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5)
2023(8889)
2022(7445)
2021(6826)
2020(5867)
2019(13315)
2018(13244)
2017(27330)
2016(14426)
2015(15972)
2014(16145)
2013(16511)
2012(16132)
2011(14639)
2010(15090)
2009(14582)
2008(14231)
2007(12827)
2006(11884)
2005(11409)
作者
(43614)
(36475)
(36418)
(35044)
(23442)
(17506)
(16575)
(13920)
(13879)
(13324)
(12713)
(12146)
(11963)
(11915)
(11681)
(11433)
(10677)
(10645)
(10567)
(10215)
(9490)
(8897)
(8890)
(8407)
(8398)
(8236)
(8082)
(7807)
(7473)
(7088)
学科
(85258)
经济(85197)
管理(38548)
(37109)
方法(30317)
(27860)
企业(27860)
数学(27526)
数学方法(27380)
中国(21257)
地方(20360)
(18190)
(17607)
(16104)
(15718)
业经(14088)
地方经济(13637)
(13510)
银行(13492)
(13161)
金融(13161)
(12907)
(12475)
贸易(12467)
(12052)
农业(11824)
(11346)
(10442)
财务(10434)
财务管理(10410)
机构
大学(222341)
学院(220707)
(107594)
经济(105622)
研究(81259)
管理(79420)
理学(66986)
理学院(66162)
中国(65913)
管理学(65193)
管理学院(64761)
(52011)
(47645)
科学(45782)
(41750)
财经(40807)
研究所(37314)
(37016)
中心(36377)
经济学(36109)
(34994)
(33736)
经济学院(32405)
北京(30895)
财经大学(30398)
业大(28883)
(28658)
(27560)
师范(27277)
农业(27124)
基金
项目(133890)
科学(105699)
基金(99524)
研究(96845)
(86381)
国家(85724)
科学基金(72637)
社会(65202)
社会科(61972)
社会科学(61953)
基金项目(51886)
(49653)
自然(45046)
自然科(43929)
自然科学(43913)
教育(43347)
自然科学基金(43171)
(42535)
资助(42315)
编号(36771)
(31199)
成果(30736)
重点(30382)
(30372)
国家社会(27792)
教育部(26928)
(26870)
(26589)
课题(26243)
人文(25985)
期刊
(127473)
经济(127473)
研究(77648)
中国(41567)
(39396)
(32674)
金融(32674)
学报(32419)
(31194)
管理(30567)
科学(30180)
大学(24812)
学学(23895)
经济研究(22595)
财经(22264)
农业(19850)
(19241)
业经(17681)
问题(17575)
技术(17115)
教育(15658)
(13965)
技术经济(12767)
国际(12064)
统计(11880)
理论(11714)
商业(10861)
世界(10634)
经济问题(10603)
现代(10407)
共检索到351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波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增长全力"保八"的大背景下,我国今年1~3月份连续出现超万亿元的信贷增长。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在大力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解决信贷紧缩问题之时,信贷的大规模扩张无疑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平添了几分暖意和信心。然而,国内信贷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国内实体经济能否如信贷一样大幅反弹?本文透过信贷总量"繁荣"的表象,剖析其内在的结构性特征,并以此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向,也对研判下一步的债券市场运行方向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罗鹏  
本文利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发现信贷增长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门槛值,短期信贷比重、国有经济比重和资产泡沫都能成为信贷增长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渠道。我们还发现,信贷增长加大了潜在产出波动,但有助于降低产出缺口波动,当金融发展越过门槛值后,信贷增长对潜在产出波动的影响由正转负,但缩小产出缺口波动的效果减弱。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应该将一个经济周期中的平均信贷增长控制在合适的增长幅度内,适度降低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并优化信贷期限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和抑制资产泡沫。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2015年末以来,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即在此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然而一个事实却是,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本文还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虎  郑军  
宏观经济和资本结构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经济体系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增大。文章主要运用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宏观经济增长以及资本结构波动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通过对2004—2012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助推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增长有利于债务资本成本降低;在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资本结构波动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带来资本结构波动提高,债务资本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永拴  肖继五  高士亮  
本文从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三个层面,阐述了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引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作用机理。同时,运用实证模型分析了三种结构性失衡对"双顺差"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会造成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的失衡,并且是"双顺差"形成的根源;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投资及外贸结构的不合理,可强化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为此,就需要对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将调整的重点放在:推行国民收入的存量调节,增强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运用"小政府,大市场"的运行模式,改善投资消费及外贸结构;通过提升附加价值创造力,引导产业结构实现优化与调整,以便从根本上促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在2012年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国内外经济学家围绕"稳定宏观经济,推进结构性改革暨第二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学者们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回调进行深入解读,认为这既有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因素的影响,但回调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要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迎接长期挑战。本次论坛还公布了2012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该调查认为高生活成本拖累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雪  
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2年6月16日到17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们认为,在内外经济环境交互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但是,中国政府可以采取恰当手段合理平滑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过程,保持适度增长率。短期内"稳增长"和长期的结构改革要考虑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中国要完成结构转型有三点法则: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的市场引导下的改革;广义恩格尔定律,即人类需求结构会牵引产业结构的变化;需求偏好相似假说。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短期内的"稳增长"主要是稳投资。中长期,中国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实体经济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消费水平;进行广义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2012年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下行压力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尽管保持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突出,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积聚。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探讨。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于2012年6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论坛。大会发言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基于对经济变迁的演化性质的探究,演化经济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化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方面,它采用了个体群方法,抛弃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代表性个体假设,并关注非最优化的选择结果。在增长理论方面,演化增长模型在异质性的分析基础上,以模仿者方程模拟选择过程,模型中的选择过程导致经济结构的变迁,而这种经济结构的变迁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演化增长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放弃单纯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分析方法,关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巍  
基于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净出口等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宏观上构建并修改了扩展的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对我国1990 ̄2007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了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华  
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7种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各类经济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差别较大,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趋势的敏感性最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不敏感。因此,为避免我国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应通过财税政策和制度设计增强企业家信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6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持续探底中开始呈现企稳的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2016年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充分说明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还没有完全找到;二是稳增长政策并没有缓解宏观经济深层次问题;三是短期产出与中期潜在产出的负向强化机制、超国民收入分配所带来的"消费—投资"困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收益下滑所带来的进一步"脱实向虚"三大新难题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摆脱持续探底困境的核心障碍;四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短期企稳构建在大规模政策宽松和泡沫化房地产复苏之上,还没有形成持续复苏的基础。2016年下半年,中国宏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柱鲜  王立勇  金华森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有些经济指标较高,以至于达到或接近了前几次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在经济增长率方面,2003年达到9. 1%,2004年保持9.5%的增长速度;物价也出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