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1)
2023(5594)
2022(4416)
2021(4308)
2020(3442)
2019(8261)
2018(7853)
2017(14671)
2016(7673)
2015(8884)
2014(8749)
2013(8906)
2012(8288)
2011(7775)
2010(7474)
2009(7064)
2008(7084)
2007(5883)
2006(5242)
2005(4919)
作者
(21224)
(17837)
(17771)
(17080)
(11405)
(8454)
(7921)
(7012)
(6891)
(6331)
(6152)
(5826)
(5783)
(5755)
(5645)
(5556)
(5334)
(5217)
(4980)
(4638)
(4574)
(4229)
(4165)
(4100)
(3991)
(3979)
(3838)
(3596)
(3563)
(3525)
学科
(40111)
经济(40066)
管理(19181)
(18668)
方法(18660)
数学(16577)
数学方法(16408)
中国(13873)
(13330)
企业(13330)
(11155)
(10370)
(9946)
贸易(9941)
(9798)
收入(8670)
业经(7169)
农业(7085)
(7078)
(6894)
(6373)
银行(6370)
(6217)
(6159)
金融(6159)
(5895)
关系(5703)
理论(5416)
(5379)
国民(5371)
机构
大学(121336)
学院(117105)
(63061)
经济(62318)
研究(45672)
管理(43419)
理学(37642)
理学院(37247)
管理学(36855)
管理学院(36642)
中国(36152)
(27414)
(26033)
科学(23818)
经济学(22609)
财经(22235)
(22111)
(20671)
经济学院(20303)
研究所(20212)
中心(18760)
北京(17307)
财经大学(16844)
(16056)
(15354)
(14681)
师范(14601)
科学院(14042)
(13967)
研究中心(13484)
基金
项目(76423)
科学(61844)
基金(60119)
研究(56642)
(52655)
国家(52301)
科学基金(44581)
社会(40518)
社会科(38607)
社会科学(38598)
基金项目(29987)
自然(26129)
资助(25750)
自然科(25577)
自然科学(25569)
教育(25489)
自然科学基金(25176)
(24357)
(22083)
编号(20162)
中国(19456)
(19358)
国家社会(19093)
重点(17358)
教育部(17234)
成果(17151)
(16441)
人文(15831)
(15472)
社科(15245)
期刊
(65192)
经济(65192)
研究(40463)
中国(21552)
(19668)
管理(16933)
科学(16513)
学报(16072)
(14062)
大学(13140)
经济研究(12621)
学学(12370)
财经(12239)
(10761)
(10249)
金融(10249)
农业(9964)
(9949)
教育(9550)
世界(9239)
问题(9170)
技术(8772)
国际(8636)
业经(7272)
技术经济(6233)
(6177)
统计(5956)
经济问题(5531)
(4825)
经济学(4822)
共检索到17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心源  
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加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从倒U理论的角度讨论中国收入分配优化的拐点的到来。中团收入分配有其自身的特征,倒U理论所设想的收入分配优化的拐点不会自动发生。这个拐点的到来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与调整,是下一步激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冰  章上峰  
传统计量模型刻画的倒U型曲线没有拐点或者仅有一个拐点,难以测度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倒U型曲线存在多个拐点的情况。本文利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估计方法,测度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多拐点倒U型曲线。研究发现,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曲线存在三个拐点:经历了凹性的快速上升到凸性的减速上升,然后又到凹性的快速上升最后到凸性的减速上升"过山车"模式。目前处于倒U型的左半部分,上升速度明显减缓。进一步,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预测得到,中国倒U型曲线将出现两个转折点,收入分配不平等在2010年后将趋于平稳,2015年后将趋于缩小。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云波  马草原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具有明显的"倒U"变动规律,并且拐点(或者稳定期)已经出现;经典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具有解释力,真正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劳动差别的变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覆盖面提升的同时可能存在识别和瞄准上的方向性偏误,这导致了转移性收入的社会保障功能被削弱;就业性质、受教育程度及行业类别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并且就业性质在"倒U"拐点附近起到了关键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华杰  胡承统  
在对库兹涅茨倒U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十九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特点、变化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提出了"生产力特点及变化才是收入分配结构及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的观点,并论述了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思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书  刘渝琳  
通过MLD指数分解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差异有明显扩大趋势,且地区间差异贡献率高,这与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相悖。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受初次分配差异与再分配差异共同影响,其中初次分配差异源于要素流动性差异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差异,而再分配差异应归因于政策倾斜度。要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现状,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配置资源,适度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大教育投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重视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爱华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倒U假说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基于重庆市率先提出将基尼系数纳入政绩考核这一举措,文章对倒U假说这一旧题采用重庆市数据进行验证。在讨论经济增长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时,文章采用较为前沿的非参数局部多项式估计法,对重庆市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了很好地归纳与预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坷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实行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库兹涅茨转折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反复争论我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缺乏现实意义,文章欲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重点解决中国城乡二元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传导机制与线索,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俊  张宗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日渐扩大。本文针对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通过三部门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变动趋势作出解释,利用两个时期的跨省横截面数据对库兹涅茨倒U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收入分配变动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初等教育程度以上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明显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杨天健  石晓敏  
金融需求通常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加。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户的信贷数量增速随着收入增长而停滞甚至下降。学者们将此视为一种异象,并提供了歧义性的解释。为解释其合理性并整合认识分歧,本文利用全国代表性省份2704份抽样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对于生存小农来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信贷需求,以满足家庭消费最大化目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生存小农成为"理性人",从而减少了信贷需求。其作用机理是,农地经营权产权残缺和土地细碎化农户限制了农业资本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同时,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对信贷的需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军  奚君羊  
国际学术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关系,即在金融发展的初期,其对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而在金融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就会随之缩小。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表现为先是扩大,继而缩小的倒U型(或者说n型)走势。本文就中国的金融发展分别与农村、城镇、城乡和全国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各项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倒U关系。在目前阶段,金融发展总体上对收入差距仍然具有扩大效应,但这种效应正在迅速衰减。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收入差距有望随之缩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兴赛  
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中国收入差距的"倒U"曲线并不存在。要素分配说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历史,而解释的视角就在于2003年以来中国独特的经济运行模式。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倒U"曲线迷失问题,关键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顺应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历史条件,改变政府充当经济发展主体的经济运行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田  
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度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并检验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否满足倒U形假说。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泰尔指数随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倒U形变化模式。实证研究发现,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很可能存在倒U形,并强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以人均GDP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呈现单调增加的特征;FDI没有显示出影响作用,而进出口贸易则会显著加剧收入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会降低收入不平等,政府需要改善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涛  邵红伟  
本文总结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区分了两极分化、平均主义和正态分布的收入分配结构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形的假说,并且用近30多年的国际横截面和面板数据,用各种估计方法实证了这一理论假说。然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总结了最优的收入分配制度,最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序列保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制度组成的完整制度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收入分配的正态分布且具有完全流动性,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不仅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符合人类天性,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此外,本文考察了中国现当代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提出了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