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2)
2023(10742)
2022(8908)
2021(8802)
2020(7036)
2019(16644)
2018(16642)
2017(27642)
2016(16615)
2015(19804)
2014(19929)
2013(18555)
2012(17376)
2011(16089)
2010(16337)
2009(14341)
2008(14339)
2007(12647)
2006(11289)
2005(10624)
作者
(43812)
(36105)
(36002)
(34587)
(23074)
(17413)
(16897)
(14147)
(14096)
(13453)
(12460)
(12233)
(11603)
(11598)
(11246)
(11242)
(11187)
(10804)
(10567)
(10493)
(9570)
(8837)
(8601)
(8489)
(8447)
(8293)
(8117)
(7969)
(7361)
(7357)
学科
(53383)
经济(53328)
管理(37077)
(30717)
中国(26552)
教育(24564)
(23575)
企业(23575)
方法(22680)
数学(19739)
数学方法(19500)
理论(15735)
(15447)
(14052)
教学(13846)
(13620)
(12637)
贸易(12625)
(12382)
业经(11581)
(10543)
农业(9951)
(9762)
(8983)
银行(8959)
(8825)
(8631)
技术(8544)
研究(8273)
(8256)
机构
大学(226299)
学院(217189)
研究(83860)
(82508)
经济(80545)
管理(71694)
理学(59873)
中国(59087)
理学院(58957)
管理学(57723)
管理学院(57266)
(51870)
科学(48017)
(42081)
师范(41809)
(41708)
教育(38839)
(38636)
研究所(37644)
中心(37512)
(34938)
北京(34657)
师范大学(34296)
(32308)
财经(29947)
(29826)
技术(28787)
业大(28047)
(27894)
(27426)
基金
项目(135504)
研究(111420)
科学(107165)
基金(93452)
(80338)
国家(79520)
社会(66505)
科学基金(66402)
社会科(62595)
社会科学(62581)
教育(61622)
(51972)
编号(49470)
基金项目(47526)
(46824)
成果(45842)
自然(38676)
资助(38443)
课题(38095)
自然科(37778)
自然科学(37768)
自然科学基金(37158)
(32967)
重点(32644)
(31896)
(29795)
项目编号(29730)
大学(29481)
教育部(29363)
(29175)
期刊
(91434)
经济(91434)
研究(81288)
教育(72203)
中国(64522)
学报(33509)
(31329)
科学(28980)
(28654)
大学(27102)
管理(25737)
技术(24240)
学学(21915)
农业(20228)
图书(20009)
职业(18971)
(17467)
金融(17467)
经济研究(15357)
财经(15331)
书馆(14564)
图书馆(14564)
(13800)
论坛(13800)
(13498)
(12961)
(12605)
技术教育(12316)
职业技术(12316)
职业技术教育(12316)
共检索到364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刘敬仪  张冬荣  李玲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邵博云  沈利华  何晓薇  
一流大学日益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泛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基石,应当为通识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撑。本文以《浙江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为宗旨,对标十所中美代表性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构建支撑通识教育的泛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重新设计泛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梳理对通识教育的支撑形式和支撑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静  郝永艳  赵敏  杨明博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服务面临着培训内容繁杂、培训对象的学习与应用分离、培训应用能力转化效果差等瓶颈。信息素养"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既可以弥补传统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不足,又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丰富读者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将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技巧划分为细小的知识单元并制作成系列"微课程",在读者培训服务中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慧颖  张兵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改革要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入手,在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信息素质状况和能力素质递次成长的规律,构建层次递进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MOOC与翻转课堂、SNS平台、虚拟学习社区和实践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景,推行随机通达的教学模式;要以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为重点,建立以"过程考核为核心、结果考核为补充"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潘燕桃  李龙渊  
在回顾与反思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和汲取国内外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精髓的基础上,作者首次提出生活、学习与工作三大现实场景的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理论框架,并从转变教学理念、变革内容体系、活用教学方法、拓展教育对象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慕课的实践,以期为开展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框架体例和教学体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秀芳  
认为图书馆应以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构建大学生数学建模教育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开展文献检索、信息搜集、信息加工、数据库资源应用指导等专题及个性化服务,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数学建模教育之中,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丽风  曾晓牧  林佳  
[目的/意义]在迅速变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环境中,如何因时而变、因馆而宜、不断创新,开展适合高校发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面剖析典型图书馆的实践和思路,有利于其他图书馆借鉴或反思。[方法/过程]系统梳理新环境下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举措,包括4个方面: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新技术改革教育模式;立足高校发展定位与需求,融入学校学术生态;研究信息素养教育新理念,加强科学规划与实施;契合用户群体需求特征,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结果/结论]清华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新理念为指导,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全方位嵌入学校人才培养流程,有效融入学校学术生态,力争紧跟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步伐,与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步,但各馆的具体实施路径应因校而宜、因馆而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迨琛   刘欣  
<正>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应整合并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先天优势,积极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推进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符晓黎  
人文素养与社会发展进步不能脱节。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高职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找准人文素质教育开展困难的原因,探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除了人文素养教育在主干课程教学与改革中的渗透与融合,也要注重第二课堂,并注重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配置资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蕾  
将国内20年来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概述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主要成果,分析其中一些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将来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以政府为依托,共建共享为主要方式,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以提高师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为方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丽风   王媛   曾晓牧   林佳   田兆雪   张秋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所在。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紧密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加强科学规划与实践探索,着力内涵建设,积极拓展合作,融入大学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支持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面向本科生层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实践和思路,以期与同行分享交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华伟  
书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探索作者:蒋南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888325出版时间:2020年4月定价:55元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科研创新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即是大学生信息辨识、获取、加工、利用和交流能力。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可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科研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升级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