59867)
财经(59621)
师范(59431)
业大(58394)
(58369)
北京(56863)
(54156)
农业(50232)
(49709)
经济学(48608)
师范大学(48517)
(46734)
基金
项目(267127)
科学(209397)
研究(199927)
基金(191596)
(166079)
国家(164634)
科学基金(139616)
社会(123259)
社会科(116537)
社会科学(116505)
(103309)
基金项目(101518)
教育(96734)
自然(89459)
(88855)
自然科(87302)
自然科学(87277)
自然科学基金(85705)
编号(83422)
资助(79607)
成果(70600)
(61262)
重点(60737)
课题(59153)
(57383)
(54922)
教育部(52828)
科研(51112)
创新(51107)
大学(51094)
期刊
(170557)
经济(170557)
研究(126903)
中国(81915)
教育(65774)
学报(62894)
(62526)
(57257)
科学(56881)
管理(52163)
大学(47641)
学学(43532)
农业(39946)
技术(36051)
(31408)
金融(31408)
财经(29079)
经济研究(28154)
业经(26164)
(24804)
问题(22567)
(21612)
图书(21079)
技术经济(19123)
(18902)
理论(18654)
(18366)
科技(17557)
世界(16943)
实践(16873)
共检索到593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万朋  李梦琦  
教育经费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科学知识图谱,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财政研究从研究成果、研究主题内容、研究的演进逻辑以及研究的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教育财政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一味的引进借鉴——以中国问题为导向,以西方理论经验和方法为工具进行解释分析——扎根中国本土,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以逐步完善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财政为目标"研究脉络和逻辑。总的来看,建国以来中国教育财政研究经历了从借鉴解析西方教育财政研究到立足本土,结合国情展开自主研究的转变,在服务乃至引领中国新时期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扎根理论"自1967年被两位美国学者格拉斯和施特劳斯提出来之后,在社会科学研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也经历了一些概念、技术乃至范式方面的变迁。然而,这种研究路径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具体如何操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什么洞见?在我国独特的学术环境中面临什么挑战,需要什么本土化调适?这正是本文意图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扎根理论的定义、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然后通过一个来自中国课堂的教学实例,管窥扎根理论研究的一种可能样态;最后结合一个教学案例,探讨扎根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意义、限度以及本土化调适的可能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小利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基本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教育的规模不断增长,财政每年用于教育投入的财力也不断加大,2001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19%,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3.41%,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积极的财政教育投入政策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投入总量呈不断增长态势,近几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步上升。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总量至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增长,从1978—2000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2085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商丽浩  田正平  
教育财政能力的概念框架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等教育投资主体入手 ,建立分析近代教育财政能力的框架 ;二是教育财政能力由教育财政汲取能力、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教育财政调控能力组成。中国近代教育财政汲取能力逐渐增强 ,近代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教育经费 ,在财政中所占比例较低 ,教育财政规模小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逐渐发展 ,但在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调控能力加大 ,但由于教育财政投资逆向发展 ,使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不利状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潘星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碎片化到逐步规范化的演变历程。从理论演进脉络看,中国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主要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及方式展开的,经历了从政府到市场,再由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演变历程。从制度演进脉络看,主要是围绕着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展开的,经历了从财政制度体系中几乎看不到"生态环境因素",到持续扩大"生态环境因素"在财政制度体系中的作用范围和力度的渐进式演变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地位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财政理论和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上看,适应新时代的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实现生态环境财政治理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建国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蜜月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困难时期、中美建交前的破冰期、改革开放后到1989年全面开放的探索期、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对外开放深化期等几个阶段。面对国际环境的改变,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曦丹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从古至今未变,中国传统主流的儒学教育思想影响至深。隋朝以来采用的科举制度如今演变为考试制度,使得当今中国的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社会大环境过度关注分数与成绩,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本身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学生为考试而学,不是为了知识本身或自身的乐趣,与现实生活无法衔接;教师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死板、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的不平等,办学效益低下,教育质量下降。诸多问题使得学生人格发展不完善、难以快速适应社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世界银行的一项首要任务是推动"全民教育计划(EFA):快速通道倡议(FTI)"。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六个方面:(1)帮助那些未上小学的最底层的10%-15%的儿童;(2)教与学;(3)测评、监督与考核;(4)教育财政;(5)流动儿童教育;(6)职业教育。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CIEFR)得到了世界银行专项研究基金的支持,着手在中国建立一个"教育研究网络"(Education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郅庭瑾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特征的情况下,生均公用经费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影响呈倒"U型"结构,生均公用经费的正向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更加显著,而且生均公用经费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县区学校对本县区学生免除书本费、提供免费午餐、为贫困生提供补助对于缩小学校间学生学业成就差距扩大均有补差效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建宇  
我国财政机制与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不足,财税激励机制手段单一,导致产教融合中企业参与度提升不足。对部分经合组织国家研究显示,基于结果的财政拨款制、财政直补机制、计程表拨款制等措施,对实训企业予以财政激励,使企业效益可持续,可有效提升企业参与度并促进毕业生适应劳动市场需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促进产教融合,为我国产教融合财政机制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屠建州  马红旗  
我国的教育事业支出绝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一方面受以GDP为标准的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教育努力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地区间自然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致使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较大。文章利用2012年数据,在确定各地区教育财源比例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省级层面的教育财政缺口,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是存在教育财政缺口的集中区域,但我国目前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还远不能弥补这些地方的教育财政缺口。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一套有条件拨款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模式,把对地方政府财政决策行为的约束与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相结合,以期能保障教育财源和弥补地方教育财政缺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飞  张立球  
中西财政理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 ,既有共性 ,又相区别 ,即都以国家或政府为财政主体 ,而财政客体、财政形式、财政目的 ,各有侧重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财政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财政职能决定于财政存在的依据 ,同时又规定着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松强  蔡婷婷  
财政科技投入是引导科技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财政如何发挥其杠杆作用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其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与经验对我国促进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经验剖析通过"科技计划"统一配置科技资源。科技计划是指导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纲领,美国作为世界典型科技发达国家,极其重视制定科技发展计划。美国的科技计划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综合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易  薛海平  
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 2017)的数据对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的选择和支出进行刻画,采用两阶段Hurdle模型和边际消费倾向模型分析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文化资源与家庭校外培训的选择和支出之间的关系。证实独生子女家庭和双亲家庭对子女的校外教育投入更多,其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孩能够获得更多的校外教育机会和投入,尤其是校外兴趣班。流动人口对子女课外补习投入要高于本地家庭。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显示,相对于本地家庭和城镇户籍家庭,流动人口和农村户籍家庭都不倾向于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校外兴趣班。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教育程度与是否选择校外培训以及支出水平显著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显示,随着母亲教育程度提高,家庭对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越加重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已经开始将投入的重点从学科类的课外补习转换成了兴趣拓展类的校外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